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说:“我有天下重器,人莫能知,今献之,为殿下诛杀心腹大患。”
    他说的“重器”,是青阳子传人,湛卢剑意燕无恤。
    果真不到三月,诛杀了孙卓阳有力臂膀,幽州刺史孙止水。
    他果真办到了。
    自那时起,陈云昭开始相信刺客的力量,也开始体谅父皇的惧怖——倘若棋盘上纠葛缠绕,汲汲营营,精妙布局于一子,而那子忽然被不可阻挡的外力摧毁……是一件超出他的认知范围并且非常可怕的事情。
    与所谓“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兵立溃败”,是一样的道理。
    这一次,李揽洲出的仍然是这样的奇招。
    他说:
    下策是集结兵马,以手中八千五百人逼宫,取武库,清君侧,迫陛下退位。
    此计最大的变数在皇帝手里还捏着的北军八千人。如果陈云昭直接逼宫,皇帝必定会调动北军,八千五百人对八千人,并没有太大胜算。更何况如果皇帝还活着,以他多年杀伐决断建立的威信,号召力是巨大的,陈云昭很可能腹背受敌,很快被围剿,故为下策。
    中策是避祸远走,如今上意未明,陈云昭不动,孙卓阳也不敢动,二者处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故长安戒备并不算森严。孙卓阳调动幽、并兵马,北方必乱,陈云昭此时可以逃到南方,集结兵马,等北方国乱,再挥师北上。此为坐山观虎斗之计,虽有一定的胜算,然而一旦放任贼寇入中原,无异于引狼入室,再起内斗内耗,恐有国覆之忧。只取一时之利,故为中策。
    上策……
    上策。
    说到上策时,李揽洲深深望了他一眼,然后,揽袍跪下:“上策,请殿下与往日无异,清减仆从,宫门解剑,独自觐见陛下。”
    陈云昭脑中一凛,当即想否决这个提议,但又从他独傲然笃定的神态中,窥得了一些机奥。此计乍闻之下,荒唐至极,细细思索,又有许多可操作的余地。
    李揽洲将他之计策,一一献上。
    陈云昭目中若蕴滚动乌云,沉涩晦暗。
    最后,李揽洲叩道:“请恕我罪,在下披肝胆为殿下献此危策,让您千钧之体,冒此悬颅之危,实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计,唯您可使止刀戈、熄兵灾,免沧海横流、国破家亡之祸。我奉殿下为明主,誓死追随,必使勇士暗伏,绝不令殿下有丝毫损伤。”
    陈云昭将他扶了起来,打量他:“听君一言,拨云见雾。倘能消弭兵灾,化解危难,舍我一身又有何惧。”
    说罢,使人更衣,熏沐齐整,携玉佩剑,正装而出。
    ……
    陈云昭一人一骑,还走在长安城的御道上。
    人群熙熙攘攘,谨守秩序,川行道上,皆不敢有半步越界。
    来而往者,三千之众。
    踽踽独行者,一人一马。
    从清微馆、走到昭德门,慢行者需要一炷香的时间。
    就在这一炷香的时间内,有无数蜡丸碎裂于许多人的掌下,取出的薄扉上带简洁杀令,弓弦张弛的声音响在朝阳照不到的工整木檐之间,血腥味漫起在勾心斗角的屋角一隅,尖刀的刀刃,从布衣怀里露出一角,又被看不清动作的人拉入深巷中,一声被堵在喉咙里的惨呼,消失在长安城幽深曲折得终年不见光照的陌巷中。
    正是秋日。
    是时太阳已升,日从东方天际斜斜打下来,将长安城分割作明暗各半,光影交叠的迷离之城。从日起就禁晒的瓦当片片发烫,入夜后就一直藏在阴影里的去处则是冷如冰窟,白气氤氲。
    陈云昭的衣摆都没有动一下,他沛然缓行,半身沐浴在初升朝阳里,衣上的纹绣被日光照耀,反射出尊贵堂皇的光,他面若冠玉的脸颊,也被阳光镀上一层软暖的橙色。
    马蹄每往前踏一步,空气中的血腥味就要更深一些。
    过往百姓不知发生了什么,尚惘惘然,自顾前行,唯胆大者敢偷觑御道几眼。
    在一个拐角时,忽闻人群骚乱,前方忽现一影,乃一匹奔腾若狂的马拖着一辆铁车,猛地向御道中间撞来。
    陈云昭眄去,面上风平浪静,眸间波澜不兴。
    只是一扯马缰,令马蹄住了。
    疯马奔来,众人大喊,眼见就快靠近御道之时,从巷道中窜出一粗衣壮士,手脚短粗,布袖断了一截,露出铜色精装肌肉,大喝一声,猛以肩背狠撞马颈。
    奔腾中的疯马被他撞得硬生生改了一个方向,他以像肉球一样被弹飞了开,重重撞在路边货架上。
    马改道之后,偏离御道,朝路边手无寸铁的妇孺撞了去。
    人群离乱推搡中,一妇人怀中抱的婴孩被挤得飞了出去。
    妇人本吓的瑟缩,失声大叫,眼看眨眼间就是数条人命。
    陈云昭眼神却只淡淡扫过,苍白指节握住缰绳,夹一夹马,兀自朝前去了。
    他走出没有两步,听得身后一声巨响,马匹轰然倒地,铁车翻倒在道上,车轮犹在转着。
    劫后余生的妇孺嘤嘤哭泣的声音中,残破货架和废墟当中,立了一人。
    尘沙四溅,他玄衣裹身,陌刀雪白,是燕无恤。
    一片狼藉。
    陈云昭于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