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土壤。
    林蕊他们指点着村里头的种树队挖出了灌溉渠道,这样造纸厂废水浇灌完杨树之后抵达灌溉渠的下游,经过沙子的层层过滤,水已经变得清澈。
    这样的水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重新回到工厂里头继续用于制浆造纸。
    陈志忠看到他们挖出来的水渠,眼皮微妙地跳了跳,因为他发现水渠上也有蔬菜浮床,一棵棵蒜苗生机勃勃。
    这样的蔬菜浮床他太熟悉了,勺鱼岛上几乎处处都有。
    他的同伴们几乎不放过每一处角落,什么地方都能被他们种上菜。
    现在,他们甚至实现了炒菜用的油,不用再从外头买,因为海芦笋籽榨的油足够他们吃了。
    第一桶油做出来的时候,机长那个年过半百的硬汉居然掉下了眼泪。
    现在,他们就琢磨着如何在岛上种出足够的水稻跟山芋,最起码的,他们得有自己的储备粮。
    有的时候,陈志忠也恍惚,他们到底算什么呢?海警还是农民?
    结果那个小海军振振有词,他们南海的海军就没有不会种菜的。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陈志忠旁边的村民见他是个生面孔,以为他也是从镇上跑过来看热闹的,语气自豪地介绍:“专家也教我们这儿水面种菜呢。”
    这样一来,水渠里头的水就减少了挥发,而且还省了他们挑水种菜的功夫。
    青海本地产的蔬菜主要是白菜萝卜之类,像他们村里头,除非家中来客人否则是绝对舍不得花钱买蒜苔这种精细菜,因为从外地调过来的菜太贵了。
    “这个就是用来种蒜苔的,也不占田里头的地方。”那村民是个自来熟,一开口便滔滔不绝,“前头还有水芹菜、耐耐菜、茼蒿跟菠菜,我们家还分到了一板呢。”
    政府白送他们的菜,既不要钱,又可以给家里头增添新鲜,他们都乐意。
    村民兴冲冲地给陈志忠提建议:“你们村也可以这样搞,我看着这事有搞头。”
    陈志忠怔愣了一下,稀里糊涂间就点点头:“好。”
    那头,那群年轻的技术员还在教大家如何用正方形的草方格固沙。
    “看到这个大小了吗?长一米宽一米宽一二十厘米草方格,防沙固沙的效果最好。”
    陈志忠下意识地就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这个习惯是他跟小海军学会的,那个年纪还比他小好几岁的海军不论是有了新想法,还是听到什么好主意,都会随手记录在本子上。
    笔尖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陈志忠忙碌了半天之后,才不由自主地哑然失笑。
    他可真是魔怔了,好好的记这些做什么?
    他不过是回乡祭祖而已。
    先前跟他一块儿进村的大婶瞥见了他人,立刻招呼旁边一位身形矮胖的中年妇女。
    “贺大爹家的,你在台弯的亲戚来看你了。”
    中年妇女立刻回过头来,顺着同村的手指方向寻找客人。
    陈志忠不由自主地愣住了,那个身形敦实的妇人跟她想象中的模样完全不同。
    他本以为父亲留在家乡的原配是个干瘪瘦小的妇人,即使不满脸愁容,也肯定神色郁郁。
    她没有父母亲人,公公婆婆也去世了,膝下又没有一儿半女,又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
    可是眼前的妇人虽然满面风霜,眼睛却是温润快活的。从她身上,陈志忠找不到丁点儿愁苦的影子。
    被人们称作秀芬婶婶的女人朝陈志中点头微笑:“你是老大还是老二啊?听说你们兄弟都很出息,你爷爷奶奶在地底下肯定高兴。”
    陈志忠赶紧做自我介绍,末了他又神差鬼使地加了一句:“我现在是台弯省勺鱼岛人。”
    秀芳婶婶高兴的很,连连点头道:“好,保家卫国,好样的。吃饭了没有?你吃面食不?我给你摊面饼。”
    陈志忠听她一说,肚子就莫名其妙地饿了起来,赶紧点头称好。
    他也随着其他人一道,叫她婶婶。
    秀芬婶眉开眼笑,一路上碰到村里头的人都主动介绍:“我亲戚过来看我了。”
    有手里头拎着篮子的妇人闻声立刻塞给秀芬婶两棵青菜,笑着招呼:“给你家亲戚添道菜。”
    秀芬婶婶也不推辞,笑着招呼对方自己去家里头的菜地上起菜,她种了不少大白菜。
    等进了那个农家小院,陈志忠才真正看清楚里头的布置,是多么的井井有条。
    走在前面的中年女人应该比母亲还大好几岁,可她步伐轻快,看不出任何反应迟缓的模样。
    女人一边切菜一边询问他:“你在村里头呆几天?吃过面饼子我就带你去你爷爷奶奶的坟前吧。”
    陈志忠愣了一下,脱口而出:“我还有一个月的假。”
    女人回过头疑惑地看他:“怕是要扣工资的吧,你请这么久的假做什么?早点回去上班才是真的。”
    “我——”陈志忠脑袋里头嗡嗡的,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心中那汹涌的悸动。
    他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这是个荒谬的想法,他不好意思说出口,他想寻找自己的根。
    神差鬼使间,他冒出一个主意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