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54节(2/3)
水的。
做足了心理准备后,他们虽然还是走的调动程序,可实际上就没人是奔着经济利益来的。
按着许教授的话就是:“这些年来国家没亏待我们,虽没有大富大贵,可谁家也不短吃短喝,反正都是老骨头了,少赚几年钱也不打紧。”
他们甚至都想好了,这要是科技大学经费受限,他们连基础工资都可以返还,只要给个吃住的地方不行,像是许教授等几个家里相对阔绰,有点存款的,还特地把家里的钱给带上了不少,寻思万一实验经费不足,他们可以补上。
他们这倒不是不信任科技大学,可国内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虽说这几年已经比刚建国时好了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家这还在起步发展阶段,科研经费有限,需要研究的项目却很多。
而且最让人犯愁的是,不少项目都是得要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来做参考的,且不说能不能引进得到吧,只要你想要,那就得烧外汇,哪那么多外汇能烧?
有时候报告往上打,隔个半年一年都申请不来。
他们在首都都是如此了,更别说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项目了。
再加上这项目的负责人还是个本科学生,年纪又小,平时肯定不懂运作人脉——可别小看人脉这东西,有时候条件紧张,他们就靠认识的人来置换资源。
这么一想,小姑娘能够在之前的条件下研究出这么多东西,那简直是天赋卓绝好吗?这要是能有人帮助,那不得一日千里直接上天?
许教授夜不能眠,惊醒后在黑暗中久坐,坚定地做了决定。
比起在首都等着项目重启,他更应该来给宁知星一点小小的帮助,也避免这孩子踩坑,落入陷阱,所以他们一定要来,而且是马上要来!
都想到了背水一战的许教授一行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他们事先和陈博学通过一次电话。
当时电话一通,一听许教授等人要问宁知星的事情,陈博学语气就挺差,可不知怎地越说他越开心,热情满满,到了最后好像恨不得他们马上就到学校一样。
许教授等人不明所以,按时出发,可还真别说,陈博学是确实做到了热情接待,从头到尾,就没露出一点为难。
许教授等人提出的诸多要求里,以陈博学为代表的的学校团队那是有求必应,唯一没答应就两点,一是见宁知星,二是参观实验室。
前者是因为宁知星放假回家,还没回学校,虽然开学前宁知星肯定会回a省省城,可陈博学坚决不肯提前喊宁知星回校,按他的说法,宁知星平时便很卖力学习实验,这难得愿意乖乖放假,他们便恨不得让这孩子多休息两天。
后者呢,是因为实验室早说了归宁知星所有,学校虽然有钥匙,可他们坚决不愿越过宁知星带人进去参观,哪怕是德高望重的许教授也一样。
许教授:“……”
怎么这么一听,这舍不得孩子没假期,不愿意孩子实验室被外人进去……宁知星好像特别受重视,被当做宝贝一样看待?
不对,他们不能就这么被糊弄,这些只是表面功夫!
已经将自己视为宁知星实验团队一员的教授们很是警戒,开始询问:“那现在宁知星团队有几个人?”
“三个,不对,现在有五个人。”
一听这话,许教授等人就皱眉了,这人员配备是不是有点少?实验室团队不是非得要很多人,可也要看是什么项目呀?宁知星研究的这项目,像是能少人的吗?
再追问一番团队人员的简历,他们就更迷茫了,这何止是一般的不专业?
“这样不行!我们之前在首都的时候,项目组统共就有四十人,她这连十个人都没有怎么能行呢?”
面对他们的质疑,学校的老师一点没生气,反倒是松了口气,立刻拿出了一份厚厚的名单:“学校的老师都有自己的项目,这些学生你们可以先筛选看看,不过把关还是得让知星来。”
这份名单很长,学生数量也很多,许教授又问了:“这些学生都是自愿的吗?他们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吗?”这别是学校为了应付他们硬凑的名单。
学校的老师对视一眼,露出了无奈的笑容:“这还是我们砍了一半的数量,你放心,这些都是自愿的。”
他们也没想到啊,本来宁知中这个强身社社长就够有号召力了,后来还多了小季、小柯两个宣传狂魔,他们帮着宁知星贴了个招人员的通知,报名的人比想参与学校教授研究团队的人还多,他们连筛选都筛选得很累。
“那,经费的事情呢?”
