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3/3)
“好,我知道了,”明长霖颔首,“我会告诉兄长的。”
君瑶想了想,又说:“还有那幅神女拜月绣……”
“兄长一入公主府,就将绣品收了起来。”明长霖说道。
君瑶放下心来,她心底还有一个荒谬的念头,迟疑片刻后,她说道:“请侯爷,想办法仔细眼看公主的尸身,还有公主尸身下的血符咒。”
和前几次出现血符咒不同,这一次的血符咒像是事先画好,而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显现。是以,她怀疑公主的死另有端倪,或许与前两次命案没太大关联。只是幕后之人要将公主之死与先前的案子联系起来,将嫌疑的矛头指向侯府的未婚妻,让明长昱与侯府,无法再参与查案。
门外守卫的人靠近来低声催促,明长霖与隋程也不好久留了。临走前,他们将带来的东西收拾好,仓忙中隋程安抚地对她一笑,乌黑明亮的眼睛似一汪清水:“刘姑娘,你别怕。”顿了顿,又问:“要不要我将狸奴或大黄带来陪你?”
明长霖轻轻推搡他的肩膀:“你当谁都喜欢狸奴和大黄?快走。”
隋程低眉轻笑,愉悦地对君瑶招招手,随长霖一同离开。
直到铁门重新关闭,君瑶再次陷入黑暗之中。她无法估量不久后的朝堂上会掀起怎样的风波,但一想到侯府会因此卷入风暴,她便心头难安。
毕竟这一次,被害的人不是普通人,而是永宁公主。赵氏一族,也准备背水一战。
这一日的朝堂,定然是风起云涌。太后脱簪立于殿外,与赵氏一族的人为永宁公主请命。皇帝在名义上与永宁公主是兄妹,闻讯之后自然是悲愤交加。
赵氏一族推波助澜,痛斥侯府未婚妻歹毒罪行,并力求侯府立即与刘氏女解除婚约,否则定远侯明长昱就难以撇清关系,不适合再查血符咒诸案。
明长昱也不甘示弱,提出案情重重疑点。其一,赵尚书身为刑部刑部推官之首,不顾王法,全凭臆测断案,所指认之罪,毫有力无人证物证。其二,侯府未婚妻与永宁公主并无太多交集,无任何冤仇,根本没有杀人动机。最蹊跷的,便是在众人入房之前,他的未婚妻曾陷入昏迷,且带她入房的侍女不知所踪。其三,尸体面目全非,真实身份有待察验。其四,尸身下出现的血符咒与前三次血符咒有所区别,分明是有人故意设计构陷。
双方争执不下,又事关皇室命案,除依附赵家与侯府的人之外,其余人或作壁上观或明哲保身,不敢轻易行动。
争论渐渐平息之后,皇帝沉默许久,突然想起与明长昱一同查案的刑部小吏。
帝王的权衡之术,在此时凸显出来。赵氏一族,就算有所式微,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至少如今不能与其对抗。而侯府,侯府的确战功赫赫,朝中拥戴无数,还有长公主与老侯爷的威势,若当真下错旨意,让侯门不满,也是一场难以化解的风雨。
所以让侯门的人与赵氏一族的人都置身案外,才是最好的方式。
为显公允,皇帝还诚恳地问过文武百官,谁愿力担查案重任,但方才还雄辩滔滔的官员,此刻却噤若寒蝉了。
所以,此案暂且交由楚遥查探,为便其查案,特钦赐令牌一枚。
皇帝语毕,赵柏文正欲说话,忽而有内侍恭身入殿,跪身伏地说道:“皇上,长公主求见。”
殿外金云翻滚叠荡,日色荧荧而下,长公主身着盛装大衫,静立于星碎粼粼的宫道之上。
皇帝透过明媚的光芒看出去,依稀中仿若时空流转,回到他幼年时登基那日。那日也是这般天朗气清,风光和畅,是长公主为他穿好通天团龙衮服,带着他走向这属于帝王的至尊殿宇。自他放开长公主的手,一步步走向丹陛龙椅那一日起,他就再也不曾在这金殿云日里见过她。
他无比怀念在行宫的日子。曾有宫妃撺掇他喊长公主母亲,年幼的帝王懵懂无知,在无人时抱住长公主的腿,轻轻糯糯地喊了“母亲”,长公主面对他时,只轻轻捏他的脸,轻笑着呵斥他不许再叫。转身便将撺掇他的低级宫妃杖责以儆效尤。
其实在年轻的帝王心里,依旧暗暗藏着对长公主的孺慕之情。
</div>
</div>
君瑶想了想,又说:“还有那幅神女拜月绣……”
“兄长一入公主府,就将绣品收了起来。”明长霖说道。
君瑶放下心来,她心底还有一个荒谬的念头,迟疑片刻后,她说道:“请侯爷,想办法仔细眼看公主的尸身,还有公主尸身下的血符咒。”
和前几次出现血符咒不同,这一次的血符咒像是事先画好,而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显现。是以,她怀疑公主的死另有端倪,或许与前两次命案没太大关联。只是幕后之人要将公主之死与先前的案子联系起来,将嫌疑的矛头指向侯府的未婚妻,让明长昱与侯府,无法再参与查案。
门外守卫的人靠近来低声催促,明长霖与隋程也不好久留了。临走前,他们将带来的东西收拾好,仓忙中隋程安抚地对她一笑,乌黑明亮的眼睛似一汪清水:“刘姑娘,你别怕。”顿了顿,又问:“要不要我将狸奴或大黄带来陪你?”
