第62节(1/2)
知道李治做事一向犹犹豫豫的,你说好他便听你的,你说不好他又开始动摇,李元婴又把多招揽些人的好处给李治分析了一下。要把封地治理好,干什么不需要人啊?既然李二陛下都说让他们放开手去招揽,他们就大大方方地先把人招到自己庄子上培养培养,到时直接带去封地!
李治比李元婴年长一些,多少接触过这类事情,知道私下招揽流民有些犯忌讳。
他与李元婴要好得很,说话自然不避忌那么多,直接把其中利害给李元婴分析了一遍:大肆招揽流民,一来会让父皇和皇兄心里有疙瘩,觉得你这小子招揽这么多人想做什么?二来也会让一些世家大族心生不满,认为你是在给他们没脸。这些流民哪里来的?还不是地落入了别人手里,才会无家可归!各地的世家大族正是占地最多的人,你收留的流民多了,他们指不定会觉得你要借这些流民针对他们!
李元婴听李治把事情分析得头头是道,对李治刮目相看。不过,这些分析在他这儿一点用处都没有,他才不在意呢。李元婴道:“你这样说就没道理了,你看过《墨经》吗?”
李治一愣,摇头。
《墨经》早已失传了大半,只在一些道士手中有几卷。
李元婴看过,因为从魏征口里得知《墨经》快失传了,只在李淳风手里有全本,他便来了兴趣,跑去和李淳风借来读了一遍。
这一读还真有点收获,至少墨子的很多说法都让李元婴耳目一新!听李治说没看过,李元婴便给他讲了一些墨子的言论:“墨子的学生问他,想要成就大义要做什么?墨子就回答说‘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睎者睎,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辨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意思是自己有能力做什么就做什么,每个人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大事就能干成了!”
李治点头。
他虽没读过墨家之学,却也觉得这话说得在理。
李元婴道:“墨子还说了另一句话,‘世之君子,欲其义之成,而助之修其身则愠,是犹欲其墙之成,而人助之筑则愠也。’意思是,世上有的人想要成就大义,别人帮助他修身齐志他却觉得愤怒,简直就像是你想砌墙时有人来帮你砌,你反而生对方的气一样!所以你说皇兄和承乾心里会有疙瘩,这话是没道理的,除非你觉得皇兄他们和一些‘君子’一样满嘴大义,实际上并不想去做!”
李治可不像李元婴这样口没遮拦、什么都敢说,看李元婴一脸坦荡荡,他只能应和:“是我多想了,父皇和皇兄肯定不是那样的人。”
李元婴道:“那是自然,皇兄都说我想得很对!我还准备回京之后拉上承乾一起呢,你要是不乐意,我可就不带你了。”
李治可不想被李元婴撇下,那会无聊死的!他立刻说道:“我当然乐意,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李元婴满意地点点头。
这才对嘛,男子汉大丈夫,整天犹犹豫豫地做什么,先做了再说!别人要是有意见,大可也跟着做去,也没谁拦着他们不是吗?
李元婴和李治商量完“大事”,赶走李治开始读孙思邈给他挑的医书。他虽有系统帮助,想要把书上的内容运用于实践之中却还得费些功夫,连夜把几卷医书都读完后才进入万界图书馆把它们逐一背完,再一次进入方便无比的临床练习模式。
孙思邈教人是很讲究循序渐进的,李元婴才刚开始学诊病,药理之事便都没让李元婴碰,只给他挑了与诊断相关的医书。
李元婴反复练习了一整晚,可算把几卷书的内容都吃透了,又让系统把兕子的身体状况模拟了一遍,顿时兕子的情况也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兕子应该是心肺和气管这些部位天生比别人弱些,秋冬便容易犯气疾;若是遭遇意外刺激,可能还会有窒息死亡的危险,这种刺激有可能是情绪上的,也有可能是外界的一些刺激源——这一点李元婴可看不出来,是系统引导他补充出来的,某些部位比较弱,自然可能出问题,而用来呼吸的地方出问题是会致命的!
第二日,李元婴又是一大早跑去找孙思邈,跟孙思邈说他已经把书看完。
孙思邈这次早有了心理准备,听李元婴这么说也不太震惊,例行地对李元婴考校一番,心里有些麻木:这小孩学东西实在太快了,而且这股劲头把许多人都甩得远远的,用来学什么都肯定能学有所成!
