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节(1/3)
刘芬也觉得王琳勤快好学,母女俩都有提拔王琳的想法,夏晓兰干脆将寻找孙家人的任务交给了王琳:
“你最近英语学得怎么样?”
距离王琳说要学英语也有四五个月时间,夏晓兰想试一试,看这人是不是心眼多,故意投其所好说好听话来哄她的,所以夏晓兰张口就是英语。
王琳猛然被夏晓兰单独召见就比较紧张,夏晓兰这样一搞她就更慌了。
不过她也有点心理素质,秀水街经常有外宾出入,王琳没背几个单词的时候就敢比手画脚和外国客人和交流,夏晓兰总不会比外国人更难交流吧?
这样一想,她慢慢就冷静下来了,也用英语回答夏晓兰。
夏晓兰还挺满意:
“你这日常交流没问题了呀,还真是用心学了!”
夸得王琳有点不好意思:
“夏总,日常交流也不用多少生僻词汇,我还差的远呢。”
这是真话,几个月时间要能学成夏晓兰的水平,要不就是语言天才,要不王琳原来就水平很好,说自己不会是在扮猪吃老虎。
王琳的学习态度叫夏晓兰满意,她把孙一剪的事对王琳交待:
“尽量找到孙一剪的后人,只是有血缘还不行,要继承祖上手艺,会做衣服的!”
夏总家自己就开了几家服装店,王琳不知道夏晓兰为什么要找个裁缝,但这是夏晓兰第一次单独吩咐她的事,王琳自然是拍着胸脯保证要完成。
她自己白天要上班,回家后对家人一说,她妈就大叫:“老王,你瞅瞅这咋回事儿,王琳那个小老板叫她找人呢!王琳,找不到不扣工资吧?”
王琳傻眼,迟疑道:“夏总不是那样小气的人……”
但她反而会不好意思。
蓝凤凰的待遇太好了,在试用期满后,除了基本工资她们都有提成。
卖的多拿得多,王琳要努力学英语不就为这个么。秀水店里经常有外国客人光顾,她自己勤学死记,现在能和外国人日常交流,抓住了这部分顾客,业绩自然是店里最高的。
王琳底薪加提成后每个月拿的钱,比她父母工资加起来还高,随着推销技巧日渐提升,甚至还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这份工作对王琳来说太重要,对王家来说也太珍重。
谁也没想到,伍行长当初给的人情这样大,以王琳的学历,眼下也不可能再找到比这待遇更好的工作。王琳爸爸听了女儿的话,重重点头:“你安心上你班去,既然是你们老板要找的人,这个孙家只要还有后人在,哪怕躲在老鼠洞里,我们也要把孙一剪的后人翻出来!”
大家都有工作。
但长辈辛苦一辈子,不还是替孩子打算?要不咋有人早早退休叫家里孩子去顶班!
王琳这个工作不能丢,还得干得更好才行。王家发动全家去找人,就像当初服装的开业发传单的时候,别小看平头百姓的能量,老京城人在这座城市扎根多年,谁知道他们认识哪些人?
夏晓兰不知道王琳找人的过程,反正没过两天,王琳就说把人找到了。
“真的?那我亲自上门去请。”
王琳迷茫,“夏总,我都叫他明天自己过来了,是不是我做错啦?”
夏总多忙的人啊,还亲自去请孙家后人,王琳理所当然的认为该孙家后人要配合夏晓兰的时间。
这就是夏晓兰的惯性思维在作怪,于奶奶推崇孙一剪的裁衣技术,夏晓兰就认为孙家后人很牛逼……时移势迁,于半城家的大小姐都要扫大街,给与大小姐做衣服的孙一剪后人,要是运气差点,可能比于奶奶混的还不好呢,能有大老板找上门,也没啥好倨傲的。
第1101章 有几分真传(3更)
南锣鼓巷。
一张大案桌摆在院子里。
桌子上放着皮尺和布料,还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剪刀。
“就是这把剪刀!”
夏晓兰把人带到,于奶奶没说孙春生和祖辈长得像不像,但于奶奶认出了寒光闪闪的大剪刀。孙一剪的绰号就是根据这把剪刀来的,别人做衣服是比比划划,要拿笔在布料上做记号,沿着标记好的轮廓把布料裁剪出来。
孙一剪就是不同,量体裁衣一气呵成,每次量完尺寸听完要求,抓起随身携带的大剪刀就咔嚓咔嚓冲着布料下手。
孙一剪不是乱剪,他是对这本技艺太熟了,根本不需要做什么记号,该裁剪多少布他心中有数呢,绝对不会多一寸也不会少一寸,别人算来算去,都不如孙一剪这样省布料……达官贵人和富商是不需要省这点布料,但有人替自己省钱,总归是高兴的,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别人浪费乱糟蹋,同样做一件衣服,孙一剪要比别人省料子,次数多了,找孙一剪做衣服的人心中都有数!
于奶奶认出了孙一剪不离身的大剪刀,证明王琳没找错人。
孙春生有没有继承祖上的技艺,于奶奶自然有办法验证。
她让孙春生给夏晓兰裁一套衣服看看。
孙春生今年三十多岁,自称是孙一剪的长孙。
孙家自然没有住在原来的地方,不过也没搬太远,至少没有流落到京城以外的地方去
“你最近英语学得怎么样?”