明长霖轻轻推搡他的肩膀:“你当谁都喜欢狸奴和大黄?快走。”
隋程低眉轻笑,愉悦地对君瑶招招手,随长霖一同离开。
直到铁门重新关闭,君瑶再次陷入黑暗之中。她无法估量不久后的朝堂上会掀起怎样的风波,但一想到侯府会因此卷入风暴,她便心头难安。
毕竟这一次,被害的人不是普通人,而是永宁公主。赵氏一族,也准备背水一战。
这一日的朝堂,定然是风起云涌。太后脱簪立于殿外,与赵氏一族的人为永宁公主请命。皇帝在名义上与永宁公主是兄妹,闻讯之后自然是悲愤交加。
赵氏一族推波助澜,痛斥侯府未婚妻歹毒罪行,并力求侯府立即与刘氏女解除婚约,否则定远侯明长昱就难以撇清关系,不适合再查血符咒诸案。
明长昱也不甘示弱,提出案情重重疑点。其一,赵尚书身为刑部刑部推官之首,不顾王法,全凭臆测断案,所指认之罪,毫有力无人证物证。其二,侯府未婚妻与永宁公主并无太多交集,无任何冤仇,根本没有杀人动机。最蹊跷的,便是在众人入房之前,他的未婚妻曾陷入昏迷,且带她入房的侍女不知所踪。其三,尸体面目全非,真实身份有待察验。其四,尸身下出现的血符咒与前三次血符咒有所区别,分明是有人故意设计构陷。
双方争执不下,又事关皇室命案,除依附赵家与侯府的人之外,其余人或作壁上观或明哲保身,不敢轻易行动。
争论渐渐平息之后,皇帝沉默许久,突然想起与明长昱一同查案的刑部小吏。
帝王的权衡之术,在此时凸显出来。赵氏一族,就算有所式微,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至少如今不能与其对抗。而侯府,侯府的确战功赫赫,朝中拥戴无数,还有长公主与老侯爷的威势,若当真下错旨意,让侯门不满,也是一场难以化解的风雨。
所以让侯门的人与赵氏一族的人都置身案外,才是最好的方式。
为显公允,皇帝还诚恳地问过文武百官,谁愿力担查案重任,但方才还雄辩滔滔的官员,此刻却噤若寒蝉了。
所以,此案暂且交由楚遥查探,为便其查案,特钦赐令牌一枚。
皇帝语毕,赵柏文正欲说话,忽而有内侍恭身入殿,跪身伏地说道:“皇上,长公主求见。”
殿外金云翻滚叠荡,日色荧荧而下,长公主身着盛装大衫,静立于星碎粼粼的宫道之上。
皇帝透过明媚的光芒看出去,依稀中仿若时空流转,回到他幼年时登基那日。那日也是这般天朗气清,风光和畅,是长公主为他穿好通天团龙衮服,带着他走向这属于帝王的至尊殿宇。自他放开长公主的手,一步步走向丹陛龙椅那一日起,他就再也不曾在这金殿云日里见过她。
他无比怀念在行宫的日子。曾有宫妃撺掇他喊长公主母亲,年幼的帝王懵懂无知,在无人时抱住长公主的腿,轻轻糯糯地喊了“母亲”,长公主面对他时,只轻轻捏他的脸,轻笑着呵斥他不许再叫。转身便将撺掇他的低级宫妃杖责以儆效尤。
其实在年轻的帝王心里,依旧暗暗藏着对长公主的孺慕之情。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