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2/3)
成天那么多事,膝下儿子也多,现在没说哪日放你出来,之后忙起来说不定直接就把这个儿子给忘了,没人在陛下面前提的话,在府中关个一年半载也说不定。
一年半载之后,外头很可能都天翻地覆了,出来也是吹西北风的命。
这一出,足可见丰庆帝对四皇子的不满。
听说在朝堂上发落了李暄之后,还出了口谕,准备给刚成家的五皇子李昀一件新差事。
这两相一对比,朝堂朝外谁还不知丰庆帝是因为什么不满四皇子?虽然没有证据,但四皇子使人在五皇子婚礼上泼狗血的事也低调地在坊间传开了。
李暄这把,算是为他的冲动激愤买了账了。
元妤却感慨于皇权的强势之处,虽然没有证据,但陛下认定你不是个好的,就有千百种理由收拾你。
李暄这次纵是耍了心眼找了个痨病鬼泼狗血,人被抓之后还没来得及审问就死了,虽然没得到口供,但架不住皇帝也认定是他做的蠢事,照样儿把他惩了。
怕李暄心里还愤恼不甘心呢吧。
不过元妤也真心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就李暄这脑子和胸襟,还妄想夺得大宝称帝呢,现在不被禁足,早晚被他自己折腾得小命不保。
转而,没等天黑,又有别的消息传了来。丰庆帝在朝堂上发落了李暄,下朝后却又单独宣了安太傅安和颐,重提了李暄与安宜清的婚事。
两人的婚事因为安宜清的身体状况耽误了七八年也没能履行,在外人看来,这桩婚事早晚是要取消的,没道理要一个好好的皇子娶一个不定哪天就病死的人做皇子妃。
可陛下宣了安和颐这么一下后,突然就命天钦监算日子,将李暄和安宜清的婚期定了下来。
随后陛下还给安和颐的长子安瑜明升了职……
这一连串的动作下来,别人看没看明白丰庆帝的想法元妤不清楚,反正她是懵的。
是觉得李暄性子太冲动,合该叫他成家拘拒性子?而后又觉得自己这混账儿子有点配不上安太傅的女儿,所以在给他们定了婚期之后,又给安太傅长子升职,以做安抚?
元妤黑线,自己都不信。
等晚间谢砚回来,元妤就问了一嘴。
哪知谢砚也皱着眉头一副没想通的样子。
元妤等了会儿,见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怕他一会儿再觉得下不来台,便讪笑着道:“妾也只是因为事关安太傅一家,有些好奇罢了,倒不是非要知道前因后果的,三郎不必太费心思地去想。”
哪知谢砚似明了她的心思,竟这样就恼羞成怒了,道:“朝堂大事,你当是你们女子间平时唠的闲嗑,随口就来的?陛下的举动,自是没那么简单,揣测圣意,我自当是慎重的!”
元妤就是一噎。
有种好心没好报的感觉。
合着她刚才就不该递梯子,这人不就坡下也就算了,还顶烟儿呛你。
元妤也懒得再给他递梯子了,白了一眼道:“是,三郎您最慎重最有能耐了,妾在这等着,您什么时候揣测明白圣意了,什么时候跟妾说说,妾就在这儿等着听。来,妾给您添茶。”
这回轮到他一脸被噎到的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中秋快乐姑娘们!【比心】
第121章
元妤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该!你不是倔么?!
最后谢砚一脸幽怨地看了她一眼, 好似在怪她不够善解人意一般。
元妤直勾勾地盯着他。
最后他自己别过脸, 低咳一声道:“府中就没发生什么事么?”
他这么一提, 元妤倒是想起谢硢和黄忠继老将军即将班师回朝的事。大抵是受了黄秋云的高兴劲影响, 当下也兴冲冲把这事儿同他说了。
谢砚听了也一脸笑意, 道:“娘该高兴了,大哥也有四五年没回来过了。”
元妤开始还笑着认同,转瞬突然意识到不对来, 他听见自己大哥和外祖父班师回朝,反应也太平淡些。
而后就想到, 这厮消息那般灵通, 必是提前就知道了。况边关打了胜仗属于捷报, 定会提前承报丰庆帝, 纵丰庆帝还未宣扬,但他身为丰庆帝身边的黄门侍郎,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这厮怕是为了转移她注意力,故意装做的不知道。她就说见天儿也不见他问府上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怎么偏今天问了。
这人真是……
元妤有几分好笑,却也懒得揭穿他了。
谢砚似看出她反应过来了,见她没再怼他,立刻笑得跟只大狗似的,还往她身边蹭。
元妤又唠家常似的跟他提了黄秋云要她帮忙物色合适女郎,给谢硢相看的事儿。
谢砚听闻笑出了声,道:“这事儿你听着也就罢了,不用太上心, 娘就是太急了。瞧着吧,说不定大哥这回就能给娘带回来个惊喜。”
元妤听着就觉出点别的味儿来,好像他知道什么般,兴冲冲地凑过去想继续听,谢砚却故弄玄虚地一笑,不说了。
元妤想掐shi他啊啊啊!
