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母亲。”婧怡低头,回答得落落大方,轻移莲步,坐到了袁氏身边。
    丰阳郡主自放过那一茶盏,便再未说过话,此刻慢悠悠喝了一口汤,才开口对蒋氏道:“我只道她针线做得好,不想还有一手好厨艺,嫂嫂的福气真真是好。”
    蒋氏面如春风:“是贵妃娘娘慧眼独具,才把这么个可心人儿送到我身边。”
    婧怡这一桌的少奶奶们虽都吃着菜,耳朵早挂到那边夫人桌上。听见丰阳郡主的话,江大奶奶就佯装惊慌,道:“糟糕,母亲瞧上了侄儿媳妇,是再不能容我这手粗脚笨的儿媳妇了!”
    众人就又笑了一回。
    袁氏关切地望着婧怡:“怎么自己去端那烫碗,可有伤着?”
    见婧怡摇头,松了一口气,笑道:“听说鱼头豆腐汤极补的,我也让厨房做过,总有股子腥味儿,世子爷不爱吃。”
    “回头我把做法写下来,给大嫂送去。”
    袁氏很高兴:“多谢四弟妹,”拉住婧怡的手,“世子爷身边离不得人,我只好成日呆在翠竹院。只我一见四弟妹就觉得亲切喜欢,往后咱们要多走动才是。”
    “是,大嫂。”婧怡回答得极真诚。
    ……
    一时饭毕,又上茶果,闲聊一阵,除几个不爱听戏的过松鹤堂抹叶子牌,其他众人仍坐上请骡小车,往戏台子处去了。
    往年王府唱戏,戏台都搭在春晖堂,今年既在翻修,婧怡便做主改在了花园里碧漪湖上。
    原来,那碧漪湖中建有两座湖心小筑,一座名“碧波”、一座名 “碧潮”,皆由九曲廊桥连通湖岸。
    碧波阁与碧潮阁两者之间并不相接,声影相闻却各自为政。婧怡将女客们请至碧波阁上座,戏台则设在碧潮阁。湖上凉风习习、水气袅袅,同设着冰盆的室内相比,又有另一番舒爽。
    寿安伯方夫人是方氏的母亲,此刻早将女儿如何准备筵席一事大肆渲染了一番,众人便只道湖心唱戏也是方氏手笔,纷纷夸其心思灵巧,精明强干。
    婧怡听了,只是微微地笑,并不多言语。
    ……
    请宾客入座、点戏,安排瓜果茶点,好容易等锣鼓一响、好戏开场,婧怡才终于得了空闲,同袁氏交代一句,预备回梧桐院换衣裳。
    刚走出碧波阁,听后面有人叫:“四表嫂!”
    回头一看,却是江淑媛与顾昭华携手而来。
    “你们怎么出来了?”婧怡笑道。
    “我一听咿咿呀呀的调儿便犯困,还不如直接去你屋里睡。”江淑媛笑嘻嘻地,一把挽住婧怡胳膊,“走罢,走罢。”
    顾昭华望着婧怡笑:“你不是最爱听戏么,今日自己家演,怎反倒不看了?”
    婧怡一提裙子,示意她看裙角的污渍,无奈道:“直到这会子才得空,都不知叫人看了多少笑话去。”
    江淑媛见了,一撇嘴,冷哼道:“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有人要作弄你,故意叫你出丑……哼,还是我娘说得对,这府里没一个好人!”
    丰阳郡主竟如此评价自己的娘家!
    婧怡目光微闪,什么端菜、烫手、摔盆,自然全是假话,裙子是她自己弄脏的,鱼汤是江南大厨做的,她只是最后叫那厨子加了牛乳进去。
    但有人想让她出丑是千真万确。
    她只是想法子让这个洋相出得越小越好。
    顾昭华见婧怡面有郁郁之色,不禁瞪了江淑媛一眼,暗怪她不该乱说话,却也不好就此打断婧怡的思路。
    三人便一路无话回了梧桐院,婧怡自去里间更衣,换了月白绣折纸花斜襟小袄,配鹅黄色十二幅湘裙。
    顾昭华见那小袄上用了五彩盘扣,不仅每一颗盘扣颜色不同,式样与形状也不尽相同,虽不如先前那身衣裳夺人眼球,却自有清新别致之处。
    不由感慨道:“光你这份灵巧心思,别人就万万及不上,难怪沈四哥把你放在心尖尖上。”
    见婧怡面露不解之色,江淑媛在一旁笑道:“你还不知道罢,四表哥前一段每日去礼部催你的诰命,连皇上都惊动了,听说还狠狠训斥了礼部尚书,叫好好整肃内务,免得成日光吃饭不干事儿……人人都说,礼部遭殃,都因沈将军太疼老婆!”吃吃笑起来,“不过礼部办差是慢得叫人生气,”推了顾昭华一把,“这都几日了,圣旨还没下来罢?”
    顾昭华脸涨得通红,忙去捂江淑媛的嘴,急道:“乱说什么!”
    江淑媛一面笑着躲,一面喘着气嚷嚷:“才没乱说呢……我听母亲说话,皇上和贵妃娘娘已点了你做晋王妃,正叫礼部预备赐婚圣旨并一应聘礼呢!”
    顾昭华要嫁给晋王了!
    婧怡瞪大眼睛,惊道:“你定亲了?”
    顾昭华面红耳赤,狠狠瞪了江淑媛一眼:“都是没影儿的事,你别听媛姐儿胡说……”
    江淑媛就嘟起了嘴:“什么时候你也学得那些人似的假惺惺!”说着,真有些不高兴起来。
    婧怡忙拉住她,柔声道:“昭华不是假惺惺,只是圣心难测,赐婚的旨意一日不下来,这件事就没个准儿。若是……叫昭华如何自处?”
    顾昭华这才面色稍缓,朝婧怡笑了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