李元婴和孙思邈汇报完学习成果,又将自己记录下来的诊断结果给孙思邈看。孙思邈是最擅调养,他相信孙思邈一定能给兕子拟出个适合的调养方案,让兕子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
孙思邈把李元婴写的情况仔细看完,沉吟半晌,对李元婴说:“你虽然学得快,到底也只是初学,我不能光凭你的判断就给她下方子。”孙思邈捋须沉吟片刻,补充道,“最好还是先和陛下说一声,让我当面给晋阳公主看看,到时我再给出调养之法比较稳妥。”
李元婴听了觉得有理,撒腿便跑,去寻李二陛下提出这件事。早前他没直接找李二陛下说,是因为觉得兕子只是偶然受了湿寒才会有那样的脉象,眼下判断出兕子的不足之症仍是个大隐患,李元
李治比李元婴年长一些,多少接触过这类事情,知道私下招揽流民有些犯忌讳。
他与李元婴要好得很,说话自然不避忌那么多,直接把其中利害给李元婴分析了一遍:大肆招揽流民,一来会让父皇和皇兄心里有疙瘩,觉得你这小子招揽这么多人想做什么?二来也会让一些世家大族心生不满,认为你是在给他们没脸。这些流民哪里来的?还不是地落入了别人手里,才会无家可归!各地的世家大族正是占地最多的人,你收留的流民多了,他们指不定会觉得你要借这些流民针对他们!
李元婴听李治把事情分析得头头是道,对李治刮目相看。不过,这些分析在他这儿一点用处都没有,他才不在意呢。李元婴道:“你这样说就没道理了,你看过《墨经》吗?”
李治一愣,摇头。
《墨经》早已失传了大半,只在一些道士手中有几卷。
李元婴看过,因为从魏征口里得知《墨经》快失传了,只在李淳风手里有全本,他便来了兴趣,跑去和李淳风借来读了一遍。
这一读还真有点收获,至少墨子的很多说法都让李元婴耳目一新!听李治说没看过,李元婴便给他讲了一些墨子的言论:“墨子的学生问他,想要成就大义要做什么?墨子就回答说‘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睎者睎,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辨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意思是自己有能力做什么就做什么,每个人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大事就能干成了!”
李治点头。
他虽没读过墨家之学,却也觉得这话说得在理。
李元婴道:“墨子还说了另一句话,‘世之君子,欲其义之成,而助之修其身则愠,是犹欲其墙之成,而人助之筑则愠也。’意思是,世上有的人想要成就大义,别人帮助他修身齐志他却觉得愤怒,简直就像是你想砌墙时有人来帮你砌,你反而生对方的气一样!所以你说皇兄和承乾心里会有疙瘩,这话是没道理的,除非你觉得皇兄他们和一些‘君子’一样满嘴大义,实际上并不想去做!”
李治可不像李元婴这样口没遮拦、什么都敢说,看李元婴一脸坦荡荡,他只能应和:“是我多想了,父皇和皇兄肯定不是那样的人。”
李元婴道:“那是自然,皇兄都说我想得很对!我还准备回京之后拉上承乾一起呢,你要是不乐意,我可就不带你了。”
李治可不想被李元婴撇下,那会无聊死的!他立刻说道:“我当然乐意,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李元婴满意地点点头。
这才对嘛,男子汉大丈夫,整天犹犹豫豫地做什么,先做了再说!别人要是有意见,大可也跟着做去,也没谁拦着他们不是吗?
李元婴和李治商量完“大事”,赶走李治开始读孙思邈给他挑的医书。他虽有系统帮助,想要把书上的内容运用于实践之中却还得费些功夫,连夜把几卷医书都读完后才进入万界图书馆把它们逐一背完,再一次进入方便无比的临床练习模式。
孙思邈教人是很讲究循序渐进的,李元婴才刚开始学诊病,药理之事便都没让李元婴碰,只给他挑了与诊断相关的医书。
李元婴反复练习了一整晚,可算把几卷书的内容都吃透了,又让系统把兕子的身体状况模拟了一遍,顿时兕子的情况也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兕子应该是心肺和气管这些部位天生比别人弱些,秋冬便容易犯气疾;若是遭遇意外刺激,可能还会有窒息死亡的危险,这种刺激有可能是情绪上的,也有可能是外界的一些刺激源——这一点李元婴可看不出来,是系统引导他补充出来的,某些部位比较弱,自然可能出问题,而用来呼吸的地方出问题是会致命的!
第二日,李元婴又是一大早跑去找孙思邈,跟孙思邈说他已经把书看完。
孙思邈这次早有了心理准备,听李元婴这么说也不太震惊,例行地对李元婴考校一番,心里有些麻木:这小孩学东西实在太快了,而且这股劲头把许多人都甩得远远的,用来学什么都肯定能学有所成!
李元婴和孙思邈汇报完学习成果,又将自己记录下来的诊断结果给孙思邈看。孙思邈是最擅调养,他相信孙思邈一定能给兕子拟出个适合的调养方案,让兕子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
孙思邈把李元婴写的情况仔细看完,沉吟半晌,对李元婴说:“你虽然学得快,到底也只是初学,我不能光凭你的判断就给她下方子。”孙思邈捋须沉吟片刻,补充道,“最好还是先和陛下说一声,让我当面给晋阳公主看看,到时我再给出调养之法比较稳妥。”
李元婴听了觉得有理,撒腿便跑,去寻李二陛下提出这件事。早前他没直接找李二陛下说,是因为觉得兕子只是偶然受了湿寒才会有那样的脉象,眼下判断出兕子的不足之症仍是个大隐患,李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