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节(2/3)
,虽然在谢师宴的时候,夏晓兰就说过她在校外搞得个体经营也能赚到些钱,捐书并不是问题,孙校长还是劝她到华清后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业上。
孙校长想来,夏晓兰所说的“一批”书,不过是几十本。
如果不选什么精装书,只挑便宜的买,也就是几百块钱。这笔钱,还是在夏晓兰同学的承受范围以内的吧?难得夏晓兰毕业后还没忘记高中母校,就在安庆县一中上了一年学,到校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却不忘一中的培养,孙校长十分欣慰。给夏晓兰回信后,他还把信上的一些内容当着全校师生念。
这是高考状元对学生们的激励嘛!
大部分人也的确听得井井有味,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远在豫南省安庆县这种地方,他们到哪里去听这样的经验分享?考华清是不要想了,但是大学那么多,别的学校还是可以想一想的。
下面的学生,也有死死盯着地面的——梁欢不知道自己为啥要来安庆一中读书,夏晓兰虽然去了京城,这里好像还笼罩在“夏晓兰”的阴影下。
到处都是“夏晓兰”,班上的老师平时把这个名字挂在嘴里。
学校的光荣榜上贴着照片和简介。
学校大门口的横幅还颜色鲜艳的很呢!
这还不够烦啊,现在还把学生叫到一块儿,连夏晓兰写来的信也要念一念,主题是学习夏晓兰同学的精神,去了华清学习还惦记着母校的文化建设,要给图书馆捐书……梁欢简直要崩溃!她想回河东县去,哪怕在原来的学校,她已经不是分光的梁大小姐,那也不用时时刻刻都听见“夏晓兰”啊。
考上华清了不起啊?
能有多好!
华清大学里,全是成绩好的学生,夏晓兰这样的土包子去了还能像高考那么优秀?
梁欢就不信那邪。
信里把华清大学说的再好,指不定在华清过得啥日子呢!梁欢充满恶意的想。
不这样想,她的自尊心受不了。
……
夏晓兰在华清大学过得如何,不仅梁欢在猜测,夏子毓和王建华也会猜测。今年的国庆35周年庆典,京城师范学院的学生,也能参加庆典。不过师院就没有仪仗队了,就是单纯的游行队伍。
夏子毓和王建华都在其中。
打听到华清的游行规模,王建华还在想,会不会看见夏晓兰?
新生说不定也要参加游行的,就是不知道那么多人,他能不能把夏晓兰认出来——当初为了对夏子毓负起责任,王建华选择对夏晓兰放手。那时候他告诉自己,夏子毓比夏晓兰更适合当他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他也没想过,夏晓兰竟然能在一年后考上华清啊!
王建华的内心,真是极为复杂。
第456章 和晓兰差着等级呢(2更)
亲朋好友,过去的师长,在惦记着夏晓兰,希望她已经适应了华清大学的生活,在学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有嫌隙,有仇的,则巴不得她在华清大学处处不顺利,失去光环,泯然众人。
当然,这些人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就说夏晓兰和夏子毓,在80年代初期考进华清和考进师院,家庭背景相似,两人毕业后的起点却不一样。夏晓兰如果在校期间表现优秀,分配工作时绝对能去很好的单位。师院毕业的夏子毓就不同了,有的单位优选华清、京大,中科大的学生也很受欢迎,后面还跟着人大、京师大……京师院么,名字和京师大差一个字,却排的有点远。
这种差距,王建华有个在高教司工作的亲爹,勉强能拉平吧。
但夏子毓是没有的,她的家庭背景和夏晓兰岂止是相似,两人分明是同一个农村家庭出来的。夏晓兰父母离婚,亲爹夏大军都失踪大半年了呢。夏子毓原本是比夏晓兰强一点,她父母还开了一家小吃店,虽然在分配工作时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家里经济至少还行。
现在好了,夏大军失踪,夏长征干脆就成了断手的废人。
夏子毓有这个爹,还不如像夏晓兰那样没有呢,夏大军帮不上忙,现在起码不是拖累啊,夏长征却实实在在拖累着夏子毓。虽然暂时击退了柳珊这个情敌,王广平对她也颇为看重,冉淑玉说要还钱给夏家,并要见一见夏子毓父母。夏子毓想来想去,还是暂时婉拒。
现在还不行,她爸那样,见面能说啥。
她妈在京城也没站稳脚跟,跑到王建华父母面前,说不定就把她辛苦建立的一点好感给击碎。
夏子毓肯定不会对王建华放手。
补习班的事在王广平面前过明路后,夏子毓也很是飘飘然一番。
有了王建华帮忙,原本蠢蠢欲动,想把夏子毓撇开,几个人自己搞补习班的师院学生,也变老实了。
王广平还指望着这个补习班做大做强,好好宣传一番,给儿子王建华铺路,哪会让几个学生起别的心思?他都不用做什么,只要让人时不时去补习班露个脸,师院的学生就知道夏子毓来往的都是些“大人物”。
对普通学生来说,高教司的一个办事员都是大人物。
夏子毓背靠着大人物,补习班也搞得有声有色,暑假班结束了,好多学生都留了下来,转换成“周
孙校长想来,夏晓兰所说的“一批”书,不过是几十本。
如果不选什么精装书,只挑便宜的买,也就是几百块钱。这笔钱,还是在夏晓兰同学的承受范围以内的吧?难得夏晓兰毕业后还没忘记高中母校,就在安庆县一中上了一年学,到校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却不忘一中的培养,孙校长十分欣慰。给夏晓兰回信后,他还把信上的一些内容当着全校师生念。
这是高考状元对学生们的激励嘛!
