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节(1/2)
她自然知道是有人想谋好处才不希望符广致之后接任,但那些话是有道理的。
符广致曾是平远侯府的门客,又成了孙恪的岳父,从头到脚,每根毫毛都向着孙恪。
一旦孙恪生了野心,符广致接鲁敬的班,无疑是在孙祈的脖子上横了一刀。
“皇后说‘她们’,她们是谁啊?”刘皇太后的声音冷了下来。
宋氏一听这口气就知道刘皇太后生气了,她暗暗叹息,不再多言。
刘皇太后却不依不饶。
她现在是皇太后,可之前的几十年,她只是个妃子,没享受过中宫气派。
在孙祈入文英殿后,她对宋氏的出身就一直有想法。
娘家不显,对孙祈并无助力,偏手段不行,被后院那些侧妃侍妾弄得有苦难言,甚至病了几回,连累着孙祈被言官参本、被顺德帝教训。
结果,当了皇后才没几天,宋氏就敢这般跟她说话了。
“皇后,”刘皇太后盯着宋氏,“刚刚圣上与哀家说的话,你都听见了?
此一时彼一时,皇后该母仪天下,早做些争风吃醋的事儿。
学学谢皇太后当中宫时的样子,别逮着机会就在圣上和哀家这儿说其他嫔妃的不是!”
宋氏的脸烧得通红,面上不敢再多有表露,只颤着声,道:“母后教训得是。”
孙祈默不作声地听着这对婆媳交锋,心里琢磨着鲁敬与符广致的状况。
符广致晋升有关的传言,孙祈当时也听过不少。
顺德帝把符广致压在凤阳,依孙祈对父皇的了解,一半是父皇和永王爷置气,另一半是过几年气消了,鲁敬的位置还是要给符广致的。
毕竟,以当时的朝野状况,父皇怎么可能去担心孙恪会如何如何。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呐!
轮到他当皇帝了,虽然他不信太皇太后糊涂,但谨慎些总是没有错的。
都是自幼熟悉的表兄弟,他和蒋慕渊的关系,与孙恪和蒋慕渊,根本比不了。
现在哪里是考虑一个漕运总督位置归属的时候,最紧要的明明是兵权!
御林军和中军都督府在那一夜元气大伤。
哪怕没有伤,这点儿兵力,又如何应付变化。
思及此处,孙祈赶紧离开,去寻了几位先生商议。
“朕在想,是不是该下旨让肃宁侯交兵权……”孙祈道。
几位先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洪隽沉声道:“圣上,不是时候,眼下起义之事不断,您这时候收了兵权,有谁能接肃宁侯的班、去指挥调度平叛之事?
再者,便是收回来了,真有个万一的时候,那些将士里一大半都是程家亲手调教出来、一同征战数年的,甚至还有十几年前就跟着程家的,他们彼时向着谁?
您想让他们对程家拔刀相向,兴许他们会反过头来当内应。
只靠兵符,管不了人心。
您不收,肃宁侯不一定会支持小王爷,您一收,反而难说。
更何况,还有一支北地军,顾家是十成十向着小公爷,一旦如您担忧的那样,小公爷举旗支持小王爷,顾家必然也顺势而上。
可顾家的兵权不好削,北境百姓无人肯应,顾家还领着兵,您收肃宁侯的兵权,治标不治本。”
孙祈听完,心冷不已:“难道朕就只能赌孙恪不想当皇帝?”
洪隽也不说话了。
照他的想法,顺德帝驾崩之时扶灵回京,举行登基大典是最好的路子,可孙祈不听。
他们一群人都劝过孙祈,只是没有劝住。
孙祈有孙祈的担忧,一些官员也有他们的私心,各处角力,使得洪隽等人只能听从孙祈的意思,伪造了顺德帝的手谕,以这么份假东西来坚持迁都。
半个月过去了,大典还在筹备,各地起义不断,昨儿还有岭北雪灾的消息传来……
愁啊,愁死人了。
第1099章 乱世之相
蒋慕渊回到京城时,听风正在南城门下等他。
京城已经渐渐走出了战火的影响,只是国丧之际,舞乐皆停,不及从前热闹。
听风快速与蒋慕渊禀京中事情。
“太皇太后的身体有些弱、但精神不错,大长公主和郡主这些天都住在慈心宫,陪伴太皇太后;
三公与六部大人们都在衙门里,听说这两日在商议岭北赈灾的事儿;
顺天府治下,京城中还算安稳,但别的地方有好有坏的;
国公爷依旧在顺天府办公,忙着北方调兵平乱。”
蒋慕渊颔首。
京城就是京城,哪怕上上下下的,对太皇太后、大长公主等人的称呼都改了,但依旧称这座城池为京城。
只要太皇太后一日不改口,谁也不认江南为皇城,这里是“旧都”。
无论官员还是老百姓,若抱着孙祈会回来的想法,那自然认为此处为京师;若不盼着孙祈回来的,大部分琢磨着让孙恪登金銮殿,取孙祈代之,以孙恪为皇,这里不还就是京师嘛。
不过,蒋慕渊最是清楚,孙恪不可能那么做的。
听风说了一圈,几乎所有事情都交代全了,却没有提及顾云锦。
符广致曾是平远侯府的门客,又成了孙恪的岳父,从头到脚,每根毫毛都向着孙恪。
一旦孙恪生了野心,符广致接鲁敬的班,无疑是在孙祈的脖子上横了一刀。
“皇后说‘她们’,她们是谁啊?”刘皇太后的声音冷了下来。
宋氏一听这口气就知道刘皇太后生气了,她暗暗叹息,不再多言。
刘皇太后却不依不饶。
她现在是皇太后,可之前的几十年,她只是个妃子,没享受过中宫气派。
在孙祈入文英殿后,她对宋氏的出身就一直有想法。
娘家不显,对孙祈并无助力,偏手段不行,被后院那些侧妃侍妾弄得有苦难言,甚至病了几回,连累着孙祈被言官参本、被顺德帝教训。
结果,当了皇后才没几天,宋氏就敢这般跟她说话了。
“皇后,”刘皇太后盯着宋氏,“刚刚圣上与哀家说的话,你都听见了?
