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2/3)
必为我担心。”
“说起河安望族,唯有一个赵家。赵家人能在河安有如此威望,是因为他们在京城有靠山。”李青林看向她,轻声问:“你可知京城赵家?”
君瑶默然,安静地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京城的赵家,与河安赵家有些亲缘。他们本出自一家,河安赵家家主,与京城赵家家主是堂兄弟关系。他们两家相互依靠,联系紧密。”他平缓地说道,又深深看他一眼。
君瑶抿了抿唇:“原来如此。”
“你既被人盯上,就要万事小心。”他说道。
君瑶微微点头,客气地与他辞别后,回了暂且安顿的船舱里。她脑海渐渐有些混沌,思索着李青林的话,也不知他是好心提醒还是有心试探。
喂了隋程汤药之后,她再也撑不住疲惫,躺在床上沉沉入睡。
外间船舱内,何三叔轻手轻脚地入内,见李青林还未入睡,正倚着小榻安静地休息。他不由蹙眉,上前捡起地上的杀鱼刀,说道:“这刀脏了,我拿去扔掉。”
李青林蹙眉,也未曾看那刀一眼,不置可否。
何三叔知他素来爱洁,也不再多问,径自将刀拿走打算扔掉,“夜深了,公子早些休息吧,以免伤了身体。”
李青林从榻上起身,缓缓走向自己的房间,忽而间,见一抹微光从遥远的天际划过,黑夜太深,那冉冉升起的光芒转瞬间就消失了。
“那应是信号烟火,从通往河安方向传来的。”何三叔斟酌着说道。
李青林掩唇轻咳,从药瓶中倒出一粒药丸吃下,也不曾再说什么,缓缓入了房。
第105章 进入河安
这一夜,君瑶倒是好眠,江风低吟流水琮琮,也没能打搅她。次日醒来时,天光已然大亮。小窗边沿晕了水汽,薄薄的白雾萦绕着船只飘散,初升的朝阳熹光和煦,映照河畔山水,一派盎然景明。
君瑶懵懂地睁眼,还未起身,已闻到淡淡的药香,她头脑有些混沌,呆了一瞬,昨日发生的种种才如潮水般涌进脑海。
她撑起身,轻轻推开窗看了看,发现四周景色已变,船只依旧停靠着,只不过不是昨日她上船的地方。江水辽阔,江雾澹澹,眺望而去,隐约可见远处起伏模糊的轮廓,像是一座城郭。
她快速收拾起床,刚有动静,侍女便敲响门进来。她将一套干净的衣物放在床上,恭敬地问道:“公子醒了,可有什么不适?”
君瑶先看了眼睡在另一张床上的隋程,见他呼吸均匀,面色如常,才回答侍女:“已经好多了。”
侍女笑了笑:“这是我家公子特意吩咐给你准备的衣裳,公子看看是否合身。”
无论是否合身,君瑶都要领这份情,她谢过之后,换上衣服出门去见李青林。
此时烟波瀚渺,江天一色,江面柔和如镜,船只如叶,轻然飘在水面。李青林坐在船舷边,背对着君瑶,专注地凝视着江面。他手中握着一竿青竹,身旁正旺的火炉煮着清汤,甚是惬意恬淡。江风带着清晰的空气,伴着清汤的香味袭来,更胜他处风致。
君瑶不忍打扰,提着气轻身回房,却不料李青林已发现了她。
“阿楚,昨夜睡得可好?”他轻声问。
君瑶脚步顿了顿,便朝他走去。江南风景如画,风也暖人,即使江风习习,却并不凌冽。
李青林指了指身旁的竹椅,示意她坐下:“此处已临近河安县城了,何三叔入城采买东西去了,待准备妥当后,就能上岸了。”
君瑶遥望在雾中轮廓绰约的城郭,不知该如何形容此时的心情。但总归是要与李青林道别了。
“我让侍女煮了青菜小米粥,正温着。吃过之后,再喝些汤药吧。”李青林说道。
静候在一旁的侍女闻言,立即上前布置一番,摆出小案,端出米粥。吃食简单,但胜在景致。
君瑶也不客气,连喝了三碗,李青林心情愉悦,拿起汤勺要为她再盛,君瑶将碗放下,说道:“我饱了。”
李青林早已用完,吩咐侍女收拾了桌案,又上下打量君瑶,说道:“你的衣物染了血迹,还有破损,不宜再穿了。如今这身衣服可还合适?”
“合适,”君瑶微笑,“多谢青林兄。”
李青林默然,笑意深浅不明地看着她。他钓了半晌的鱼,吹了一阵风,可没有一条鱼上钩。也看出君瑶急切离开,便收了鱼竿,回了船舱内。
恰巧隋程也醒了,睡了一夜,也恢复了力气,能自己吃喝,由人扶着能走了。
李青林吩咐侍女将船划到岸边,因临近县城,这里的河岸平整开阔,有的地方还筑着石阶与小道。刚靠岸,何三叔就驾着一架马车停了下来。
李青林:“你与那位公子身上都有伤,还是坐马车入城方便些。马车也宽敞,再装一个人也无妨。”
君瑶心里既感激,又有些怅然。
“青林兄,此番得你救助,还这样叨扰你,来日我定会感谢的。”她说道。
李青林淡然一笑:“既如此,今后你帮我煮鱼吃吧。”
君瑶当他客气说笑,爽快地应下。她将隋程与那昏迷捆绑的黑衣人带上车,与李青林告别后,驾着马车入了城。
“说起河安望族,唯有一个赵家。赵家人能在河安有如此威望,是因为他们在京城有靠山。”李青林看向她,轻声问:“你可知京城赵家?”