大部分人也的确听得井井有味,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远在豫南省安庆县这种地方,他们到哪里去听这样的经验分享?考华清是不要想了,但是大学那么多,别的学校还是可以想一想的。
下面的学生,也有死死盯着地面的——梁欢不知道自己为啥要来安庆一中读书,夏晓兰虽然去了京城,这里好像还笼罩在“夏晓兰”的阴影下。
到处都是“夏晓兰”,班上的老师平时把这个名字挂在嘴里。
学校的光荣榜上贴着照片和简介。
学校大门口的横幅还颜色鲜艳的很呢!
这还不够烦啊,现在还把学生叫到一块儿,连夏晓兰写来的信也要念一念,主题是学习夏晓兰同学的精神,去了华清学习还惦记着母校的文化建设,要给图书馆捐书……梁欢简直要崩溃!她想回河东县去,哪怕在原来的学校,她已经不是分光的梁大小姐,那也不用时时刻刻都听见“夏晓兰”啊。
考上华清了不起啊?
能有多好!
华清大学里,全是成绩好的学生,夏晓兰这样的土包子去了还能像高考那么优秀?
梁欢就不信那邪。
信里把华清大学说的再好,指不定在华清过得啥日子呢!梁欢充满恶意的想。
不这样想,她的自尊心受不了。
……
夏晓兰在华清大学过得如何,不仅梁欢在猜测,夏子毓和王建华也会猜测。今年的国庆35周年庆典,京城师范学院的学生,也能参加庆典。不过师院就没有仪仗队了,就是单纯的游行队伍。
夏子毓和王建华都在其中。
打听到华清的游行规模,王建华还在想,会不会看见夏晓兰?
新生说不定也要参加游行的,就是不知道那么多人,他能不能把夏晓兰认出来——当初为了对夏子毓负起责任,王建华选择对夏晓兰放手。那时候他告诉自己,夏子毓比夏晓兰更适合当他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他也没想过,夏晓兰竟然能在一年后考上华清啊!
王建华的内心,真是极为复杂。
第456章 和晓兰差着等级呢(2更)
亲朋好友,过去的师长,在惦记着夏晓兰,希望她已经适应了华清大学的生活,在学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有嫌隙,有仇的,则巴不得她在华清大学处处不顺利,失去光环,泯然众人。
当然,这些人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就说夏晓兰和夏子毓,在80年代初期考进华清和考进师院,家庭背景相似,两人毕业后的起点却不一样。夏晓兰如果在校期间表现优秀,分配工作时绝对能去很好的单位。师院毕业的夏子毓就不同了,有的单位优选华清、京大,中科大的学生也很受欢迎,后面还跟着人大、京师大……京师院么,名字和京师大差一个字,却排的有点远。
这种差距,王建华有个在高教司工作的亲爹,勉强能拉平吧。
但夏子毓是没有的,她的家庭背景和夏晓兰岂止是相似,两人分明是同一个农村家庭出来的。夏晓兰父母离婚,亲爹夏大军都失踪大半年了呢。夏子毓原本是比夏晓兰强一点,她父母还开了一家小吃店,虽然在分配工作时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家里经济至少还行。
现在好了,夏大军失踪,夏长征干脆就成了断手的废人。
夏子毓有这个爹,还不如像夏晓兰那样没有呢,夏大军帮不上忙,现在起码不是拖累啊,夏长征却实实在在拖累着夏子毓。虽然暂时击退了柳珊这个情敌,王广平对她也颇为看重,冉淑玉说要还钱给夏家,并要见一见夏子毓父母。夏子毓想来想去,还是暂时婉拒。
现在还不行,她爸那样,见面能说啥。
她妈在京城也没站稳脚跟,跑到王建华父母面前,说不定就把她辛苦建立的一点好感给击碎。
夏子毓肯定不会对王建华放手。
补习班的事在王广平面前过明路后,夏子毓也很是飘飘然一番。
有了王建华帮忙,原本蠢蠢欲动,想把夏子毓撇开,几个人自己搞补习班的师院学生,也变老实了。
王广平还指望着这个补习班做大做强,好好宣传一番,给儿子王建华铺路,哪会让几个学生起别的心思?他都不用做什么,只要让人时不时去补习班露个脸,师院的学生就知道夏子毓来往的都是些“大人物”。
对普通学生来说,高教司的一个办事员都是大人物。
夏子毓背靠着大人物,补习班也搞得有声有色,暑假班结束了,好多学生都留了下来,转换成“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