黄忠继的大军在路上,还要走半个来月才能抵达长安。在他们凯旋
一年半载之后,外头很可能都天翻地覆了,出来也是吹西北风的命。
这一出,足可见丰庆帝对四皇子的不满。
听说在朝堂上发落了李暄之后,还出了口谕,准备给刚成家的五皇子李昀一件新差事。
这两相一对比,朝堂朝外谁还不知丰庆帝是因为什么不满四皇子?虽然没有证据,但四皇子使人在五皇子婚礼上泼狗血的事也低调地在坊间传开了。
李暄这把,算是为他的冲动激愤买了账了。
元妤却感慨于皇权的强势之处,虽然没有证据,但陛下认定你不是个好的,就有千百种理由收拾你。
李暄这次纵是耍了心眼找了个痨病鬼泼狗血,人被抓之后还没来得及审问就死了,虽然没得到口供,但架不住皇帝也认定是他做的蠢事,照样儿把他惩了。
怕李暄心里还愤恼不甘心呢吧。
不过元妤也真心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就李暄这脑子和胸襟,还妄想夺得大宝称帝呢,现在不被禁足,早晚被他自己折腾得小命不保。
转而,没等天黑,又有别的消息传了来。丰庆帝在朝堂上发落了李暄,下朝后却又单独宣了安太傅安和颐,重提了李暄与安宜清的婚事。
两人的婚事因为安宜清的身体状况耽误了七八年也没能履行,在外人看来,这桩婚事早晚是要取消的,没道理要一个好好的皇子娶一个不定哪天就病死的人做皇子妃。
可陛下宣了安和颐这么一下后,突然就命天钦监算日子,将李暄和安宜清的婚期定了下来。
随后陛下还给安和颐的长子安瑜明升了职……
这一连串的动作下来,别人看没看明白丰庆帝的想法元妤不清楚,反正她是懵的。
是觉得李暄性子太冲动,合该叫他成家拘拒性子?而后又觉得自己这混账儿子有点配不上安太傅的女儿,所以在给他们定了婚期之后,又给安太傅长子升职,以做安抚?
元妤黑线,自己都不信。
等晚间谢砚回来,元妤就问了一嘴。
哪知谢砚也皱着眉头一副没想通的样子。
元妤等了会儿,见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怕他一会儿再觉得下不来台,便讪笑着道:“妾也只是因为事关安太傅一家,有些好奇罢了,倒不是非要知道前因后果的,三郎不必太费心思地去想。”
哪知谢砚似明了她的心思,竟这样就恼羞成怒了,道:“朝堂大事,你当是你们女子间平时唠的闲嗑,随口就来的?陛下的举动,自是没那么简单,揣测圣意,我自当是慎重的!”
元妤就是一噎。
有种好心没好报的感觉。
合着她刚才就不该递梯子,这人不就坡下也就算了,还顶烟儿呛你。
元妤也懒得再给他递梯子了,白了一眼道:“是,三郎您最慎重最有能耐了,妾在这等着,您什么时候揣测明白圣意了,什么时候跟妾说说,妾就在这儿等着听。来,妾给您添茶。”
这回轮到他一脸被噎到的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中秋快乐姑娘们!【比心】
第121章
元妤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该!你不是倔么?!
最后谢砚一脸幽怨地看了她一眼, 好似在怪她不够善解人意一般。
元妤直勾勾地盯着他。
最后他自己别过脸, 低咳一声道:“府中就没发生什么事么?”
他这么一提, 元妤倒是想起谢硢和黄忠继老将军即将班师回朝的事。大抵是受了黄秋云的高兴劲影响, 当下也兴冲冲把这事儿同他说了。
谢砚听了也一脸笑意, 道:“娘该高兴了,大哥也有四五年没回来过了。”
元妤开始还笑着认同,转瞬突然意识到不对来, 他听见自己大哥和外祖父班师回朝,反应也太平淡些。
而后就想到, 这厮消息那般灵通, 必是提前就知道了。况边关打了胜仗属于捷报, 定会提前承报丰庆帝, 纵丰庆帝还未宣扬,但他身为丰庆帝身边的黄门侍郎,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这厮怕是为了转移她注意力,故意装做的不知道。她就说见天儿也不见他问府上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怎么偏今天问了。
这人真是……
元妤有几分好笑,却也懒得揭穿他了。
谢砚似看出她反应过来了,见她没再怼他,立刻笑得跟只大狗似的,还往她身边蹭。
元妤又唠家常似的跟他提了黄秋云要她帮忙物色合适女郎,给谢硢相看的事儿。
谢砚听闻笑出了声,道:“这事儿你听着也就罢了,不用太上心, 娘就是太急了。瞧着吧,说不定大哥这回就能给娘带回来个惊喜。”
元妤听着就觉出点别的味儿来,好像他知道什么般,兴冲冲地凑过去想继续听,谢砚却故弄玄虚地一笑,不说了。
元妤想掐shi他啊啊啊!
黄忠继的大军在路上,还要走半个来月才能抵达长安。在他们凯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