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204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亲昵地往肖烨的肩膀上一搂。
    肖烨先是一僵,这点宁知中知道,肖烨从小就对这种过度亲近的身体接触不太习惯。
    可再然后,肖烨那表情……?怎么有几分受宠若惊的味道?
    “照片也给我一份呗?你不是拍了挺多张,咱们匀一匀,你先挑,剩下的给我,否则你说阿星看见我拍半天没给她拍出好照片她多不开心啊!”
    宁知中厚着脸皮道,他总觉得肖烨会拒绝他。
    “好,今天结束我就去洗照片,到时候给你打电话。”
    得偿所愿宁知中便立刻放下了揽着肖烨的手,他手上的动作一改变,肖烨整个人的状态就从绷紧变作了放松。
    这像是讨厌他!
    可偏偏肖烨又一下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这个肖烨,真是奇奇怪怪的,搞不懂,他也不想懂,反正照片拿到了!
    ……
    颁奖仪式结束后是大合照的环节,等到大家顶着太阳到台阶处合完影,这便要正式地接受采访。
    采访环节被安排在稍小的礼堂,这回参加的人数便更少了,台上的一字长桌后只坐着郭副总、柯院长,还有几位获奖人,宁知星再度被拱到了正中的位置,左郭副总右柯院长的安排让她成了全场的中心。
    也就是这会,宁知星才发现之前一直在拍照的记者里有不少都是外国人,只是刚刚在会场里不少人戴着帽子,还有好些头发本身就是偏棕黑的,这么乍一看没看出外国感来。
    采访环节时,每个嘉宾的前面都有话筒,负责主持的人前几个点的都是国内的记者,大家问的问题都很温和,基本上都是对获奖感受的询问或是对之前研究成果的询问。
    宁知星也被问到了一回,她很明显能感觉到采访她的记者事先估计是被交代过,问她的问题比问其他教授的都还要更温和一些。
    她哭笑不得,好像在哪,她都是被保护的那一个。
    前面的问题结束,从外国来的记者们像是接收到了信号般迅速地举起了手。
    主持人扫了一圈,这便开始从这群眼神里好像带着几分探究味道的记者中点兵点将起来。
    冥冥之中,一股与众不同的味道便飘散了出来。
    宁知星有种感觉,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是一场恶仗,她的感觉不会出错。
    作者有话要说:扫墓有时候寄托哀思,但有时候真的让活着的人挺辛苦的……
    我们这里对扫墓很重视,家里先去的长辈分别被安排在四个不同的地方,今年还是预约制,原先一个上午大概能解决的祭拜现在变成了四天orz
    =
    不知道还有人对胶卷相机有印象吗(不是拍立得)
    我记得小时候,我小学有一场活动特地从家里带了相机,结果胶卷过曝了……洗照片的我哭得老厉害了(感慨),现在的相机实在是太好啦!还能预览!
    =
    第162章
    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要这么风平浪静地过几招的。
    主持人看似随手点的人,其实都很有讲究,基本上都是之前合作愉快的外媒,之前的问题已经足够被当做素材,他们大多象征性地问上几个问题就坐下,问题都到不了宁知星这。
    可这再怎么避让,也避不开别有用心之人。
    头一个被点起来的,是位有着亚洲面孔的男记者,对方扶了扶眼镜,很不标准的普通话便随之而出:“我希望能由宁教授来回答这个问题。”
    主持人下意识地回头看向了宁知星,同主持人一样注视过来的还有坐在宁知星左右的郭副总和柯院长。
    这眼神里带着的意思很明确,只要是宁知星不想回答,他们便会替代着回答。
    宁知星没露出半点怯意,沉稳地点了点头。
    她听出来了,提问的这记者应该是樱花国的。
    “根据华夏日报上的相关文章,我们了解到您是华夏现任铁路提速工作的总负责人,根据我方了解,华夏目前已经有多段铁路进行了提速,且目前已经有新的高速铁路在建设之中……众所周知,我国的高速铁路系统是世界第一……我国知名学者松下教授曾在采访中提及你方高速铁路使用技术,认为华夏的技术有一定限制,应该向更先进的国家寻求帮助,他指出……”
    估摸着是记者原来国家语言的习惯,他提起问题来也拖沓得很,总给人一种山路十八弯得挨个绕完才能讲到话题中心的感觉。
    其实他说这么多,无非也就是两句话。
    第一,他们觉得华夏的高速铁路系统及相关技术“借鉴”了他们的,这点宁知星看过相关的报纸,对方的依据是,国内此前没有相关技术,这忽然有了,那就一定是借鉴。
    第二就得追溯到宁知星上回接受的采访,在采访中她提到了预计马上要开放的高速铁路能达到的上限速度,这点当时一上新闻,便辗转传播到了樱花国被对方国内专家学者好一顿抨击。
    他们抨击的话和这位记者一样,那都是藏着掖着地,看似是在说“欢迎华夏到我国交流技术”,可内里的意思就是华夏这一意孤行,一步登天,肯定要翻车出事故。
    直接在记者会上问这两个问题,其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