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甚至连建昭帝都是在连遭打击、重病卧床时,被亲儿子篡夺了皇位。
    这些消息无从印证,但当时因这些传闻,皇城司暗里杀了不少人。
    而元和帝也对儿子格外忌惮,朝堂上虽常令肃王分忧,却从来不提立储之事。朝政也多交给他格外信重的相爷梁勋,不许儿子与重臣过从甚密,至于结交武将这种事,更是心照不宣的忌讳。
    若肃王的行径被查实,哪怕不至于褫夺封号,少说也得脱两层皮。
    且梁相紧盯此案,他没法公然插手。
    肃王拧眉沉思,孙温亦胆战心惊。
    好半晌,孙温终于想起个人,附在肃王耳畔低语几句,得了首肯后赶紧去办。
    ……
    孙温找的人叫薛玉。
    此人诚如其名,虽是男儿之身,长得却秀美如玉,面如春月,目似朗星,同侪之中算是上等的长相。只是他出身微寒,父亲是穷乡僻壤的秀才,母亲也是小吏之女,他自幼读书,文采极好,十多年前上京赴考,勉强挂在春榜之末。
    这般学识容貌,放在州县定能混出个名堂,在京城这种卧虎藏龙、俊杰辈出的地方,却只能默默无闻。
    薛玉从末等小吏熬起,到二十三岁时仍只是个流外小吏,勉强糊口。
    偏他心气很高,不肯出京城谋职,孑然一身在京城度日。后来他时来运转,结识了工部侍郎丧夫归家的女儿苏染冬,颇受苏家照拂。再后来,薛玉便娶了苏染冬,借岳丈之力谋了个八品官职。
    如今他年才三十,当着七品的大理寺主簿,岳父过世后没了人提拔,正谋求出路。
    先前薛玉曾数次寻孙温的门路,想投入肃王门下。
    孙温不好碰刑部,也不敢寻熟人惹嫌疑,自然就想到了他。
    见王府长史造访,薛玉受宠若惊,殷勤地迎入府中,热情地呈上精致的点心茶水。
    孙温很谨慎,先试探口风。
    薛玉很快听出话音,当即表了忠心,愿为肃王殿下万死不辞。
    勾结武将之事,孙温当然不敢透露,见他确实有心投靠,便说有两个嫌烦困在刑部,肃王殿下不便出面讨要,望他设个法子将嫌烦调往大理寺。只消离了刑部大牢,事情就好办得多。
    薛玉问明了身份,思索片刻,很快就想起来了——
    “先前兵部尚书陈文毅的案子,不知长史是否记得?那陈文毅早就死在流放途中,却有人说背后另有情由,让大理寺复核,案子扔了很久也还没人过问。下官倒是看过卷宗,里头有点小事,或许能拿来当个提审犯人的借口。”
    孙温眼睛一亮,“当真?”
    “不妨一试。下官自会暗中转圜,拿公文去要人。”薛玉躬身为礼。
    孙温大笑,“好!等你的消息!只要有人能接触他们,事情就好办了。”届时设法串通说辞,下套翻供,铁证如山与构陷污蔑之间,须凭生性多疑的皇帝推断揣度,可寻机转圜。
    孙温甚喜,回去跟肃王复了命,吩咐薛玉尽快去办。
    ……
    染坊街的小院里,青姈尚不知她继父的案子又被人拿来当了借口。
    她此刻正被堵在院门。
    从宿州回来后,青姈先去冯家贪了几日清静,才同徐嬷嬷回住处。
    关于母亲死因的推测得以印证,陈绍夫妇的恶行只差推上公堂。但如今的京兆尹已不像建昭帝时那样清正,明镜蒙了尘,她势单力孤,在牵涉人命的官司上想赢白家,有个后盾会更稳妥。
    可京城那么大,她想求助戴庭安,最好送个见面礼。
    从哪里突破呢?
    青姈想了一路也没头绪。
    到了住处,几乎是意料之中的,陈绍夫妇看见她便冲了过来,口中抱怨道:“你怎么回事?丢下个字条就跑得不见踪影,要不是亲眼看着你出门,我都以为是被谁给绑走了,差点去报官。家里乱成这样,就不能叫我们省省心?”
    青姈看着白氏翻动的嘴皮,面沉如水。
    “去了宿州。”她淡声敷衍。
    陈绍夫妇在那一瞬停了聒噪,试探道:“去宿州做什么?”
    “看望舅舅一家。”青姈声音低沉,疲惫道:“我很累,想进去歇着。”
    白氏做贼心虚,被捏住嘴巴似的没吱声,往旁边让开,又扯了扯陈绍的衣袖。夫妻俩才想退回屋里,猛抬头见外面站了个锦衣端重的身影,脸上登时露出惊喜,笑道:“哎呀,顾公子!你何时来的,快请进,到里面喝茶。”
    那笑容,活像见到财神爷似的。
    青姈诧然回头,就看到一袭藏青的大氅,缎面拿银线绣了暗纹,细密的滚边如水纹蔓延而上,领间水貂光润雍容,衬着玉冠下眉目疏朗的那张脸,如华岳端然,却又风度翩翩。
    顾藏舟站在黄昏的小巷,看着她的眼神温柔内敛。
    见她抬眼看来,顾藏舟微笑了笑,低声道:“柔柔。”
    他是唯一知道她小名的外男,每回念着这名字,语气都格外温柔。
    青姈的神情在那瞬间凝固。
    她有多久没看到顾藏舟了呢?
    似乎没多久,上次见到他是十月初,他出京城办差前曾来看她。但这月余时日之外,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