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晓兰根本不用吱声儿,陈旺达一出面,就把这件事办好了。
    “出来个人写字据。”
    围观的人里走出来一个年轻后生,夏晓兰认识他,叫陈庆,是村长的孙子,也是村里的高生。陈庆看见夏晓兰就会脸红,这时候站出来目不斜视的,挺有化人的感觉。
    这不是说笑,在83年的农村,一个高毕业生就算化人。陈庆今年高考落榜了,帮家里忙完农活还会回学校复读。高生是不分配工作的,摆在陈庆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继续复读考大学和回乡下当一个农民。
    陈旺达念一句,陈庆写一句。
    一式三份的字据,挺像后世的离婚协议,不过刘芬和夏大军只有破屋两间,实在没啥财产好分割。夏晓兰也不用选择跟着谁,她满18岁了,谁也管不到她。
    张翠满口劝,刘芬不为所动。
    夏大军不肯签字按手印,陈旺达才不管他乐不乐意,让人抓起夏大军的手在纸上按了下去。
    刘芬拿到协议,看看夏晓兰,又看了看哥嫂,也没人反对。
    她都不看夏大军一眼,蘸了红泥,狠狠戳了两个拇指印。
    陈旺达把一张纸塞给张翠,“这是你家的那份,一份留给刘芬,还有一份我亲自交到县民政局去存档。你们要无事,可以滚了。”
    第39章 离婚需要庆祝下
    老爷子干得太漂亮了!
    强势独裁本来不是夏晓兰推崇的特质,她也是当过领导的,知道有时候就需要强势。
    “谢谢陈爷爷。”
    她重生后遇到过不少渣渣,却也有不少好人。大河村看牛棚的孤寡老王头,救了她的周诚和康伟,商都市里卖鳝丝面的个体户胡柱良,还有眼前替她们母女俩出头的陈村长。
    这些人都和她无亲无故,本不必像舅舅刘勇那样帮她,可人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夏晓兰默默把情分都记住。
    陈旺达看她一眼,“你是个好孩子,以后和你妈好好过日子。”
    夏晓兰开始做生意,陈旺达就在观察她。夏晓兰并不像传言是个轻浮娇气的,能吃苦,做生意只赚自己该赚的钱,陈旺达对夏晓兰公开表示了肯定,母女俩回七井村就能站稳脚跟。
    “达叔……”
    刘芬的眼泪要掉不掉的,她手里捏着字据,自己和夏家从此就没了瓜葛?
    刘芬说不出是啥感觉。
    她16岁嫁给夏大军,在夏家呆的年份比刘家还长,一开始夫妻俩感情也还不错,后来不知咋把日子过成了眼下这样。她幸苦不要紧,却不能看着女儿夏晓兰继续受欺负。嫂子李凤梅说得对,夏家人就是通过她,才能拿捏住夏晓兰。
    那就离婚好了,她和夏家没了关系,他们再也不能欺负晓兰。
    张翠再会说话,也不能挽回今天的颓势,王金桂也目瞪口呆,就这样干脆利索的离了婚?刘芬哪里来的胆子,都快四十岁的女人了吧,没了生育能力,长得黑瘦不起眼,离开夏大军,刘芬还能嫁给谁!
    不过想想,刘芬不回夏家了,也趁机甩脱了夏晓兰那小破鞋,王金桂是三人里唯一暗爽的。
    七井村的人像防贼一样,确保他们离开了七井村地界。
    夏大军一把将字据撕得稀烂,仍在路边水沟里。
    就连张翠也知道,字据写的是三份,撕了这一份并不顶事:“大军,你别急,等弟妹气消了,你们日子还能过……”
    张翠这话说的干巴巴的,连她自己都不信。
    夏大军不说话,王金桂想,看刘芬那样是铁了心。还说要把离婚的字据交到县民政局去,谁家两口子闹矛盾能这么大的阵仗。
    刘勇肯定是发财了。
    刘芬有这个大哥撑腰,才有了离婚的底气。
    王金桂十分妒忌,“回去咋向娘交待?”
    ……
    七井村的人把夏大军三人赶跑了。
    刘勇就要请今天揍夏大军的几个村民喝酒,还得好好谢谢村长陈旺达。夏晓兰也觉得今天是她妈对过去的告别,是未来新生活的开始,连做生意这种事也要往后挪。
    “舅舅,我去买菜!”
    刘勇拉住她,“你该干啥就干啥去,晚上才请客,请客用得着你一个大闺女上蹿下跳的显摆?今天舅舅高兴,你等着晚上吃饭就行。”
    刘勇请客,能让外甥女出钱吗?
    别说夏晓兰现在自己都困难,就算她有钱了,这顿饭只能是刘勇请。
    李凤梅也没意见。
    两口子把夏晓兰轰出门,刘芬在家里也不知道能干啥,还没从离婚事件回神,夏晓兰干脆把她妈带上一块儿出门收黄鳝。等夏晓兰带着刘芬走了,李凤梅打开自己床头的箱子,刘勇跟进来:
    “你那儿还有多少钱?”
    刘勇赚的钱大头都交给李凤梅了,他半年出去三趟,一共往家里拿过两次钱,大概有七八百。再加上刘勇买了一辆新自行车,这半年来他拿回家的也有上千块了。
    李凤梅不用数就给刘勇报了个数:
    “还剩690块。”
    半年来,李凤梅才用了一百多块,包括给涛涛看病,家里杂七杂八的开支,买化肥什么的钱都在里面。刘勇皱眉,他不是嫌弃李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