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3/4)
政事离得远远的,一个字都不会多言多问,只不过她亦是常人,有时候也是会生出些好奇之心的,如今先帝已去,对着苏明珠,方太后便多少露出本性,好奇道:“董家已定罪了?如何定的?”
因为董家的结果也多少事关自家,苏明珠倒是当真留心留意过,闻言立即便开了口:“李君壬抄家斩首,董政秋后处斩,按律原本该牵连三族,但因着太傅劳苦功高,三族便免了,董家分了家,将长房另立了出来,只董政长子、二子,因也牵涉其中,一个问斩,一个流放,家中管事奴仆也关了几十房,其余妇孺女眷,也看在董太傅的面子上免于查没为奴,只都废为庶人,三世不得科举。”顿了顿,又小声补充道:“听说长房原本有几个孙辈小小年纪都已经考中秀才举人了,这圣旨一下,都哭得和什么似的。”
方太后听着便也有些叹息的模样,开口道:“说什么分了家,那长房如今满地凋零,再难支应,又再无前途,说不得,也还是要靠着董家供养救济罢了。”
苏明珠点头:“是呢,家里男人死的死关的关,一房的妇孺孩子,能将她们分去哪?现如今还在董府里住着呢。”
方太后听着这话,便像是想到了什么,沉思着道:“眼下的情形,若是那狠得下心的,就合该将长房一家子都送回老家去,剩下的还能得个清静,若不然,两房还这般不明不白的住在一处,这就是乱家之源。”
“为什么要送回去?他们家里获罪,亲戚们住在一处有个照应不好吗?”一旁的宝乐不知何时注意到了了太后与贵妃的闲话,外头也不瞧了,靠过来满面天真的开口问了一句。
方太后看着这样的女儿,便是格外宠溺的一笑:“你不懂,这些事,母后过些年再教你。”
宝乐天真,苏明珠转念之间却是立即明白了,董家两房,原本合该是支撑门户的长子嫡孙倒下去,原本就正乱着,长房剩下的夫人们没了诰命,儿孙们没了前途,日后这董家自然要将诸多大权给了二房,长房如今如此凄苦,可长此以往,如何肯甘心?二房便是此刻念着旧情,对长房诸多照顾,可长此以往,又如何不会生厌?
太后说的一点没错,兄弟之间,向来是不管寡而患不均,这么两家在一处住着,的确当得起“乱家之源”四个字。
看出太后这个时候还无事让宝乐知道这些琐碎,苏明珠笑了笑,便也顺势转了话题:“公主从前可去过景山围场?”
宝乐摇了摇头,太后便解释道:“先帝推崇圣贤之道,教导公主,也是以贞静娴庄为上,宝乐从来未学过骑射,也从未去过围场。”
苏明珠闻言有些诧异,便建议道:“从未学过骑射吗?其实,公主多多少少还是练着拳脚骑射功夫的好,不为了与人动手,只是强身健体,身子也能好些。”
“你说的是,哀家瞧着,贵妃你的身子就好的很,进宫这么长时候,一声咳嗽也没有过,不像是宝乐,一年总是要病上几场,这一变天,哀家就得跟着担惊害怕,可是就因着整日在宫里不活动的缘故?”提起唯一的女儿来,一国之母的太后,也是满面担忧,与所有关心孩子的母亲一般无二。
苏明珠点头:“自然是有干系的,好在公主还不算大,这会儿开始慢慢练着,身子定然要比从前好些。”
“既是如此,等到了围场,哀家便给宝乐寻一只温顺的马驹,叫人仔细照看着,先学着试试。”
宝乐闻言面上一亮,抱住了太后的胳膊,还与小儿一般痴缠着撒娇:“母后可真好!”
太后一面训斥这宝乐没规矩,一面便已忍不住的软的如水一般:“若是从前,便是哀家想让你学骑射也是不可的,好在如今……咳咳。”说到这,太后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忽的一顿,咳嗽了两声之后,便忽的端起一旁的茶盏抿了一口。
不过苏明珠还是多少察觉出了太后未完的言下之意,大约就是好在如今先帝终于去了!不会像从前一样叫女儿锻炼锻炼身体都得诸多小心一类。
苏明珠想着好笑,想想,又替太后觉着有些叹息,便也接口说了一句:“好在如今已出了孝,太后与宝乐总是能略微自在些了。”
这句话虽然是说着出孝,但实则也与直白的“好在先帝驾崩了”差不了多少,太后面上不曾显露,心下却也明白贵妃实则是已经明白了她的言下之意,且还是真心的体谅的。
太后之所以能与贵妃相处的这般得宜,很大一部分缘故,便是因着苏明珠的这份通透与体贴,她放了茶盏,颇有些心照不宣与苏明珠对视一眼,便摇着头笑道:“你这孩子……哀家真不知是该说你聪明,还是愚笨了。”
苏明珠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臣妾做错了什么事不曾?”
“你这孩子,既是聪明,为何又总是做些糊涂事出来?”太后看她一眼,因着她心底里当真有几分喜欢贵妃,竟颇有些语重心长的意思:“陛下较之先帝更为仁厚,虽恪守圣贤之道,却还不是不能听人劝的,你与陛下原本就有幼时的情分,原本合该一开头便更亲厚些,如何倒总是针尖对麦芒一般,你呀……可亏得是好运道,家里才立了功,偏偏淑妃家里又出了事,若不然,光是巴着哀家,可护不了你一辈子!”