“经费的话,宁知星同学是有专项经费的。”老师从身后拿出了本账本,“你可以看一下,其中有一些经费经宁知星同学允许出借给其他实验室了。”
宁知星来学校后,研究的通信技术项目和打字机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很高,学校把技术对外授权,收取了一定的授权费用,学校只在其中抽一到二成,剩下则对半安排,一半直接给了宁知星个人,另一半则用作实验室经费。
这两项技术的经济效益很高,尤其是通信技术相关,学校是拆分授权的,从电话交换机到公用电话、无线电话,甚至连宁知星作为添
做足了心理准备后,他们虽然还是走的调动程序,可实际上就没人是奔着经济利益来的。
按着许教授的话就是:“这些年来国家没亏待我们,虽没有大富大贵,可谁家也不短吃短喝,反正都是老骨头了,少赚几年钱也不打紧。”
他们甚至都想好了,这要是科技大学经费受限,他们连基础工资都可以返还,只要给个吃住的地方不行,像是许教授等几个家里相对阔绰,有点存款的,还特地把家里的钱给带上了不少,寻思万一实验经费不足,他们可以补上。
他们这倒不是不信任科技大学,可国内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虽说这几年已经比刚建国时好了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家这还在起步发展阶段,科研经费有限,需要研究的项目却很多。
而且最让人犯愁的是,不少项目都是得要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来做参考的,且不说能不能引进得到吧,只要你想要,那就得烧外汇,哪那么多外汇能烧?
有时候报告往上打,隔个半年一年都申请不来。
他们在首都都是如此了,更别说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项目了。
再加上这项目的负责人还是个本科学生,年纪又小,平时肯定不懂运作人脉——可别小看人脉这东西,有时候条件紧张,他们就靠认识的人来置换资源。
这么一想,小姑娘能够在之前的条件下研究出这么多东西,那简直是天赋卓绝好吗?这要是能有人帮助,那不得一日千里直接上天?
许教授夜不能眠,惊醒后在黑暗中久坐,坚定地做了决定。
比起在首都等着项目重启,他更应该来给宁知星一点小小的帮助,也避免这孩子踩坑,落入陷阱,所以他们一定要来,而且是马上要来!
都想到了背水一战的许教授一行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他们事先和陈博学通过一次电话。
当时电话一通,一听许教授等人要问宁知星的事情,陈博学语气就挺差,可不知怎地越说他越开心,热情满满,到了最后好像恨不得他们马上就到学校一样。
许教授等人不明所以,按时出发,可还真别说,陈博学是确实做到了热情接待,从头到尾,就没露出一点为难。
许教授等人提出的诸多要求里,以陈博学为代表的的学校团队那是有求必应,唯一没答应就两点,一是见宁知星,二是参观实验室。
前者是因为宁知星放假回家,还没回学校,虽然开学前宁知星肯定会回a省省城,可陈博学坚决不肯提前喊宁知星回校,按他的说法,宁知星平时便很卖力学习实验,这难得愿意乖乖放假,他们便恨不得让这孩子多休息两天。
后者呢,是因为实验室早说了归宁知星所有,学校虽然有钥匙,可他们坚决不愿越过宁知星带人进去参观,哪怕是德高望重的许教授也一样。
许教授:“……”
怎么这么一听,这舍不得孩子没假期,不愿意孩子实验室被外人进去……宁知星好像特别受重视,被当做宝贝一样看待?
不对,他们不能就这么被糊弄,这些只是表面功夫!
已经将自己视为宁知星实验团队一员的教授们很是警戒,开始询问:“那现在宁知星团队有几个人?”
“三个,不对,现在有五个人。”
一听这话,许教授等人就皱眉了,这人员配备是不是有点少?实验室团队不是非得要很多人,可也要看是什么项目呀?宁知星研究的这项目,像是能少人的吗?
再追问一番团队人员的简历,他们就更迷茫了,这何止是一般的不专业?
“这样不行!我们之前在首都的时候,项目组统共就有四十人,她这连十个人都没有怎么能行呢?”
面对他们的质疑,学校的老师一点没生气,反倒是松了口气,立刻拿出了一份厚厚的名单:“学校的老师都有自己的项目,这些学生你们可以先筛选看看,不过把关还是得让知星来。”
这份名单很长,学生数量也很多,许教授又问了:“这些学生都是自愿的吗?他们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吗?”这别是学校为了应付他们硬凑的名单。
学校的老师对视一眼,露出了无奈的笑容:“这还是我们砍了一半的数量,你放心,这些都是自愿的。”
他们也没想到啊,本来宁知中这个强身社社长就够有号召力了,后来还多了小季、小柯两个宣传狂魔,他们帮着宁知星贴了个招人员的通知,报名的人比想参与学校教授研究团队的人还多,他们连筛选都筛选得很累。
“那,经费的事情呢?”
“经费的话,宁知星同学是有专项经费的。”老师从身后拿出了本账本,“你可以看一下,其中有一些经费经宁知星同学允许出借给其他实验室了。”
宁知星来学校后,研究的通信技术项目和打字机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很高,学校把技术对外授权,收取了一定的授权费用,学校只在其中抽一到二成,剩下则对半安排,一半直接给了宁知星个人,另一半则用作实验室经费。
这两项技术的经济效益很高,尤其是通信技术相关,学校是拆分授权的,从电话交换机到公用电话、无线电话,甚至连宁知星作为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