距离王琳说要学英语也有四五个月时间,夏晓兰想试一试,看这人是不是心眼多,故意投其所好说好听话来哄她的,所以夏晓兰张口就是英语。
王琳猛然被夏晓兰单独召见就比较紧张,夏晓兰这样一搞她就更慌了。
不过她也有点心理素质,秀水街经常有外宾出入,王琳没背几个单词的时候就敢比手画脚和外国客人和交流,夏晓兰总不会比外国人更难交流吧?
这样一想,她慢慢就冷静下来了,也用英语回答夏晓兰。
夏晓兰还挺满意:
“你这日常交流没问题了呀,还真是用心学了!”
夸得王琳有点不好意思:
“夏总,日常交流也不用多少生僻词汇,我还差的远呢。”
这是真话,几个月时间要能学成夏晓兰的水平,要不就是语言天才,要不王琳原来就水平很好,说自己不会是在扮猪吃老虎。
王琳的学习态度叫夏晓兰满意,她把孙一剪的事对王琳交待:
“尽量找到孙一剪的后人,只是有血缘还不行,要继承祖上手艺,会做衣服的!”
夏总家自己就开了几家服装店,王琳不知道夏晓兰为什么要找个裁缝,但这是夏晓兰第一次单独吩咐她的事,王琳自然是拍着胸脯保证要完成。
她自己白天要上班,回家后对家人一说,她妈就大叫:“老王,你瞅瞅这咋回事儿,王琳那个小老板叫她找人呢!王琳,找不到不扣工资吧?”
王琳傻眼,迟疑道:“夏总不是那样小气的人……”
但她反而会不好意思。
蓝凤凰的待遇太好了,在试用期满后,除了基本工资她们都有提成。
卖的多拿得多,王琳要努力学英语不就为这个么。秀水店里经常有外国客人光顾,她自己勤学死记,现在能和外国人日常交流,抓住了这部分顾客,业绩自然是店里最高的。
王琳底薪加提成后每个月拿的钱,比她父母工资加起来还高,随着推销技巧日渐提升,甚至还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这份工作对王琳来说太重要,对王家来说也太珍重。
谁也没想到,伍行长当初给的人情这样大,以王琳的学历,眼下也不可能再找到比这待遇更好的工作。王琳爸爸听了女儿的话,重重点头:“你安心上你班去,既然是你们老板要找的人,这个孙家只要还有后人在,哪怕躲在老鼠洞里,我们也要把孙一剪的后人翻出来!”
大家都有工作。
但长辈辛苦一辈子,不还是替孩子打算?要不咋有人早早退休叫家里孩子去顶班!
王琳这个工作不能丢,还得干得更好才行。王家发动全家去找人,就像当初服装的开业发传单的时候,别小看平头百姓的能量,老京城人在这座城市扎根多年,谁知道他们认识哪些人?
夏晓兰不知道王琳找人的过程,反正没过两天,王琳就说把人找到了。
“真的?那我亲自上门去请。”
王琳迷茫,“夏总,我都叫他明天自己过来了,是不是我做错啦?”
夏总多忙的人啊,还亲自去请孙家后人,王琳理所当然的认为该孙家后人要配合夏晓兰的时间。
这就是夏晓兰的惯性思维在作怪,于奶奶推崇孙一剪的裁衣技术,夏晓兰就认为孙家后人很牛逼……时移势迁,于半城家的大小姐都要扫大街,给与大小姐做衣服的孙一剪后人,要是运气差点,可能比于奶奶混的还不好呢,能有大老板找上门,也没啥好倨傲的。
第1101章 有几分真传(3更)
南锣鼓巷。
一张大案桌摆在院子里。
桌子上放着皮尺和布料,还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剪刀。
“就是这把剪刀!”
夏晓兰把人带到,于奶奶没说孙春生和祖辈长得像不像,但于奶奶认出了寒光闪闪的大剪刀。孙一剪的绰号就是根据这把剪刀来的,别人做衣服是比比划划,要拿笔在布料上做记号,沿着标记好的轮廓把布料裁剪出来。
孙一剪就是不同,量体裁衣一气呵成,每次量完尺寸听完要求,抓起随身携带的大剪刀就咔嚓咔嚓冲着布料下手。
孙一剪不是乱剪,他是对这本技艺太熟了,根本不需要做什么记号,该裁剪多少布他心中有数呢,绝对不会多一寸也不会少一寸,别人算来算去,都不如孙一剪这样省布料……达官贵人和富商是不需要省这点布料,但有人替自己省钱,总归是高兴的,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别人浪费乱糟蹋,同样做一件衣服,孙一剪要比别人省料子,次数多了,找孙一剪做衣服的人心中都有数!
于奶奶认出了孙一剪不离身的大剪刀,证明王琳没找错人。
孙春生有没有继承祖上的技艺,于奶奶自然有办法验证。
她让孙春生给夏晓兰裁一套衣服看看。
孙春生今年三十多岁,自称是孙一剪的长孙。
孙家自然没有住在原来的地方,不过也没搬太远,至少没有流落到京城以外的地方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