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2/4)
到粮食少了?是不是堆在保管室里的粮食忘记装了?”
事已至此,只有把事情往唐知综记性不好的方向引。
哪晓得唐知综摇头,会计心随着他摇头跟着提了起来,心跳都停止了,慌得不行,“是忘了吧?”
唐知综社呲牙,回眸喊后边人跟上,待人聚拢过来后。他说道,“生产队总共收了1630斤粮食,比我想象得要多,但我们挑的粮食加起来只有1000斤,知道为什么吗?”
其他人摇头,根本不知道原因。
公路坑坑洼洼,看得不太清楚,唐知综走到后边,和李建国并排,慢慢说道,“家家户户攒点粮食不容易,肯支援灾区群众实属难得,但我身为队长,有义务保证所有人有饭吃,我做队长时间不长,对各家情况不太了解,防止有的人打肿脸充胖子,不得不留个后招,支援灾区是好事,可量力而行就好,不能为了挣面子害家里人吃不饱,为啥你们要去喊苏家人我没答应,就是担心日后苏家粮食不够吃,说是我害的,你说我担得起这个责吗?”
想想也是,苏家人本就会来事,真要到那天,不知道会闹成啥样子。
“我想着1000斤粮食完全能代表咱心意了,剩下的粮食先搁保管室,过段时间我看看哪家条件不好的就分给他们点,像李奶奶,90多岁的人,交了足足70斤粮食,要我收她的粮食我良心难安。”
四周寂静,唐知综声音明朗,其他人认真想了想,不禁对他刮目相看,换作其他人,或许早借着机会去公社干部面前邀功去了,唐知综不骄不躁,思考的是交粮后大家伙的处境,目光长远,未雨绸缪,是真心替人民着想的好干部。
细细观察着会计反应,见他明显松了口气的神色,他接着说,“留粮食还有个目的,队上扫盲也有段时间了,我寻思着孩子们还是得读书,秋收后有时间的话,喊泥土匠在咱村修个小学,尽量把所有孩子都送去读书,知识改变命运,咱没啥出息不要紧,不能让后代像咱继续在土里刨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在场的都是吃过苦的人,太明白唐知综话里的含义了,尤其两个小年轻,听得热血沸腾,“咱生产队真能建小学?咱没钱啊。”
唐知综拍了拍裤兜,“不是有吗。”
小年轻迷糊,其他人却恍然,是知青捐给灾区群众的钱,托唐知综换成粮食送到灾区的,李建国担忧,“知青们知道了会不会不好?”
“不会,这1000斤粮食里有他们的份儿。”
李建国起初没明白,随即才反应过来,唐知综是要把集体交的粮食‘卖’些给知青送到灾区去,在灾区群众眼里,知青们也是贡献了粮食的。
可能家家户户的平均粮食少了点。
但他完全能接受,能建个小学真的太不容易了。
“知综兄弟,你和我们说这么多,不怕我们回生产队告诉大家伙吗?”不怪李建国多心,像这样的事儿,谁不是尽量藏着捂着,少有像唐知综光明正大说出来的,上回的界限,这回的粮食,哪桩说出去不得闹翻天啊,唐知综似乎完全不害怕。
路边草丛的青蛙突然蹿出来,吓得唐知综惊叫了声,窜到李建国身后,吓得李建国差点把扁担扔了出去。
“......”
稳定心神,李建国想笑,低头看了看,抬脚去踢青蛙,还没碰到,青蛙又呱呱跳进了草丛,他继续走自己的路。
唐知综惊魂甫定的站在路中间,额头汗都出来了,缓了缓神,说道,“都是为了生产队好,大家伙不是不讲道理的,即使知道也会明白我的心情。”
全程唐大壮没说话,像看陌生人的眼神看着唐知综,戒酒后,唐知综有个人样了不说,也有人情味了,除了偷懒气人没变,其他方面完全像个陌生人。
连那条瘸着的腿都不像以往厉害。
他不信怪力乱神,但很难将眼前的唐知综和以前不修边幅的酒鬼联系起来。
唐知综开场后,气氛活跃起来,几人说说话,不知不觉就到公社了,他们挑着箩筐径直去大院,剩下的交给唐大壮办。
夜风清凉,挨家挨户关门闭户,月亮躲进云层,四周渐渐黑了,唐知综仰头望天,怀念起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夜市,叹气,“咱公社啥时候能通电啊。”
不通电太不方便了,没法用冰箱,没法吹空调,天黑出个门还得打火把,火苗子噼里啪啦燃尽的灰烫得手臂灼痛不已,要等多少年能摆脱这种日子啊。
“还有得等,之前我去县里领奖,县里领导想给县城附近的公社拉电线市里都没批......”李建国是见过县里领导的,哪怕不是故意偷听,但总会听到些只言片语,公社想通电,得写申请,排队等。
“哎。”岂不说他还得黑灯瞎火过很多年?
这时,大院里传来了说话声,火光慢慢近了,秦爱国穿着件背心,踩着脱鞋过来,约莫刚醒,嗓子是哑的,“怎么半夜过来了?”
