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3/5)
有些过于偏激了,不过柳氏为人素来心胸狭隘,婧绮自小受她熏陶,个性也颇极端,听了母亲的话,只是冷笑道:“又不能继承爵位,说到底也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那林公子成日家游手好闲半点正经事没有……他们瞧不上我们,我眼里未必就有他们。我也不是非要看人家里如何富贵滔天,但总得是个有出息的,那个人……纵然不是进士,总该有个举人出身。”
柳氏总算听出了一丝音儿来,她紧紧盯着女儿娇俏的面容,小心翼翼问道:“你老实和我说,是不是瞧上什么人了?”顿一顿,放缓了语气,“若当真有,你可千万告诉娘,咱们好早作筹谋。”
婧绮本就没打算隐瞒柳氏,不过想找个因由把话头扯出来,见她问了,便顺着把今日发生种种都说了出来。
柳氏这一惊却是非同小可,她本是久病体弱之人,一番话直听得心旌摇曳,差点背过气去,大半晌只是作声不得。
好容易缓过来,喘着气道:“我的姐儿啊,你怎么做出这种事来,这可关乎女儿家名节,怎可如此莽撞呀!”说着便抹起泪来,“如此一来,你不是只能嫁给那个姓王的么,也不知是个什么人家,怎么的也该打听清楚了再行事才是……”
“机会稍纵即逝,又岂能容你慢慢打探,”婧绮不耐烦地打断柳氏,“林三夫人亲口说王公子是她娘家侄儿,且是最出挑的一个……她出身山西王家嫡支,王公子想必也差不了,即便只是旁支,他那样的人品才华,家族也定会尽力栽培,日后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柳氏闻言,神色稍霁,却还有些犹豫:“可是,出了这样的事,只怕你嫁过去,婆家人要说闲话,往后日子也艰难的……”
“母亲说的是,当时只是头脑一热,想为自己和您寻一条出路,”婧绮微微垂下头。掩去了眼中神色,“如今想来却是后怕,女儿不仅怕王家人看不起我,更怕二叔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甚至怪我丢了陈家脸面,绞了我的头发叫去庙里做姑子也未可知的……”
“不会!”柳氏立刻打断了她的话,“你父亲在天上看着呢,他绝不敢这样对你!没有为你找个好人家已是他的失责,如今既然木已成舟,我定要叫他风风光光地安排你的婚事。嫁妆上绝不能薄,怎么地也要十里红妆,否则,我就去祠堂哭你父亲,叫他睁开眼来,看看他这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兄弟!”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王氏与陈庭峰也正在房中谈话。
王氏先将西北兵败、沈青云失踪,皇上派兵增援之事说了。只听得陈庭峰捶胸顿足、孑然长叹道:“今上十八岁登基,清佞臣、推新政,二十八岁亲征西北,扫平西域十国,设立西域都司,三十五岁建驰道、开运河,四十二岁通海路、倡贸易,至今在位三十余载,我大齐国运从未如此昌盛,实乃不世之圣君,却偏要宠信沈氏那个妖妇,为她空置后宫以致子嗣稀薄,如今更为了沈氏的侄儿罔顾万千将士性命,一世英名,竟要断送于一妇人之手么!”
吓得王氏连忙去捂他的嘴:“老爷可别再说这些忤逆之言,那是武英王的亲妹,当今第一宠妃,咱们就算不巴结,也该敬着,开罪了她,别说复官,便是小命都要难保!”
陈庭峰便冷笑:“大丈夫之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我岂是那等贪生怕死趋炎附势之辈!”
王氏忙点头:“妾身自然知道您的气节,只是还请老爷为华哥儿想想,他日后总要入仕的,怎好树立武英王那样的政敌……”
陈庭峰听了,面色虽依旧沉郁,到底不再说什么,算是把王氏的劝告听进了耳里。
王氏便又把婧绮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贴身大丫鬟叫侍书的,已全招了,是绮姐儿自己请了那王公子下去……直接抱上来的,林大人家的公子,叫信之的,当时就在边上,全看见了……怡姐儿半道遇见侍书,这才晓得,通知了王妈妈,带了如意一道前去收拾,好歹把人全须全尾地带了回来,多的外人也不曾看见什么。”
直把个陈庭峰听得目瞪口呆:“这孩子平日里一向乖巧懂事,今日怎会做出这等伤风败俗的事情来,她把女儿家的名节、陈府的体面都放到哪里去了?”说到最后,已十分气愤。
王氏便柔声劝慰道:“不过是个小姑娘家,摔伤了脚自然惊慌,行事难免有欠妥当。”
陈庭峰却更怒,挥手道:“人家少年都说要去请姑娘家人来,她倒好,自己上赶着叫人救,简直是,简直是……”他本想说不要脸,但这话实在有辱斯文,说的又是自己侄女,这才堪堪忍住了,只气得呼呼直喘。
王氏见他这样,心下微喜,面上却作关切状:“老爷消消气罢,小心气大伤身”顿一顿,似不经意般道,“那王家公子生得倒的确是好,说貌若潘安也不为过的。”
陈庭峰的脸色便又阴沉了几分。
