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4)(2/3)
想到这个时候皇后和太后应该已经回到宫里了,他心里有些异样,接下来应该就是立后大典了吧?赵璋支开自己会不会就是因为这个?难道怕他会一时冲动去抢亲?
啧,怎么可能呢?自己要真是这么冲动的性子,大概刚知道赵璋的身份时就会拿把刀冲进皇宫和赵璋拼命了,哪能等到今天?
他去补了一觉,醒来时才刚过午,随便吃了点饭就去找秦掌院,后者已经将掌管粮食和税赋的官吏都单独问过话了,不知有没有收获。
沈嘉过去的时候,王县令正陪着小心站在秦掌院下方,大冬天的吓出了一头冷汗,大人,下官真的不知还有这种情况,下官
看到沈嘉进来,秦掌院举起手让他停下说话,对沈嘉说:还真有些猫腻,前年一整年的账是没问题的,去年风调雨顺,朝廷并未接到通州遭灾的奏折,可是账上却有两千石的赈灾粮支出,这么一来,去年粮仓里一粒粮食都没剩下,今年的粮税收上来,除了上缴朝廷的那一部分外,居然只剩下三百石。
这两位大人明察,去年确实有百姓受灾,虽然去年没太冷,但这样的风雪天也足以让百姓受难了,下官也是体恤百姓,所以让下面的人去走访了一遍,给底下的乡镇都补贴了一些,下官那边还有一本细账,这就让人拿来给两位大人过目。
沈嘉和秦掌院对视一眼,都表示同意了,两千石的粮食对一个县衙来说不算少了,王县令如果真的是把粮食拿去贴补百姓,那也不算大罪,顶多就是没有上报而已。
王县令自己跑去拿账册,没多久将一本账本递给秦掌院,后者直接给了沈嘉,沈嘉认真翻开看起来,记录的很详细,哪个村子给了多少粮食都写的明明白白,总数也对得上,但沈嘉注意到,这账本上的墨迹还很新,账本打开就是一股浓重的墨味,不过也才过去一年,又没人查看过,新一些也说得过去。
好了,就先这样吧,今天我们出去随便走走,有问题再找王大人了解。
是是,下官这就派人给两位大人带路。
今天外头的雪停了,地上的积雪只到脚踝,冷是冷的,但沈嘉出去走一圈也就习惯了。
因为下雪,县城里的商铺很早就关门了,街上也见不到几个百姓,县城的房屋还算牢靠,这种程度的大雪并没有造成压塌房屋的现象,但街头巷尾还是有被冻死的乞丐,沈嘉看到有衙役推着手板车收尸,心里还是有些难过的。
大晋王朝不算多么落后贫穷,但也没有富庶到能照顾到每个弱势群体的地步,就连二十一世纪,依旧也有乞丐在街头游荡。
这通州我曾经来过,因为有直达运河的码头,这里向来是富庶繁华的,这里也不算太冷,百姓们冬天也都过得去,很少听说有大灾,想必王县令也是关心百姓,他到通州也就三四年时间,前面几年都没问题,总不能为了两千石粮食就毁了前程。
沈嘉总觉得王县令刚才的表情很奇怪,如果只是妄动粮食,也不至于吓得满头大汗吧?
下官派个人四处去问问吧,也不花多少时间,只需要知道县衙去年确实有运粮食到乡下就行了。
秦掌院点点头,也不反对沈嘉谨慎的做法,只是说:如果天气好,我们还是应该尽快启程,否则风大雪大,路上就更难走了。
是。沈嘉当天就派了两名护卫四处去打探消息,他记性好,账本上写的粮食的去处他都记得,挑了几处距离近的让护卫去打听打听。
这种事肯定很好问的,时间又不是太久,沈嘉原以为一个来回就够了,结果当天晚上,两名护卫回来时表情都有些奇怪。
怎么说?
潘默和潘辰是两兄弟,也是这十个护卫里武功最好的两个,两人进来关上门后说:大人,属下觉得有些奇怪,我们兄弟一共走访了四个村子,最初问到的总会说有这么回事,问道数量也都能精准地对上,就像是特意等着我们去问似的。
我们兄弟就多长了个心眼,离开后从其他小路绕回去,装作路过的江湖人士,找了一家借水喝,随便问了些问题,结果连续几家村民都表示没这回事,根本没看到什么粮食。
属下担心每个村子有异,又换了几处用同样的方法打听消息,结果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并未有什么粮食发放下去。
沈嘉笑了笑,觉得这王县令也挺聪明的,想必是知道我们会去问,所以准备好了接头的人来应对,他肯定没想到你们会对路人的回答产生怀疑,这么看来,这两千石粮食确实有问题。
沈嘉既然发现了异常,就让他们明天在县城里随意走走问问,也不用太顾忌,摆出自己的身份来,希望能收集到一点有用的消息。
这天晚上,王县令一夜没睡,和师爷幕僚在书房里干坐了一整夜,师爷心焦焦地问:大人,确实有人去乡下打听消息了,按您说的办了,可万一他们多问几次,就怕问到当地人身上。
管不了这些了,真是这样,只能解释说有些人家没分有些分了,他还能一家家去问不成?