唐知综弯腰,挥着扇子拍了拍小腿,声音高昂起来,“还不是心系灾区群众没粮吃,收了粮食就赶紧连夜送来,趁早送去灾区,群众们就能早日解决温饱,秦书记,你是不知道啊,咱为
事已至此,只有把事情往唐知综记性不好的方向引。
哪晓得唐知综摇头,会计心随着他摇头跟着提了起来,心跳都停止了,慌得不行,“是忘了吧?”
唐知综社呲牙,回眸喊后边人跟上,待人聚拢过来后。他说道,“生产队总共收了1630斤粮食,比我想象得要多,但我们挑的粮食加起来只有1000斤,知道为什么吗?”
其他人摇头,根本不知道原因。
公路坑坑洼洼,看得不太清楚,唐知综走到后边,和李建国并排,慢慢说道,“家家户户攒点粮食不容易,肯支援灾区群众实属难得,但我身为队长,有义务保证所有人有饭吃,我做队长时间不长,对各家情况不太了解,防止有的人打肿脸充胖子,不得不留个后招,支援灾区是好事,可量力而行就好,不能为了挣面子害家里人吃不饱,为啥你们要去喊苏家人我没答应,就是担心日后苏家粮食不够吃,说是我害的,你说我担得起这个责吗?”
想想也是,苏家人本就会来事,真要到那天,不知道会闹成啥样子。
“我想着1000斤粮食完全能代表咱心意了,剩下的粮食先搁保管室,过段时间我看看哪家条件不好的就分给他们点,像李奶奶,90多岁的人,交了足足70斤粮食,要我收她的粮食我良心难安。”
四周寂静,唐知综声音明朗,其他人认真想了想,不禁对他刮目相看,换作其他人,或许早借着机会去公社干部面前邀功去了,唐知综不骄不躁,思考的是交粮后大家伙的处境,目光长远,未雨绸缪,是真心替人民着想的好干部。
细细观察着会计反应,见他明显松了口气的神色,他接着说,“留粮食还有个目的,队上扫盲也有段时间了,我寻思着孩子们还是得读书,秋收后有时间的话,喊泥土匠在咱村修个小学,尽量把所有孩子都送去读书,知识改变命运,咱没啥出息不要紧,不能让后代像咱继续在土里刨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在场的都是吃过苦的人,太明白唐知综话里的含义了,尤其两个小年轻,听得热血沸腾,“咱生产队真能建小学?咱没钱啊。”
唐知综拍了拍裤兜,“不是有吗。”
小年轻迷糊,其他人却恍然,是知青捐给灾区群众的钱,托唐知综换成粮食送到灾区的,李建国担忧,“知青们知道了会不会不好?”
“不会,这1000斤粮食里有他们的份儿。”
李建国起初没明白,随即才反应过来,唐知综是要把集体交的粮食‘卖’些给知青送到灾区去,在灾区群众眼里,知青们也是贡献了粮食的。
可能家家户户的平均粮食少了点。
但他完全能接受,能建个小学真的太不容易了。
“知综兄弟,你和我们说这么多,不怕我们回生产队告诉大家伙吗?”不怪李建国多心,像这样的事儿,谁不是尽量藏着捂着,少有像唐知综光明正大说出来的,上回的界限,这回的粮食,哪桩说出去不得闹翻天啊,唐知综似乎完全不害怕。
路边草丛的青蛙突然蹿出来,吓得唐知综惊叫了声,窜到李建国身后,吓得李建国差点把扁担扔了出去。
“......”
稳定心神,李建国想笑,低头看了看,抬脚去踢青蛙,还没碰到,青蛙又呱呱跳进了草丛,他继续走自己的路。
唐知综惊魂甫定的站在路中间,额头汗都出来了,缓了缓神,说道,“都是为了生产队好,大家伙不是不讲道理的,即使知道也会明白我的心情。”
全程唐大壮没说话,像看陌生人的眼神看着唐知综,戒酒后,唐知综有个人样了不说,也有人情味了,除了偷懒气人没变,其他方面完全像个陌生人。
连那条瘸着的腿都不像以往厉害。
他不信怪力乱神,但很难将眼前的唐知综和以前不修边幅的酒鬼联系起来。
唐知综开场后,气氛活跃起来,几人说说话,不知不觉就到公社了,他们挑着箩筐径直去大院,剩下的交给唐大壮办。
夜风清凉,挨家挨户关门闭户,月亮躲进云层,四周渐渐黑了,唐知综仰头望天,怀念起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夜市,叹气,“咱公社啥时候能通电啊。”
不通电太不方便了,没法用冰箱,没法吹空调,天黑出个门还得打火把,火苗子噼里啪啦燃尽的灰烫得手臂灼痛不已,要等多少年能摆脱这种日子啊。
“还有得等,之前我去县里领奖,县里领导想给县城附近的公社拉电线市里都没批......”李建国是见过县里领导的,哪怕不是故意偷听,但总会听到些只言片语,公社想通电,得写申请,排队等。
“哎。”岂不说他还得黑灯瞎火过很多年?
这时,大院里传来了说话声,火光慢慢近了,秦爱国穿着件背心,踩着脱鞋过来,约莫刚醒,嗓子是哑的,“怎么半夜过来了?”
唐知综弯腰,挥着扇子拍了拍小腿,声音高昂起来,“还不是心系灾区群众没粮吃,收了粮食就赶紧连夜送来,趁早送去灾区,群众们就能早日解决温饱,秦书记,你是不知道啊,咱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