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2/3)
上统治,前面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要是从一开始就能拿出一套更完善、更高效的职官制度来搭配郡县制,即使仍是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至少可以避免许多问题发生。
扶苏在韩非住处待了许久,直至外面雪略小了些,他才带着刚才记录下来的一叠文稿离开了韩非住处。他带着文稿回到家中,却发现竹熊们趴在院门边探头探脑,像是在等着他回来。
扶苏迈步入内,挨个揉了揉它们的脑袋,它们便齐齐领着他往书房那边走。
扶苏迈步入内,发现屋里已经烧起了火炉,看着十分暖和。在他们以前常聚在一起看书的横塌上,坐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随着李由去了渔阳县的张良。
张良见扶苏回来了,往他杯里斟了杯热茶。
扶苏算是明白竹熊们要告诉他什么了。他坐到自己常坐的位置上,惊讶地问张良:“怎么回来了?”
张良说道:“我这样的人,还是不太适合管事,留在渔阳还不如回来读读书,给你出出主意。”
他和扶苏说起渔阳郡的情况,一开始他们三人倒是配合得挺不错,不过等事情步上正轨,他就有点散漫了,手里的事基本扔给底下的人去忙活,李由对他这种做法有些看不过眼,觉得他在偷奸耍滑。
张良觉得李由是榆木疙瘩,安排别人做事怎么就不是做事了。
陈平夹在中间挺难办,一天天的,明明还是个少年郎,头发都要愁没了。开春他跑齐国去闲晃,就是觉得和李由道不同不相为谋。
张良琢磨着这也不是事,索性举荐个人顶替自己的位置,自个儿回咸阳来了。
反正渔阳郡那边的问题差不多都解决了,有李由和陈平坐镇已经差不多,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他实在没必要杵在那边和李由硬杠。
扶苏听了觉得两边都没错,只是做事风格不同罢了,这一点在他们出发前他就看出来了。
不管怎么说,张良能回来扶苏还是挺高兴的,他说道:“这么大的雪,许多地方都被雪堵了路,亏你还能回来。”
张良说道:“无非是多绕些路罢了,总能绕回咸阳来的。”他见扶苏从外面拿了叠文稿回来,便问扶苏刚去哪了。
扶苏老实回答:“我去见韩先生了。”
张良沉默了一下,问道:“韩先生怎么样了?”
“精神还算不错,只是瘦了不少。”扶苏拿出文稿给张良看,想和张良也探讨探讨还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打仗的事他们插不了手,目前也只能考虑一下战后之事。不管将来能不能说服嬴政采纳这些建议,早早做好准备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两人虽分别多时,却丝毫不曾生疏,很快又就着韩非给的那些建议促膝而谈,你来我往地讨论其中有哪些部分值得参考。
作者有话要说:
扶小苏:思考人生.jpg
嬴政:想什么想,干他娘的!
第116章 冬衣
扶苏和张良一商量,还真商量出点东西来。
目前国子学和云阳学宫都已经推行考核制度,博士们入职要考核,学生们结束阶段性学习也要考核,不管学生还是博士们接受度都挺良好,咸阳一带的隶卒也基本做到了“先培训再上岗”,接下来的伤兵再就业也已经着手筹备岗前培训课程,基本是以零基础教学为基础给他们安排快速高效的教学内容。
这两边的教学与考核针对对象不同,一边是针对中层官员储备人才,出来至少是个县官;一边是针对底层隶卒,培养出来的全是要干实事的基层能吏。
可以说,除了不培养武将之外,这两个地方正在批量培养大秦需要的中低层官吏。
这两个地方出来的生员,可以说是最先适应“考试”这一事物的一批人,想入学要进行摸底考、想升班要进行阶段性考核、想毕业还得进行综合水平考试,要是有那个月一次试都不考,他们可能会觉得缺了点什么,浑身不舒坦!
既然要推行新的职官制度,不如按照职务要求进行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天下人才掂量一下自己所擅长的方向报考对应岗位,考上了可以由对应衙门面试上岗,考不上的打发他们回去边种田边学习,下一轮再战!
这事儿可能需要投入比较多的人力物力去完成,但是至少可以保证选出来的人才能够各司其职,足以胜任自己即将赴任的岗位。
有了这个方向,能讨论的东西就多了。
首先,许多岗位现在是还没确定的,得讨论一下要怎么设置才能让嬴政接受;其次,确定了岗位还得讨论一下考核方案,一些基础的东西肯定所有岗位的人都得会,可以考虑设置一个共同的考试先筛选出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人选,随后才进行针对性的考核。
这些详细的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讨论出结果来的,扶苏和张良每夜便秉烛夜谈,交换自己的想法,白天扶苏要忙朝中的事,张良便又拜访咸阳诸贤,和他们探讨两人交流时想到的问题,晚上再回来继续和扶苏讨论。
有张良在,扶苏连上朝和干活时都精神了不少。
嬴政一开始还有些疑惑,后来叫人一查探,才晓得张良从渔阳郡回来了。
对
扶苏在韩非住处待了许久,直至外面雪略小了些,他才带着刚才记录下来的一叠文稿离开了韩非住处。他带着文稿回到家中,却发现竹熊们趴在院门边探头探脑,像是在等着他回来。
扶苏迈步入内,挨个揉了揉它们的脑袋,它们便齐齐领着他往书房那边走。
扶苏迈步入内,发现屋里已经烧起了火炉,看着十分暖和。在他们以前常聚在一起看书的横塌上,坐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随着李由去了渔阳县的张良。
张良见扶苏回来了,往他杯里斟了杯热茶。
扶苏算是明白竹熊们要告诉他什么了。他坐到自己常坐的位置上,惊讶地问张良:“怎么回来了?”