今天我看秦大人是拿着几张纸来问话的,那纸张上的数据分布的很奇特,听说账册都是沈大人在看,难道他才是我们该防范的人?
沈嘉今年才高
啧,怎么可能呢?自己要真是这么冲动的性子,大概刚知道赵璋的身份时就会拿把刀冲进皇宫和赵璋拼命了,哪能等到今天?
他去补了一觉,醒来时才刚过午,随便吃了点饭就去找秦掌院,后者已经将掌管粮食和税赋的官吏都单独问过话了,不知有没有收获。
沈嘉过去的时候,王县令正陪着小心站在秦掌院下方,大冬天的吓出了一头冷汗,大人,下官真的不知还有这种情况,下官
看到沈嘉进来,秦掌院举起手让他停下说话,对沈嘉说:还真有些猫腻,前年一整年的账是没问题的,去年风调雨顺,朝廷并未接到通州遭灾的奏折,可是账上却有两千石的赈灾粮支出,这么一来,去年粮仓里一粒粮食都没剩下,今年的粮税收上来,除了上缴朝廷的那一部分外,居然只剩下三百石。
这两位大人明察,去年确实有百姓受灾,虽然去年没太冷,但这样的风雪天也足以让百姓受难了,下官也是体恤百姓,所以让下面的人去走访了一遍,给底下的乡镇都补贴了一些,下官那边还有一本细账,这就让人拿来给两位大人过目。
沈嘉和秦掌院对视一眼,都表示同意了,两千石的粮食对一个县衙来说不算少了,王县令如果真的是把粮食拿去贴补百姓,那也不算大罪,顶多就是没有上报而已。
王县令自己跑去拿账册,没多久将一本账本递给秦掌院,后者直接给了沈嘉,沈嘉认真翻开看起来,记录的很详细,哪个村子给了多少粮食都写的明明白白,总数也对得上,但沈嘉注意到,这账本上的墨迹还很新,账本打开就是一股浓重的墨味,不过也才过去一年,又没人查看过,新一些也说得过去。
好了,就先这样吧,今天我们出去随便走走,有问题再找王大人了解。
是是,下官这就派人给两位大人带路。
今天外头的雪停了,地上的积雪只到脚踝,冷是冷的,但沈嘉出去走一圈也就习惯了。
因为下雪,县城里的商铺很早就关门了,街上也见不到几个百姓,县城的房屋还算牢靠,这种程度的大雪并没有造成压塌房屋的现象,但街头巷尾还是有被冻死的乞丐,沈嘉看到有衙役推着手板车收尸,心里还是有些难过的。
大晋王朝不算多么落后贫穷,但也没有富庶到能照顾到每个弱势群体的地步,就连二十一世纪,依旧也有乞丐在街头游荡。
这通州我曾经来过,因为有直达运河的码头,这里向来是富庶繁华的,这里也不算太冷,百姓们冬天也都过得去,很少听说有大灾,想必王县令也是关心百姓,他到通州也就三四年时间,前面几年都没问题,总不能为了两千石粮食就毁了前程。
沈嘉总觉得王县令刚才的表情很奇怪,如果只是妄动粮食,也不至于吓得满头大汗吧?
下官派个人四处去问问吧,也不花多少时间,只需要知道县衙去年确实有运粮食到乡下就行了。
秦掌院点点头,也不反对沈嘉谨慎的做法,只是说:如果天气好,我们还是应该尽快启程,否则风大雪大,路上就更难走了。
是。沈嘉当天就派了两名护卫四处去打探消息,他记性好,账本上写的粮食的去处他都记得,挑了几处距离近的让护卫去打听打听。
这种事肯定很好问的,时间又不是太久,沈嘉原以为一个来回就够了,结果当天晚上,两名护卫回来时表情都有些奇怪。
怎么说?
潘默和潘辰是两兄弟,也是这十个护卫里武功最好的两个,两人进来关上门后说:大人,属下觉得有些奇怪,我们兄弟一共走访了四个村子,最初问到的总会说有这么回事,问道数量也都能精准地对上,就像是特意等着我们去问似的。
我们兄弟就多长了个心眼,离开后从其他小路绕回去,装作路过的江湖人士,找了一家借水喝,随便问了些问题,结果连续几家村民都表示没这回事,根本没看到什么粮食。
属下担心每个村子有异,又换了几处用同样的方法打听消息,结果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并未有什么粮食发放下去。
沈嘉笑了笑,觉得这王县令也挺聪明的,想必是知道我们会去问,所以准备好了接头的人来应对,他肯定没想到你们会对路人的回答产生怀疑,这么看来,这两千石粮食确实有问题。
沈嘉既然发现了异常,就让他们明天在县城里随意走走问问,也不用太顾忌,摆出自己的身份来,希望能收集到一点有用的消息。
这天晚上,王县令一夜没睡,和师爷幕僚在书房里干坐了一整夜,师爷心焦焦地问:大人,确实有人去乡下打听消息了,按您说的办了,可万一他们多问几次,就怕问到当地人身上。
管不了这些了,真是这样,只能解释说有些人家没分有些分了,他还能一家家去问不成?
今天我看秦大人是拿着几张纸来问话的,那纸张上的数据分布的很奇特,听说账册都是沈大人在看,难道他才是我们该防范的人?
沈嘉今年才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