君瑶默然,安静地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京城的赵家,与河安赵家有些亲缘。他们本出自一家,河安赵家家主,与京城赵家家主是堂兄弟关系。他们两家相互依靠,联系紧密。”他平缓地说道,又深深看他一眼。
君瑶抿了抿唇:“原来如此。”
“你既被人盯上,就要万事小心。”他说道。
君瑶微微点头,客气地与他辞别后,回了暂且安顿的船舱里。她脑海渐渐有些混沌,思索着李青林的话,也不知他是好心提醒还是有心试探。
喂了隋程汤药之后,她再也撑不住疲惫,躺在床上沉沉入睡。
外间船舱内,何三叔轻手轻脚地入内,见李青林还未入睡,正倚着小榻安静地休息。他不由蹙眉,上前捡起地上的杀鱼刀,说道:“这刀脏了,我拿去扔掉。”
李青林蹙眉,也未曾看那刀一眼,不置可否。
何三叔知他素来爱洁,也不再多问,径自将刀拿走打算扔掉,“夜深了,公子早些休息吧,以免伤了身体。”
李青林从榻上起身,缓缓走向自己的房间,忽而间,见一抹微光从遥远的天际划过,黑夜太深,那冉冉升起的光芒转瞬间就消失了。
“那应是信号烟火,从通往河安方向传来的。”何三叔斟酌着说道。
李青林掩唇轻咳,从药瓶中倒出一粒药丸吃下,也不曾再说什么,缓缓入了房。
第105章 进入河安
这一夜,君瑶倒是好眠,江风低吟流水琮琮,也没能打搅她。次日醒来时,天光已然大亮。小窗边沿晕了水汽,薄薄的白雾萦绕着船只飘散,初升的朝阳熹光和煦,映照河畔山水,一派盎然景明。
君瑶懵懂地睁眼,还未起身,已闻到淡淡的药香,她头脑有些混沌,呆了一瞬,昨日发生的种种才如潮水般涌进脑海。
她撑起身,轻轻推开窗看了看,发现四周景色已变,船只依旧停靠着,只不过不是昨日她上船的地方。江水辽阔,江雾澹澹,眺望而去,隐约可见远处起伏模糊的轮廓,像是一座城郭。
她快速收拾起床,刚有动静,侍女便敲响门进来。她将一套干净的衣物放在床上,恭敬地问道:“公子醒了,可有什么不适?”
君瑶先看了眼睡在另一张床上的隋程,见他呼吸均匀,面色如常,才回答侍女:“已经好多了。”
侍女笑了笑:“这是我家公子特意吩咐给你准备的衣裳,公子看看是否合身。”
无论是否合身,君瑶都要领这份情,她谢过之后,换上衣服出门去见李青林。
此时烟波瀚渺,江天一色,江面柔和如镜,船只如叶,轻然飘在水面。李青林坐在船舷边,背对着君瑶,专注地凝视着江面。他手中握着一竿青竹,身旁正旺的火炉煮着清汤,甚是惬意恬淡。江风带着清晰的空气,伴着清汤的香味袭来,更胜他处风致。
君瑶不忍打扰,提着气轻身回房,却不料李青林已发现了她。
“阿楚,昨夜睡得可好?”他轻声问。
君瑶脚步顿了顿,便朝他走去。江南风景如画,风也暖人,即使江风习习,却并不凌冽。
李青林指了指身旁的竹椅,示意她坐下:“此处已临近河安县城了,何三叔入城采买东西去了,待准备妥当后,就能上岸了。”
君瑶遥望在雾中轮廓绰约的城郭,不知该如何形容此时的心情。但总归是要与李青林道别了。
“我让侍女煮了青菜小米粥,正温着。吃过之后,再喝些汤药吧。”李青林说道。
静候在一旁的侍女闻言,立即上前布置一番,摆出小案,端出米粥。吃食简单,但胜在景致。
君瑶也不客气,连喝了三碗,李青林心情愉悦,拿起汤勺要为她再盛,君瑶将碗放下,说道:“我饱了。”
李青林早已用完,吩咐侍女收拾了桌案,又上下打量君瑶,说道:“你的衣物染了血迹,还有破损,不宜再穿了。如今这身衣服可还合适?”
“合适,”君瑶微笑,“多谢青林兄。”
李青林默然,笑意深浅不明地看着她。他钓了半晌的鱼,吹了一阵风,可没有一条鱼上钩。也看出君瑶急切离开,便收了鱼竿,回了船舱内。
恰巧隋程也醒了,睡了一夜,也恢复了力气,能自己吃喝,由人扶着能走了。
李青林吩咐侍女将船划到岸边,因临近县城,这里的河岸平整开阔,有的地方还筑着石阶与小道。刚靠岸,何三叔就驾着一架马车停了下来。
李青林:“你与那位公子身上都有伤,还是坐马车入城方便些。马车也宽敞,再装一个人也无妨。”
君瑶心里既感激,又有些怅然。
“青林兄,此番得你救助,还这样叨扰你,来日我定会感谢的。”她说道。
李青林淡然一笑:“既如此,今后你帮我煮鱼吃吧。”
君瑶当他客气说笑,爽快地应下。她将隋程与那昏迷捆绑的黑衣人带上车,与李青林告别后,驾着马车入了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