张良说道:“我这样的人,还是不太适合管事,留在渔阳还不如回来读读书,给你出出主意。”
他和扶苏说起渔阳郡的情况,一开始他们三人倒是配合得挺不错,不过等事情步上正轨,他就有点散漫了,手里的事基本扔给底下的人去忙活,李由对他这种做法有些看不过眼,觉得他在偷奸耍滑。
张良觉得李由是榆木疙瘩,安排别人做事怎么就不是做事了。
陈平夹在中间挺难办,一天天的,明明还是个少年郎,头发都要愁没了。开春他跑齐国去闲晃,就是觉得和李由道不同不相为谋。
张良琢磨着这也不是事,索性举荐个人顶替自己的位置,自个儿回咸阳来了。
反正渔阳郡那边的问题差不多都解决了,有李由和陈平坐镇已经差不多,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他实在没必要杵在那边和李由硬杠。
扶苏听了觉得两边都没错,只是做事风格不同罢了,这一点在他们出发前他就看出来了。
不管怎么说,张良能回来扶苏还是挺高兴的,他说道:“这么大的雪,许多地方都被雪堵了路,亏你还能回来。”
张良说道:“无非是多绕些路罢了,总能绕回咸阳来的。”他见扶苏从外面拿了叠文稿回来,便问扶苏刚去哪了。
扶苏老实回答:“我去见韩先生了。”
张良沉默了一下,问道:“韩先生怎么样了?”
“精神还算不错,只是瘦了不少。”扶苏拿出文稿给张良看,想和张良也探讨探讨还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打仗的事他们插不了手,目前也只能考虑一下战后之事。不管将来能不能说服嬴政采纳这些建议,早早做好准备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两人虽分别多时,却丝毫不曾生疏,很快又就着韩非给的那些建议促膝而谈,你来我往地讨论其中有哪些部分值得参考。
作者有话要说:
扶小苏:思考人生.jpg
嬴政:想什么想,干他娘的!
第116章 冬衣
扶苏和张良一商量,还真商量出点东西来。
目前国子学和云阳学宫都已经推行考核制度,博士们入职要考核,学生们结束阶段性学习也要考核,不管学生还是博士们接受度都挺良好,咸阳一带的隶卒也基本做到了“先培训再上岗”,接下来的伤兵再就业也已经着手筹备岗前培训课程,基本是以零基础教学为基础给他们安排快速高效的教学内容。
这两边的教学与考核针对对象不同,一边是针对中层官员储备人才,出来至少是个县官;一边是针对底层隶卒,培养出来的全是要干实事的基层能吏。
可以说,除了不培养武将之外,这两个地方正在批量培养大秦需要的中低层官吏。
这两个地方出来的生员,可以说是最先适应“考试”这一事物的一批人,想入学要进行摸底考、想升班要进行阶段性考核、想毕业还得进行综合水平考试,要是有那个月一次试都不考,他们可能会觉得缺了点什么,浑身不舒坦!
既然要推行新的职官制度,不如按照职务要求进行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天下人才掂量一下自己所擅长的方向报考对应岗位,考上了可以由对应衙门面试上岗,考不上的打发他们回去边种田边学习,下一轮再战!
这事儿可能需要投入比较多的人力物力去完成,但是至少可以保证选出来的人才能够各司其职,足以胜任自己即将赴任的岗位。
有了这个方向,能讨论的东西就多了。
首先,许多岗位现在是还没确定的,得讨论一下要怎么设置才能让嬴政接受;其次,确定了岗位还得讨论一下考核方案,一些基础的东西肯定所有岗位的人都得会,可以考虑设置一个共同的考试先筛选出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人选,随后才进行针对性的考核。
这些详细的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讨论出结果来的,扶苏和张良每夜便秉烛夜谈,交换自己的想法,白天扶苏要忙朝中的事,张良便又拜访咸阳诸贤,和他们探讨两人交流时想到的问题,晚上再回来继续和扶苏讨论。
有张良在,扶苏连上朝和干活时都精神了不少。
嬴政一开始还有些疑惑,后来叫人一查探,才晓得张良从渔阳郡回来了。
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