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3/4)
明长昱很是满意,又冷声问:“魏含英走了吗?”
“已经走了。”
明长昱蹙了蹙眉:“吩咐下去,今日谁也不见,任何东西也不再递进来。”
明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明长昱不由蹙眉:“还有事?”
明昭说道:“方才见不少人在驿站外逗留,询问了之后才知他们是临近几个乡县的人,递了帖子,想见侯爷一面。”
说罢,便将帖子递给了明长昱。这帖子上倒没什么具体内容,上头恭敬地写了拜访的原因和意愿,以及对明长昱的祝愿。这些个乡县,都是产茶之地,论理来说,明长昱早晚都该见这些人。只是没想到,这些人不请自来,还来得比较整齐。
明长昱将贴在放到一边,看向君瑶:“你觉得该见见吗?”
君瑶思索道:“我认为见一见也没什么,若将他们拒之门外,也不太妥当。”
明长昱给明昭递了个眼色,说道:“去安排一下,我在正堂与他们相见。”
君瑶一行人进入驿站后,还未正式对外开放,不处理公务,也还没接待晋州官场上的人。而今这临近各乡县的人来了,也应受到一定重视,是以明长昱让人立即辟出正堂来。
来的人不多,统共六人,但都是晋州城内的人物,在茶农与茶商当中颇有些分量。其中一人,是茶商推举出来的,乃晋州城品茗社负责人崔甫,听这姓氏,似乎与崔家有些关联。其余的人,是临近几个产茶乡镇的村长或邻长。
崔甫作为领头人物,站在前头率先向明长昱行礼,并双手奉上一叠厚厚的册子。
“草民崔甫,奉晋州万民请愿书,拜见侯爷!”
第223章 崔家茶园
崔甫递给明长昱的,的确是一份请愿书,书中陈述了晋州这几年种茶产茶的难处,又慷慨利刺了县丞等几个官吏的罪行,字字含愤,句句锤心。请愿书后,附着晋州城周围几个乡县百姓的签名及手印,白纸黑字红手印,极其醒目,诉说着这个地方对茶税一案的痛恨。最关键的,还是希望明长昱做主,严惩晋县县丞岳东,希望明长昱力挽狂澜,解决晋州城百姓的种茶问题。
明长昱饶有兴致地将请愿书放到案上,目光平静地看向崔甫:“你是崔家人?”
崔甫毕恭毕敬地站着,回道:“在下在晋县官府内做胥吏,与晋州崔家有些远亲,严格来说,也可以算晋州崔家这一支的人。”
明长昱轻轻点了点请愿书:“这书中,少说有几百人的签字与手印,倒是不容易。”
晋州几个乡县的人,都愿意在请愿书中签字按手印,这能说明什么?
崔甫说道:“县丞岳东在晋县多年,欺上瞒下手段肮脏,乡民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得知他罪行暴露,乡民们这才敢站出来说话。但晋州茶税之事,也并非县丞一人所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在下私以为,县丞这样的毒瘤被驱逐之后,接下来就需一个带领人,将晋州的乡民带回正轨,重振晋州茶业。”
明长昱不置可否。他奉命来查晋州茶税之案,还未正式着手调查,晋州的人就已经将真相摆在他面前了,且罪魁祸首也畏罪潜逃,生死不知。好似一切的人都在暗示他,这案子已经没有了调查的必要,当务之急,是解决如何种茶。
他无声勾了勾唇,目光往其余人身上扫了扫,说道:“本侯知道了,改日我就带人去各处茶园看看。”
崔甫颔首,感激不尽地行礼:“在下替晋州百姓感谢侯爷!”
这行人离开之后,君瑶才将那请愿书拿来自己看。请愿书不可能造假,官府处登记着乡民的信息,也可比对手印。这几百个签字和手印,也是完全不同的,不好让人假冒。难道晋州所有的人都认为县丞岳东,就是茶税之案的真凶?亦或者,他们也是受蒙蔽的人?
她茫然地看着明长昱,不太自信地问:“难道茶税之案,就如此简单?”
明长昱将请愿书收好,说道:“这晋州上上下下,都不简单。”
他将明昭唤入内,低声吩咐道:“查县丞被查的物品,暗查知县府与晋州仓库。”
明昭神色一凜,转身离开了。
明长昱所吩咐的事宜让君瑶狐疑,查县丞和知县她尚能理解,查仓库所为何?
明长昱解释道:“各个地方都有存储粮食的仓库,粮仓内的储备用处很大,可赈济缓解灾荒,可调用兵用,还能作为中央调控的工具……总之十分关键。按往年以及各地的先例,各地的粮食都会征收一部分到粮仓之中,以备不时之需。而晋州也该有茶叶储备才是。就算茶叶收成不好,也可调用粮仓中的储备缓解,可晋州两年内茶税上缴不足,也没向朝廷申请调用储备,这便可能有问题。”
君瑶恍然:“这么说,晋州粮仓里的存储也不多了?”
她查看过晋州前几年的收成情况,粮税与茶税都按时收缴完成的,除非出意外,否则晋州的官府不可能想不到调用这一点。
她本想立即与明长昱一同外出查案,但明长昱担心她身上的伤,便命她在驿站中休息了一日。一日,不能再多了,否则耽误案情。
趁着身上爽利,君瑶将驿站上下参观了一遍,甚至走到了高处,
“已经走了。”
明长昱蹙了蹙眉:“吩咐下去,今日谁也不见,任何东西也不再递进来。”
明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明长昱不由蹙眉:“还有事?”
