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1/3)
再往下游走,渐渐有了房子。
石头垫的基,木头围的墙,房顶铺着茅草和竹板,大多没有院墙,只在屋前的平地上搭着几根横木,晾晒着鱼干和海货。
尽头是一个很大的湖,湖边停着一排简陋的小船,湖面很宽,一眼望不到对岸。
船工把船停在其余船只之间,笑呵呵地嚷道:“郎君,小渔村到了!”
梁桢扶着秦莞从船舱出来,踩着横木上到码头——暂且称作码头吧,只有几片木板,几根立柱,仿佛随时都能被水冲走。
不远处传来洪亮的吆喝声,秦莞循声看去,发现渔民正在收网。
只见三五只船同时往岸边划,船尾系着渔网,精壮的汉子站在前头,扯着嗓子喊口号。
终于,全部船只都靠了岸,渔民们一拥而上,扯着渔网往岸边拉。
那是一张极大的网,数十名男男女女一起使劲才堪堪拖到岸上。
网线织得稀疏,大鱼困在了网里,巴掌大小的鱼苗幸运地漏了下去。
大鱼被网兜着向岸边扯,直到靠近一个砌着石块的水池,大伙这才撒开口子,小山般的鱼群像是下饺子般跳进水池里。
渔民们扬着黑瘦的脸,露出舒畅的笑。孩子们在栈道上跑来跑去,笑着,闹着,显然也知道爹娘们收获颇丰。
有人注意到梁桢和秦莞,远远地躬下身,激动道:“大将军安好!”
梁桢执手回礼,“吴大哥好。”
小渔村的领头人吴大哥笑着走过来,“将军何时来的?怎么没提前知会一声,我等也好备下酒宴——这位便是新妇吧?大娘子安好!”
梁桢笑笑,也不反驳,只笑着看向秦莞。
秦莞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只得笑着福了福身,继而凶巴巴地瞪了“梁大将军”一眼。
梁桢发现,秦莞在他面前越来越随意了,每每脱去贵女的矜持,露出几分真性情。这让他十分受用。
他冲着气鼓鼓的小娘子笑笑,转而和吴大哥攀谈:“今年收成可好?”
吴大哥笑着回道:“托将军的福,日子还算好过。今年鱼苗长得好,立秋之后总能有些收成。大伙赚下些钱,能过个好年。”
梁桢拍拍他的肩,笑道:“给爹娘做身厚棉衣,给娃娃们买些肉吃,别一味省着!”
吴大哥连连称是,“全仰仗将军打跑水匪,我等才能有这太平日子。”
梁桢笑着摆摆手。
他们站在这边说着话,不断有人走过来,纷纷和“梁大将军”打招呼,皆是对他恭敬有加。
秦莞听出些眉目。
原来,这个村子里的渔民大多是从海州搬迁来的。前几年海州那边水匪猖獗,渔民们日子过不下去,梁大将军前去剿匪,顺便将这些人带了回来,安置雁歌湖边。
原本这处只是一片荒地,如今渔民们安顿下来,造了船,盖了屋,养了鱼,建成一个正正经经的小渔村。
起初只有十几户,后来又有附近的流民投奔过来,村子渐渐地热闹起来。
前两年户部新造户册,将他们录了进去,这些人也有了正经的身份,不再是流民。
经世济民——这是梁大将军在秦莞心目中新增的标签。
“发什么呆?”梁桢敲敲她脑门。
秦莞发现了,“梁大将军”最近总爱动手动脚,这让她有些害羞,表现出来的就是气恼。
她鼓起脸,伸手去揪他的胡子。
“梁大将军”胡子不多,只在两腮和唇上留着短短的一截。秦莞的手还没到,便被梁桢攥住了。
他的手很大,把她的拳头整个包住,也很有力量,秦莞细白的小手在他手里毫无反抗的余地。
看着她瞪圆的眼,梁桢哈哈一笑:“胡子不能揪,脑袋给你敲。”
“不稀罕!”秦莞趁他不注意,突然抬起另一只手,愤愤地揪在他耳朵上。
梁桢比她高上许多,秦莞需得把手扬得高高的才能揪到。
梁桢嘴上叫着不许,实际却悄悄地矮下身,方便她出气。
渔民们既惊讶又好笑,都说梁大将军娶了个泼辣的小娘子,当然也是个天仙般漂亮的人儿。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梁大将军失了威严、矮下身段向娘子求饶。
真好。
***
午饭是在湖边吃的。
渔民们就地燃起篝火,架上炊具,一条条银白的大鱼除了鳞,拔了骨,烤鱼、烩鱼羹、涮鱼片,敞开了吃。
汉子们黑红的脸上带着笑,婆娘们忙忙碌碌地准备着,孩童们兴冲冲地跑来跑去,比过节还要热闹。
秦莞不知道的是,渔民们一年到头也舍不得这样吃一回,这次是因为“梁大将军”来了,还带着她这个即将过门的新妇,这才敞开了热闹一回。
大伙围着锅子席地而坐,秦莞原本想入乡随俗,梁桢却舍不得,从船舱里拖出两个厚实的棉垫塞到她身下。完了还亲手给她调了醮料,酸、甜、咸、辣共四样,用托盘端着递到她跟前。
旁人拿眼看着,只觉得目瞪口呆。
他们印象中的梁大将军是个杀敌像砍瓜、饮酒如长鲸的糙汉子,何时有过这般细致的模样?
