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华上下五千年,中医便是从这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人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出来的,极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还没等赵晓晓说完,丁主任插嘴道:“中医历史确实是悠久,但正是因为历史过于悠久,又得不到科学的解释,所以才需要革新,创新啊,你们一味的尊崇老一辈的说法是不行的,这也是为什么西医比中医受欢迎啊,我们西医啊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的改进提高,中医呢,中医除了老一辈留下的,你们还有什么。”
    丁主任再次把中医贬得一文不值。
    ☆、第四百七十六章 爆发
    爆发
    “丁主任是否出过国?”赵晓晓不带任何情感的问道。
    “那是自然。”丁主任得意洋洋的回答道。还想讲些讽刺赵晓晓没出国过得话,就被赵晓晓给堵回去了。
    赵晓晓不再给丁主任留任何面子,冷脸嘲笑道:“那就是了,现在大部分出过国回来的人的通病,崇洋媚外,看不起咱国内。丁主任你说你这么看不起,国外这么美好你回来干什么,舍不得家人,你大可以把你家人一起带过去啊,没人拦着你,你到是去啊,说到底还是本事不够大,带不出去。你出国学习是人才,是,我们国内现在正在大力发展,急需人才,但你这种赚着我们的钱,拿着我们的工资,却又看不起我们的,我还真是觉得有必要审视一下所谓的人才到底是什么。”
    “你一个没出过国,没见过世面的的小丫头,在这瞎吵吵什么。”丁主任指着赵晓晓,生气的说道。
    “我是没出过国,但前有钱学森先生,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归国从零开始搞科研技术,后有许多爱国人士,学成后纷纷归来,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榜样都一一立在那呢,您竟然一点都不向他们看齐学习,还在今天这个公开的场合,大放厥词,不仅贬低我们中医存在的价值,还否认我们先人对中医做出的贡献,您可真是我们医学界的耻辱啊。”听着丁主任的话,已经不爽许久的赵晓晓,终于爆发了。
    赵晓晓的这一番言论,得到了观众们的一片掌声。
    赵晓晓自然不会这么简单的就结束自己的言论发表,看着脸色有些涨红的丁主任,不紧不慢的道:“丁主任看上去有个五六十岁了吧。您敢发誓说您自己从来没看过中医吗?”
    丁主任语塞,别过脸去,不回答。
    “您自己都受过中医的恩惠,现在竟公开不承认它,您这不是典型的白眼狼吗?”打定不给丁主任留面子的赵晓晓,好听的不好听的词,全给往外蹦。
    “我想,丁主任您也一定听说过香灰能止血这个‘传说’吧?”赵晓晓故意加重了“传说”两个字,看着丁主任道。
    “香灰能止血吗?我今天还真告诉您了,香灰还真能止血,但仅限于小伤口,大伤口止血的效果可就没这么好了 。”
    丁主任不服气的冷哼道:“哼,照你这么说女娲补天也是真的喽。”
    “丁主任您也听过女娲补天的故事啊,您老师难道在跟你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没告诉您,那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探索吗,也不怪您,您老师没教好。”赵晓晓讽刺起人来,是丝毫不带含糊的。
    “您好,能具体讲解一下香灰止血的事吗?”台下一位医生,好奇的大声喊道。其他人听他怎么一说,也随声附和道。
    “那我说个题外话班门弄斧一下。”赵晓晓看向院长,院长高兴的点点头,表示赞成。
    赵晓晓解释道:“这也是我在书上看到的,要是说错了,也请大家不要介意,若是感兴趣的也可以会后去深入研究一样。想来大家都知道,人流血后,凝血主要起作用的是钙离子,而香灰是有机物,燃烧后生产的无机物中正好有钙离子,因此香灰是可以凝血的。但在此并不提倡使用香灰止血,毕竟香灰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容易造成感染,也容易留疤。”
    这香灰止血的原理自然是难不倒赵晓晓了,否则赵晓晓也不会提出这一说法了,在重生前,赵晓晓也曾好奇过香灰止血的真实性,上网搜索了一下,没想到今天还真派上用场了。
    一个医生好奇的提问道:“那按您这么说不仅香灰能止血,就连泥土石灰石也都能止血了。”
    “对的,你说的没错。”赵晓晓接话道。“至于为什么香灰止血这么出名,应该归功于那些江湖术士的传播了。”
    台下的观众们被赵晓晓逗乐,哄堂大笑。
    赵晓晓收起玩笑,认真严肃的道:“确实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某些像香灰止血的说法,但你若是把中医也归为这一类,却是不正确的。穴位也好,中药药材也罢,并不是今天我在这,空口无凭的说它有什么功效就有什么功效的,它们的作用与功效全都是我们先人,通过一次次的试验,积累下来的经验,并且这并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写下着作的就那么几个,但实际去操作的却数不胜数。
    “丁主任刚刚说中医不科学,所谓的科学难道不是不断地实验并得出结论吗,我们中医的穴位和药材的功效,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验才得出的结论,你能说它不科学吗。我觉得说出中医不科学这话的人
    ,才不懂什么是科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