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惯了好东西,他早觉得赵季青是干大事的人,这分银子的气魄倒让人心生佩服,最先不作扭捏。
    姚荣拱手道:“我等定听从将军号令!银票我代弟兄们收了,将军既然有言在先,不可收的东西,我的下属谁要是动了,我第一个不饶。”
    范子良和卓昱也想知道要做什么大事,也就不推辞了。谭启、王晋更是一心跟着神通广大的师叔祖建功立业的,这世上除非皇帝用公侯之位诱惑,是绝没有胆子背叛师叔祖的。
    赵清漪说:“好!那我就直说了,此次我奉了皇命,是要拿下身犯私通外国、暗杀朝廷命官、谎报军情、私吞军饷数条大罪的忠勇侯,拿下西北兵权的!”
    众人不禁大为吃惊,这一路上,他都没有透露此事。姚荣一思忖,说:“将军,此事不太好办呀!那夏州军人数十倍于我们,此处他们又是地头蛇,还有石州、延州、凉州等地兵马也以忠勇侯马首是瞻,还不西羌为不确定因素。”
    赵清漪道:“西羌短时间内要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是不可能的。与当年大战过去了十八年,如今西羌王年值年迈,扛不住亲征之苦,底下王子都长大了,各有母妻之族为恃,占着山头,窥视大位。如此,正是我大周肃清西北弊政之时。”
    姚荣暗道:原来你连这个都知道,看来是下定了决心了。此事如果仅是内部的事,虽然困难,但是也未必不能做。必竟朝廷的力量总比西北大,而且占着君臣大义。只不过,在这个时机动李业,难免有兔死狗烹之嫌,这皇帝要做的事却没有人能阻止。
    却听“赵季青”说:“王晋,你是夏州人,你来说说这个忠勇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晋今年也有三十岁了,他之所以是崆峒派的俗家弟子,正是因为当年西北大战时,他随父母逃往崆峒山,受到庇护,因为性情豪爽,有些勇武拜了师,学了些武艺。后来西北大定,他们下山后,他为了生计做了镖局。镖局走南闯北的,十年下来认识的人就多,小道消息多,见闻也是不一般的。
    王晋这才说起当年西北大战时李业的一些背后的故事,比如不战而逃,丢下了全城百姓,沿途抢掠作恶。
    众人听了也觉得发指。
    “当年我们家幸好早一步出逃,后来逃往崆峒山才保全性命。现在的夏州百姓很多都是后来迁来的,又有外地商户进来。而老一辈的夏州本地百姓多是背后骂李业为狗官,但是他后来壮大打回来,很难巴结上官,皇上怕也不知底细,竟然看着他收复西北的军功封了他当忠勇侯。百官就更不能说什么了。”
    赵清漪心想:可能朝廷和皇帝要说完全不知大约也是有水分的,只不过谁让郭永崎登基没有几年,他统驭天下正需要武勋。
    把西北大乱一场令百姓流离失所这样的惨剧后赶走外敌的大事件,定性为“大捷大胜”,他这皇帝在天下臣民心中的形象就高大许多了。
    然而,对于谁能给他这个武勋却不是皇帝可以控制的,只能说当年西北没有真英雄,反而让李业这样的人拣了便宜。把李业推到大功臣的位置上,皇帝当时在政治上能获得利益,他当然要封赏李业。背后的事,还有谁去查?
    这种帝王心术,眼前这些人却是不明白的,赵清漪这种千万年的老狐狸明白,却除了郭旺财之外对谁也不能说。或者,她根本不需要和郭旺财说,他比谁都明白。
    现在,她要带着他们干一场,必须要统一意识形态,让自己一方站在政治道德制高点,又在集体中竖立一种政治理想,带着一支初步武装了思想的部队去斗争打垮敌人。
    卑鄙吗?——是的。
    肮脏吗?——当然。
    可是,这就是政治呀!
    她仅能做到的是,控制自己的人,绝不伤无辜百姓一人。
    第514章 第一百零二 偶遇
    赵清漪分了钱财,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然后宣布了纪律之后,才具体讲解了“斩首行动”的作战方案。
    此事将由她与英郡王在践行宴会上发动,姚荣当时会当值作为守卫行辕的指挥,将要控制在场人员不得离开一步,并且捉拿住所有西北系的在场官员。而郭延铠会先坐镇中央,对罪不致死的官员宣布李业罪状。
    另一边,因为护卫行辕是三班制,以换防为名,卓昱、王晋带领两千人连夜入城,王晋还要在之前就秘密联系从前的一些地头蛇镖师和市井朋友,帮忙准备押运工具,并且当作向导。
    赵清漪完成了鸿门宴后就带指挥协调着这些行行动,卓、王连夜按照赵清漪给的藏宝地图去挖宝,同时九三、九四、初六、六二各带一队人手去夏州商会四大家寻找“四书”,也就是西北的真账册,同时也是通敌贩军械的证据。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