石头垫的基,木头围的墙,房顶铺着茅草和竹板,大多没有院墙,只在屋前的平地上搭着几根横木,晾晒着鱼干和海货。
尽头是一个很大的湖,湖边停着一排简陋的小船,湖面很宽,一眼望不到对岸。
船工把船停在其余船只之间,笑呵呵地嚷道:“郎君,小渔村到了!”
梁桢扶着秦莞从船舱出来,踩着横木上到码头——暂且称作码头吧,只有几片木板,几根立柱,仿佛随时都能被水冲走。
不远处传来洪亮的吆喝声,秦莞循声看去,发现渔民正在收网。
只见三五只船同时往岸边划,船尾系着渔网,精壮的汉子站在前头,扯着嗓子喊口号。
终于,全部船只都靠了岸,渔民们一拥而上,扯着渔网往岸边拉。
那是一张极大的网,数十名男男女女一起使劲才堪堪拖到岸上。
网线织得稀疏,大鱼困在了网里,巴掌大小的鱼苗幸运地漏了下去。
大鱼被网兜着向岸边扯,直到靠近一个砌着石块的水池,大伙这才撒开口子,小山般的鱼群像是下饺子般跳进水池里。
渔民们扬着黑瘦的脸,露出舒畅的笑。孩子们在栈道上跑来跑去,笑着,闹着,显然也知道爹娘们收获颇丰。
有人注意到梁桢和秦莞,远远地躬下身,激动道:“大将军安好!”
梁桢执手回礼,“吴大哥好。”
小渔村的领头人吴大哥笑着走过来,“将军何时来的?怎么没提前知会一声,我等也好备下酒宴——这位便是新妇吧?大娘子安好!”
梁桢笑笑,也不反驳,只笑着看向秦莞。
秦莞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只得笑着福了福身,继而凶巴巴地瞪了“梁大将军”一眼。
梁桢发现,秦莞在他面前越来越随意了,每每脱去贵女的矜持,露出几分真性情。这让他十分受用。
他冲着气鼓鼓的小娘子笑笑,转而和吴大哥攀谈:“今年收成可好?”
吴大哥笑着回道:“托将军的福,日子还算好过。今年鱼苗长得好,立秋之后总能有些收成。大伙赚下些钱,能过个好年。”
梁桢拍拍他的肩,笑道:“给爹娘做身厚棉衣,给娃娃们买些肉吃,别一味省着!”
吴大哥连连称是,“全仰仗将军打跑水匪,我等才能有这太平日子。”
梁桢笑着摆摆手。
他们站在这边说着话,不断有人走过来,纷纷和“梁大将军”打招呼,皆是对他恭敬有加。
秦莞听出些眉目。
原来,这个村子里的渔民大多是从海州搬迁来的。前几年海州那边水匪猖獗,渔民们日子过不下去,梁大将军前去剿匪,顺便将这些人带了回来,安置雁歌湖边。
原本这处只是一片荒地,如今渔民们安顿下来,造了船,盖了屋,养了鱼,建成一个正正经经的小渔村。
起初只有十几户,后来又有附近的流民投奔过来,村子渐渐地热闹起来。
前两年户部新造户册,将他们录了进去,这些人也有了正经的身份,不再是流民。
经世济民——这是梁大将军在秦莞心目中新增的标签。
“发什么呆?”梁桢敲敲她脑门。
秦莞发现了,“梁大将军”最近总爱动手动脚,这让她有些害羞,表现出来的就是气恼。
她鼓起脸,伸手去揪他的胡子。
“梁大将军”胡子不多,只在两腮和唇上留着短短的一截。秦莞的手还没到,便被梁桢攥住了。
他的手很大,把她的拳头整个包住,也很有力量,秦莞细白的小手在他手里毫无反抗的余地。
看着她瞪圆的眼,梁桢哈哈一笑:“胡子不能揪,脑袋给你敲。”
“不稀罕!”秦莞趁他不注意,突然抬起另一只手,愤愤地揪在他耳朵上。
梁桢比她高上许多,秦莞需得把手扬得高高的才能揪到。
梁桢嘴上叫着不许,实际却悄悄地矮下身,方便她出气。
渔民们既惊讶又好笑,都说梁大将军娶了个泼辣的小娘子,当然也是个天仙般漂亮的人儿。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梁大将军失了威严、矮下身段向娘子求饶。
真好。
***
午饭是在湖边吃的。
渔民们就地燃起篝火,架上炊具,一条条银白的大鱼除了鳞,拔了骨,烤鱼、烩鱼羹、涮鱼片,敞开了吃。
汉子们黑红的脸上带着笑,婆娘们忙忙碌碌地准备着,孩童们兴冲冲地跑来跑去,比过节还要热闹。
秦莞不知道的是,渔民们一年到头也舍不得这样吃一回,这次是因为“梁大将军”来了,还带着她这个即将过门的新妇,这才敞开了热闹一回。
大伙围着锅子席地而坐,秦莞原本想入乡随俗,梁桢却舍不得,从船舱里拖出两个厚实的棉垫塞到她身下。完了还亲手给她调了醮料,酸、甜、咸、辣共四样,用托盘端着递到她跟前。
旁人拿眼看着,只觉得目瞪口呆。
他们印象中的梁大将军是个杀敌像砍瓜、饮酒如长鲸的糙汉子,何时有过这般细致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