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2/3)
然道:“我只能做粗活,鱼要怎么做?不然你指挥我,我来干怎么样?”
“算了,还是我来吧。”
“那你看我来做什么?”
就连曾思源也说:“阿姨,有什么我能做的,只顾吩咐我哦。”
“那思源你剥块姜,曾志国你把鱼片成薄片,越薄越好。”
两人听吩咐去干自己的活,乔巧把炉子打开,烧了锅水。
不得不说,曾志国刀工很好,很快就把鱼片切好了,乔巧拿姜片把鱼抹了一遍,又用盐腌上,现在油少,但新鲜的鱼,没有油也能做出味道。
水开后,她把鱼倒了进去一焯就捞了出来,用了点酱油加盐调了,又点了几滴香油进去。
香味弥漫起来。
曾思源忍不住咽了口水,他有些羞愧,在这个身体里面,好多举动都不受他自己控制了。
别说,即使这样简单的做法,鱼也极为鲜美,尝了一口,有种肉就要融化在口腔内的感觉。
三人美美吃了一顿。吃过饭,乔巧拿出了初中的课本开始看,看着,她不由莞尔。
只见书内封面上写着“领袖语录”下面是“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段。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段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乔巧阿姨,你在看什么这么好笑?”
乔巧把书递了出去,“是这个课本啊。”
“你怎么又想着看课本了呢?”
“我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才想着学的。”
想到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他前世就是吃了学识不够的亏,曾思源想自己也得好好学,就说:“要不我也跟您学吧。”
“那行。”乔巧挑了几个字,教了曾思源,让他跟着写。
一边的曾志国看着这一切,越发觉得应该把乔巧娶回家,这就是他心目中家庭的样子。
想到乔巧最看重的户口问题,他第二天就去问了胡局长,“我有个很好的朋友,想把户口从农村转过来,方便不?”
胡局长斜他一眼,“你也不是不知道现在户口有多紧张。
“要么,是在农村的父母年老体弱、身边无子女及其他亲属照顾,生活难以自理,必须来燕京投靠子女生活的;
“要么,是在农村无人照顾的15周岁以下的子女,其父母在燕京工作且户口在这里的;
“要么,夫妇一方在农村,并在落户地有固定住所的职工居民家属及其不满15周岁的子女(含18周岁以下的在校生)。符合这三个条件之一的,才能迁户口。”
乔巧三个条件都不满足,曾志国不死心,“就不能通融下吗?”
“户口管得严,多少人盯着呢,是这个口子不好开,楼上将的警卫员,曾救了楼上将一命,对于楼将军,那个警卫员是他家人一样的存在,可即使他警卫员的家属,也调不进来,后来没办法他的警卫员去了地方,才解决了家属的户口调动。
志国,我们城市的供应能力有限。农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你也应该知道。如果能供应得上,我们何必采用限购制呢?这三个条件,其实是最基本的,就是符合了也不是好转,要等名额。不符合,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限购制太严苛了,像他,一个月不过31斤粮票,4两油,这还是因为他们公安体力劳动多,粮票给的多一些。这样下去,乔巧以后靠什么生活。
“真没有其他方式?”他们一家都是城市户口,曾志国还真没具体关注过这个问题。
“要不,调进来的人属于特殊人才,你找市革委会主任特批,要么,我看你这么关心,莫不是就是你那个中意的人?”
别人也不知道乔巧是谁,曾志国点点头。
“哈哈,真想知道让你这么上心的是什么样的人,对了,你没想过吗,你们结婚后,等一年就符合条件了。”
曾志国被这个消息一惊,又一喜,想到乔巧和他结婚,他觉得好像变成了一个充了氢气的气球,光想向上飘。
但上次乔巧生气被欺骗一事,让曾志国觉得这事需要慎重,再慎重,在这样的考虑中,九月到了,天气虽然还是热,早晚的温度降了不少。
这天,自行车有人来参观,乔巧跟着胡斌参与了接待,中午时还跟着混了顿好吃的,不小心有些吃多了。
晚上,她在曾家吃饭时,就只喝了汤。
曾志国及曾思源都注意到了。
第36章
见乔巧只喝了汤, 都没吃馍。
曾志国先停了筷,问她, “你怎么不吃馍?”
可中午吃多了这种事有些丢人,乔巧顺口说“我刚才就吃过了。”
曾志国不信乔巧的话,筐里的馍是有限的, 明明并没有减少,她能去哪里吃?
曾思源也不信。
大家粮票定量,平时乔巧一顿也吃一个馍,曾思源以为她是因为没了粮票才少吃, 把筐里的馍拿了一个给乔巧,又把自己手里的玉米面馍掰下咬过的那口,余下的递给乔巧, “阿姨, 你不要担心, 吃这个吧,我年纪小,少吃些就好了,你是大人,要
“算了,还是我来吧。”
“那你看我来做什么?”