明昭说道:“方才见不少人在驿站外逗留,询问了之后才知他们是临近几个乡县的人,递了帖子,想见侯爷一面。”
说罢,便将帖子递给了明长昱。这帖子上倒没什么具体内容,上头恭敬地写了拜访的原因和意愿,以及对明长昱的祝愿。这些个乡县,都是产茶之地,论理来说,明长昱早晚都该见这些人。只是没想到,这些人不请自来,还来得比较整齐。
明长昱将贴在放到一边,看向君瑶:“你觉得该见见吗?”
君瑶思索道:“我认为见一见也没什么,若将他们拒之门外,也不太妥当。”
明长昱给明昭递了个眼色,说道:“去安排一下,我在正堂与他们相见。”
君瑶一行人进入驿站后,还未正式对外开放,不处理公务,也还没接待晋州官场上的人。而今这临近各乡县的人来了,也应受到一定重视,是以明长昱让人立即辟出正堂来。
来的人不多,统共六人,但都是晋州城内的人物,在茶农与茶商当中颇有些分量。其中一人,是茶商推举出来的,乃晋州城品茗社负责人崔甫,听这姓氏,似乎与崔家有些关联。其余的人,是临近几个产茶乡镇的村长或邻长。
崔甫作为领头人物,站在前头率先向明长昱行礼,并双手奉上一叠厚厚的册子。
“草民崔甫,奉晋州万民请愿书,拜见侯爷!”
第223章 崔家茶园
崔甫递给明长昱的,的确是一份请愿书,书中陈述了晋州这几年种茶产茶的难处,又慷慨利刺了县丞等几个官吏的罪行,字字含愤,句句锤心。请愿书后,附着晋州城周围几个乡县百姓的签名及手印,白纸黑字红手印,极其醒目,诉说着这个地方对茶税一案的痛恨。最关键的,还是希望明长昱做主,严惩晋县县丞岳东,希望明长昱力挽狂澜,解决晋州城百姓的种茶问题。
明长昱饶有兴致地将请愿书放到案上,目光平静地看向崔甫:“你是崔家人?”
崔甫毕恭毕敬地站着,回道:“在下在晋县官府内做胥吏,与晋州崔家有些远亲,严格来说,也可以算晋州崔家这一支的人。”
明长昱轻轻点了点请愿书:“这书中,少说有几百人的签字与手印,倒是不容易。”
晋州几个乡县的人,都愿意在请愿书中签字按手印,这能说明什么?
崔甫说道:“县丞岳东在晋县多年,欺上瞒下手段肮脏,乡民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得知他罪行暴露,乡民们这才敢站出来说话。但晋州茶税之事,也并非县丞一人所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在下私以为,县丞这样的毒瘤被驱逐之后,接下来就需一个带领人,将晋州的乡民带回正轨,重振晋州茶业。”
明长昱不置可否。他奉命来查晋州茶税之案,还未正式着手调查,晋州的人就已经将真相摆在他面前了,且罪魁祸首也畏罪潜逃,生死不知。好似一切的人都在暗示他,这案子已经没有了调查的必要,当务之急,是解决如何种茶。
他无声勾了勾唇,目光往其余人身上扫了扫,说道:“本侯知道了,改日我就带人去各处茶园看看。”
崔甫颔首,感激不尽地行礼:“在下替晋州百姓感谢侯爷!”
这行人离开之后,君瑶才将那请愿书拿来自己看。请愿书不可能造假,官府处登记着乡民的信息,也可比对手印。这几百个签字和手印,也是完全不同的,不好让人假冒。难道晋州所有的人都认为县丞岳东,就是茶税之案的真凶?亦或者,他们也是受蒙蔽的人?
她茫然地看着明长昱,不太自信地问:“难道茶税之案,就如此简单?”
明长昱将请愿书收好,说道:“这晋州上上下下,都不简单。”
他将明昭唤入内,低声吩咐道:“查县丞被查的物品,暗查知县府与晋州仓库。”
明昭神色一凜,转身离开了。
明长昱所吩咐的事宜让君瑶狐疑,查县丞和知县她尚能理解,查仓库所为何?
明长昱解释道:“各个地方都有存储粮食的仓库,粮仓内的储备用处很大,可赈济缓解灾荒,可调用兵用,还能作为中央调控的工具……总之十分关键。按往年以及各地的先例,各地的粮食都会征收一部分到粮仓之中,以备不时之需。而晋州也该有茶叶储备才是。就算茶叶收成不好,也可调用粮仓中的储备缓解,可晋州两年内茶税上缴不足,也没向朝廷申请调用储备,这便可能有问题。”
君瑶恍然:“这么说,晋州粮仓里的存储也不多了?”
她查看过晋州前几年的收成情况,粮税与茶税都按时收缴完成的,除非出意外,否则晋州的官府不可能想不到调用这一点。
她本想立即与明长昱一同外出查案,但明长昱担心她身上的伤,便命她在驿站中休息了一日。一日,不能再多了,否则耽误案情。
趁着身上爽利,君瑶将驿站上下参观了一遍,甚至走到了高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