因为董家的结果也多少事关自家,苏明珠倒是当真留心留意过,闻言立即便开了口:“李君壬抄家斩首,董政秋后处斩,按律原本该牵连三族,但因着太傅劳苦功高,三族便免了,董家分了家,将长房另立了出来,只董政长子、二子,因也牵涉其中,一个问斩,一个流放,家中管事奴仆也关了几十房,其余妇孺女眷,也看在董太傅的面子上免于查没为奴,只都废为庶人,三世不得科举。”顿了顿,又小声补充道:“听说长房原本有几个孙辈小小年纪都已经考中秀才举人了,这圣旨一下,都哭得和什么似的。”
方太后听着便也有些叹息的模样,开口道:“说什么分了家,那长房如今满地凋零,再难支应,又再无前途,说不得,也还是要靠着董家供养救济罢了。”
苏明珠点头:“是呢,家里男人死的死关的关,一房的妇孺孩子,能将她们分去哪?现如今还在董府里住着呢。”
方太后听着这话,便像是想到了什么,沉思着道:“眼下的情形,若是那狠得下心的,就合该将长房一家子都送回老家去,剩下的还能得个清静,若不然,两房还这般不明不白的住在一处,这就是乱家之源。”
“为什么要送回去?他们家里获罪,亲戚们住在一处有个照应不好吗?”一旁的宝乐不知何时注意到了了太后与贵妃的闲话,外头也不瞧了,靠过来满面天真的开口问了一句。
方太后看着这样的女儿,便是格外宠溺的一笑:“你不懂,这些事,母后过些年再教你。”
宝乐天真,苏明珠转念之间却是立即明白了,董家两房,原本合该是支撑门户的长子嫡孙倒下去,原本就正乱着,长房剩下的夫人们没了诰命,儿孙们没了前途,日后这董家自然要将诸多大权给了二房,长房如今如此凄苦,可长此以往,如何肯甘心?二房便是此刻念着旧情,对长房诸多照顾,可长此以往,又如何不会生厌?
太后说的一点没错,兄弟之间,向来是不管寡而患不均,这么两家在一处住着,的确当得起“乱家之源”四个字。
看出太后这个时候还无事让宝乐知道这些琐碎,苏明珠笑了笑,便也顺势转了话题:“公主从前可去过景山围场?”
宝乐摇了摇头,太后便解释道:“先帝推崇圣贤之道,教导公主,也是以贞静娴庄为上,宝乐从来未学过骑射,也从未去过围场。”
苏明珠闻言有些诧异,便建议道:“从未学过骑射吗?其实,公主多多少少还是练着拳脚骑射功夫的好,不为了与人动手,只是强身健体,身子也能好些。”
“你说的是,哀家瞧着,贵妃你的身子就好的很,进宫这么长时候,一声咳嗽也没有过,不像是宝乐,一年总是要病上几场,这一变天,哀家就得跟着担惊害怕,可是就因着整日在宫里不活动的缘故?”提起唯一的女儿来,一国之母的太后,也是满面担忧,与所有关心孩子的母亲一般无二。
苏明珠点头:“自然是有干系的,好在公主还不算大,这会儿开始慢慢练着,身子定然要比从前好些。”
“既是如此,等到了围场,哀家便给宝乐寻一只温顺的马驹,叫人仔细照看着,先学着试试。”
宝乐闻言面上一亮,抱住了太后的胳膊,还与小儿一般痴缠着撒娇:“母后可真好!”
太后一面训斥这宝乐没规矩,一面便已忍不住的软的如水一般:“若是从前,便是哀家想让你学骑射也是不可的,好在如今……咳咳。”说到这,太后像是意识到了什么,忽的一顿,咳嗽了两声之后,便忽的端起一旁的茶盏抿了一口。
不过苏明珠还是多少察觉出了太后未完的言下之意,大约就是好在如今先帝终于去了!不会像从前一样叫女儿锻炼锻炼身体都得诸多小心一类。
苏明珠想着好笑,想想,又替太后觉着有些叹息,便也接口说了一句:“好在如今已出了孝,太后与宝乐总是能略微自在些了。”
这句话虽然是说着出孝,但实则也与直白的“好在先帝驾崩了”差不了多少,太后面上不曾显露,心下却也明白贵妃实则是已经明白了她的言下之意,且还是真心的体谅的。
太后之所以能与贵妃相处的这般得宜,很大一部分缘故,便是因着苏明珠的这份通透与体贴,她放了茶盏,颇有些心照不宣与苏明珠对视一眼,便摇着头笑道:“你这孩子……哀家真不知是该说你聪明,还是愚笨了。”
苏明珠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臣妾做错了什么事不曾?”
“你这孩子,既是聪明,为何又总是做些糊涂事出来?”太后看她一眼,因着她心底里当真有几分喜欢贵妃,竟颇有些语重心长的意思:“陛下较之先帝更为仁厚,虽恪守圣贤之道,却还不是不能听人劝的,你与陛下原本就有幼时的情分,原本合该一开头便更亲厚些,如何倒总是针尖对麦芒一般,你呀……可亏得是好运道,家里才立了功,偏偏淑妃家里又出了事,若不然,光是巴着哀家,可护不了你一辈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