王氏见好就收,笑道:“不论怎样,如今木已成舟,王家的人只怕这几日便要上门。好在那后生是个好的,年方十九已是举人,待人接物也落落大方,家世虽差些,咱们却不图那个,只求绮姐儿嫁过去夫妻和美,姑爷往后能金榜题名,也就是了。”
陈庭峰沉吟一会,点头
柳氏总算听出了一丝音儿来,她紧紧盯着女儿娇俏的面容,小心翼翼问道:“你老实和我说,是不是瞧上什么人了?”顿一顿,放缓了语气,“若当真有,你可千万告诉娘,咱们好早作筹谋。”
婧绮本就没打算隐瞒柳氏,不过想找个因由把话头扯出来,见她问了,便顺着把今日发生种种都说了出来。
柳氏这一惊却是非同小可,她本是久病体弱之人,一番话直听得心旌摇曳,差点背过气去,大半晌只是作声不得。
好容易缓过来,喘着气道:“我的姐儿啊,你怎么做出这种事来,这可关乎女儿家名节,怎可如此莽撞呀!”说着便抹起泪来,“如此一来,你不是只能嫁给那个姓王的么,也不知是个什么人家,怎么的也该打听清楚了再行事才是……”
“机会稍纵即逝,又岂能容你慢慢打探,”婧绮不耐烦地打断柳氏,“林三夫人亲口说王公子是她娘家侄儿,且是最出挑的一个……她出身山西王家嫡支,王公子想必也差不了,即便只是旁支,他那样的人品才华,家族也定会尽力栽培,日后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柳氏闻言,神色稍霁,却还有些犹豫:“可是,出了这样的事,只怕你嫁过去,婆家人要说闲话,往后日子也艰难的……”
“母亲说的是,当时只是头脑一热,想为自己和您寻一条出路,”婧绮微微垂下头。掩去了眼中神色,“如今想来却是后怕,女儿不仅怕王家人看不起我,更怕二叔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甚至怪我丢了陈家脸面,绞了我的头发叫去庙里做姑子也未可知的……”
“不会!”柳氏立刻打断了她的话,“你父亲在天上看着呢,他绝不敢这样对你!没有为你找个好人家已是他的失责,如今既然木已成舟,我定要叫他风风光光地安排你的婚事。嫁妆上绝不能薄,怎么地也要十里红妆,否则,我就去祠堂哭你父亲,叫他睁开眼来,看看他这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兄弟!”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王氏与陈庭峰也正在房中谈话。
王氏先将西北兵败、沈青云失踪,皇上派兵增援之事说了。只听得陈庭峰捶胸顿足、孑然长叹道:“今上十八岁登基,清佞臣、推新政,二十八岁亲征西北,扫平西域十国,设立西域都司,三十五岁建驰道、开运河,四十二岁通海路、倡贸易,至今在位三十余载,我大齐国运从未如此昌盛,实乃不世之圣君,却偏要宠信沈氏那个妖妇,为她空置后宫以致子嗣稀薄,如今更为了沈氏的侄儿罔顾万千将士性命,一世英名,竟要断送于一妇人之手么!”
吓得王氏连忙去捂他的嘴:“老爷可别再说这些忤逆之言,那是武英王的亲妹,当今第一宠妃,咱们就算不巴结,也该敬着,开罪了她,别说复官,便是小命都要难保!”
陈庭峰便冷笑:“大丈夫之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我岂是那等贪生怕死趋炎附势之辈!”
王氏忙点头:“妾身自然知道您的气节,只是还请老爷为华哥儿想想,他日后总要入仕的,怎好树立武英王那样的政敌……”
陈庭峰听了,面色虽依旧沉郁,到底不再说什么,算是把王氏的劝告听进了耳里。
王氏便又把婧绮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贴身大丫鬟叫侍书的,已全招了,是绮姐儿自己请了那王公子下去……直接抱上来的,林大人家的公子,叫信之的,当时就在边上,全看见了……怡姐儿半道遇见侍书,这才晓得,通知了王妈妈,带了如意一道前去收拾,好歹把人全须全尾地带了回来,多的外人也不曾看见什么。”
直把个陈庭峰听得目瞪口呆:“这孩子平日里一向乖巧懂事,今日怎会做出这等伤风败俗的事情来,她把女儿家的名节、陈府的体面都放到哪里去了?”说到最后,已十分气愤。
王氏便柔声劝慰道:“不过是个小姑娘家,摔伤了脚自然惊慌,行事难免有欠妥当。”
陈庭峰却更怒,挥手道:“人家少年都说要去请姑娘家人来,她倒好,自己上赶着叫人救,简直是,简直是……”他本想说不要脸,但这话实在有辱斯文,说的又是自己侄女,这才堪堪忍住了,只气得呼呼直喘。
王氏见他这样,心下微喜,面上却作关切状:“老爷消消气罢,小心气大伤身”顿一顿,似不经意般道,“那王家公子生得倒的确是好,说貌若潘安也不为过的。”
陈庭峰的脸色便又阴沉了几分。
王氏见好就收,笑道:“不论怎样,如今木已成舟,王家的人只怕这几日便要上门。好在那后生是个好的,年方十九已是举人,待人接物也落落大方,家世虽差些,咱们却不图那个,只求绮姐儿嫁过去夫妻和美,姑爷往后能金榜题名,也就是了。”
陈庭峰沉吟一会,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