就连曾思源也说:“阿姨,有什么我能做的,只顾吩咐我哦。”
“那思源你剥块姜,曾志国你把鱼片成薄片,越薄越好。”
两人听吩咐去干自己的活,乔巧把炉子打开,烧了锅水。
不得不说,曾志国刀工很好,很快就把鱼片切好了,乔巧拿姜片把鱼抹了一遍,又用盐腌上,现在油少,但新鲜的鱼,没有油也能做出味道。
水开后,她把鱼倒了进去一焯就捞了出来,用了点酱油加盐调了,又点了几滴香油进去。
香味弥漫起来。
曾思源忍不住咽了口水,他有些羞愧,在这个身体里面,好多举动都不受他自己控制了。
别说,即使这样简单的做法,鱼也极为鲜美,尝了一口,有种肉就要融化在口腔内的感觉。
三人美美吃了一顿。吃过饭,乔巧拿出了初中的课本开始看,看着,她不由莞尔。
只见书内封面上写着“领袖语录”下面是“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段。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段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乔巧阿姨,你在看什么这么好笑?”
乔巧把书递了出去,“是这个课本啊。”
“你怎么又想着看课本了呢?”
“我觉得自己知识不够,才想着学的。”
想到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他前世就是吃了学识不够的亏,曾思源想自己也得好好学,就说:“要不我也跟您学吧。”
“那行。”乔巧挑了几个字,教了曾思源,让他跟着写。
一边的曾志国看着这一切,越发觉得应该把乔巧娶回家,这就是他心目中家庭的样子。
想到乔巧最看重的户口问题,他第二天就去问了胡局长,“我有个很好的朋友,想把户口从农村转过来,方便不?”
胡局长斜他一眼,“你也不是不知道现在户口有多紧张。
“要么,是在农村的父母年老体弱、身边无子女及其他亲属照顾,生活难以自理,必须来燕京投靠子女生活的;
“要么,是在农村无人照顾的15周岁以下的子女,其父母在燕京工作且户口在这里的;
“要么,夫妇一方在农村,并在落户地有固定住所的职工居民家属及其不满15周岁的子女(含18周岁以下的在校生)。符合这三个条件之一的,才能迁户口。”
乔巧三个条件都不满足,曾志国不死心,“就不能通融下吗?”
“户口管得严,多少人盯着呢,是这个口子不好开,楼上将的警卫员,曾救了楼上将一命,对于楼将军,那个警卫员是他家人一样的存在,可即使他警卫员的家属,也调不进来,后来没办法他的警卫员去了地方,才解决了家属的户口调动。
志国,我们城市的供应能力有限。农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你也应该知道。如果能供应得上,我们何必采用限购制呢?这三个条件,其实是最基本的,就是符合了也不是好转,要等名额。不符合,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限购制太严苛了,像他,一个月不过31斤粮票,4两油,这还是因为他们公安体力劳动多,粮票给的多一些。这样下去,乔巧以后靠什么生活。
“真没有其他方式?”他们一家都是城市户口,曾志国还真没具体关注过这个问题。
“要不,调进来的人属于特殊人才,你找市革委会主任特批,要么,我看你这么关心,莫不是就是你那个中意的人?”
别人也不知道乔巧是谁,曾志国点点头。
“哈哈,真想知道让你这么上心的是什么样的人,对了,你没想过吗,你们结婚后,等一年就符合条件了。”
曾志国被这个消息一惊,又一喜,想到乔巧和他结婚,他觉得好像变成了一个充了氢气的气球,光想向上飘。
但上次乔巧生气被欺骗一事,让曾志国觉得这事需要慎重,再慎重,在这样的考虑中,九月到了,天气虽然还是热,早晚的温度降了不少。
这天,自行车有人来参观,乔巧跟着胡斌参与了接待,中午时还跟着混了顿好吃的,不小心有些吃多了。
晚上,她在曾家吃饭时,就只喝了汤。
曾志国及曾思源都注意到了。
第36章
见乔巧只喝了汤, 都没吃馍。
曾志国先停了筷,问她, “你怎么不吃馍?”
可中午吃多了这种事有些丢人,乔巧顺口说“我刚才就吃过了。”
曾志国不信乔巧的话,筐里的馍是有限的, 明明并没有减少,她能去哪里吃?
曾思源也不信。
大家粮票定量,平时乔巧一顿也吃一个馍,曾思源以为她是因为没了粮票才少吃, 把筐里的馍拿了一个给乔巧,又把自己手里的玉米面馍掰下咬过的那口,余下的递给乔巧, “阿姨, 你不要担心, 吃这个吧,我年纪小,少吃些就好了,你是大人,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