此一时彼一时,皇后该母仪天下,早做些争风吃醋的事儿。
学学谢皇太后当中宫时的样子,别逮着机会就在圣上和哀家这儿说其他嫔妃的不是!”
宋氏的脸烧得通红,面上不敢再多有表露,只颤着声,道:“母后教训得是。”
孙祈默不作声地听着这对婆媳交锋,心里琢磨着鲁敬与符广致的状况。
符广致晋升有关的传言,孙祈当时也听过不少。
顺德帝把符广致压在凤阳,依孙祈对父皇的了解,一半是父皇和永王爷置气,另一半是过几年气消了,鲁敬的位置还是要给符广致的。
毕竟,以当时的朝野状况,父皇怎么可能去担心孙恪会如何如何。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呐!
轮到他当皇帝了,虽然他不信太皇太后糊涂,但谨慎些总是没有错的。
都是自幼熟悉的表兄弟,他和蒋慕渊的关系,与孙恪和蒋慕渊,根本比不了。
现在哪里是考虑一个漕运总督位置归属的时候,最紧要的明明是兵权!
御林军和中军都督府在那一夜元气大伤。
哪怕没有伤,这点儿兵力,又如何应付变化。
思及此处,孙祈赶紧离开,去寻了几位先生商议。
“朕在想,是不是该下旨让肃宁侯交兵权……”孙祈道。
几位先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洪隽沉声道:“圣上,不是时候,眼下起义之事不断,您这时候收了兵权,有谁能接肃宁侯的班、去指挥调度平叛之事?
再者,便是收回来了,真有个万一的时候,那些将士里一大半都是程家亲手调教出来、一同征战数年的,甚至还有十几年前就跟着程家的,他们彼时向着谁?
您想让他们对程家拔刀相向,兴许他们会反过头来当内应。
只靠兵符,管不了人心。
您不收,肃宁侯不一定会支持小王爷,您一收,反而难说。
更何况,还有一支北地军,顾家是十成十向着小公爷,一旦如您担忧的那样,小公爷举旗支持小王爷,顾家必然也顺势而上。
可顾家的兵权不好削,北境百姓无人肯应,顾家还领着兵,您收肃宁侯的兵权,治标不治本。”
孙祈听完,心冷不已:“难道朕就只能赌孙恪不想当皇帝?”
洪隽也不说话了。
照他的想法,顺德帝驾崩之时扶灵回京,举行登基大典是最好的路子,可孙祈不听。
他们一群人都劝过孙祈,只是没有劝住。
孙祈有孙祈的担忧,一些官员也有他们的私心,各处角力,使得洪隽等人只能听从孙祈的意思,伪造了顺德帝的手谕,以这么份假东西来坚持迁都。
半个月过去了,大典还在筹备,各地起义不断,昨儿还有岭北雪灾的消息传来……
愁啊,愁死人了。
第1099章 乱世之相
蒋慕渊回到京城时,听风正在南城门下等他。
京城已经渐渐走出了战火的影响,只是国丧之际,舞乐皆停,不及从前热闹。
听风快速与蒋慕渊禀京中事情。
“太皇太后的身体有些弱、但精神不错,大长公主和郡主这些天都住在慈心宫,陪伴太皇太后;
三公与六部大人们都在衙门里,听说这两日在商议岭北赈灾的事儿;
顺天府治下,京城中还算安稳,但别的地方有好有坏的;
国公爷依旧在顺天府办公,忙着北方调兵平乱。”
蒋慕渊颔首。
京城就是京城,哪怕上上下下的,对太皇太后、大长公主等人的称呼都改了,但依旧称这座城池为京城。
只要太皇太后一日不改口,谁也不认江南为皇城,这里是“旧都”。
无论官员还是老百姓,若抱着孙祈会回来的想法,那自然认为此处为京师;若不盼着孙祈回来的,大部分琢磨着让孙恪登金銮殿,取孙祈代之,以孙恪为皇,这里不还就是京师嘛。
不过,蒋慕渊最是清楚,孙恪不可能那么做的。
听风说了一圈,几乎所有事情都交代全了,却没有提及顾云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