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生我的气啊?”
    “你还是在家里待着吧。”孙氏没说理由,只说了这么一句。
    姜慧弄不明白,咬咬牙,出门去了,她先去的寻常都会去的小姐妹家里,一进院子,她喊道:“婶子,我来找舒玉。”
    然后便看见一向十分客气的婶子,一下子变了脸色,没好气道:“她不在家,你走吧!”
    遭了冷脸的姜慧糊涂了,迷迷糊糊在村子里走,迷糊间走到了村中大树旁,听到在树下闲聊的婶子们说话。
    “啧啧,姜家三丫头现在在镇里可有名了,说她那什么……什么嚣张跋扈!人胡家上回不是来定亲麽,亲事没定成,听说带了一肚子气回去?你猜怎么着,人三丫头瞧不上胡家,还指着胡夫人的鼻子骂呢!我看这慧丫头可真是心气高了,也不知她想嫁给什么大户人家……”
    “你说的这都是老黄历了,你听说没,隔壁村的那寡妇,她改嫁了!”
    “寡妇改嫁咋了?她男人都死了七八年了,要我说啊,是该改嫁,不然这日子咋过?她带着个女儿,婆家娘家人都不管,那哪行?”
    ……
    妇人们还在说着闲话,讨论着隔壁村的那个小寡妇,后面的话,姜慧已经听不进了,她浑身冰冷,站在那里,明明晴空高照,却觉得彻骨生寒。
    她往后怎么办?
    连寡妇都有人要,可她却连寡妇都比不上了……
    -------------
    盛京的春天,阳光明媚,马车从柳树下经过,柔嫩的柳条拍在马车的顶棚上,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小桃探头出去,望着已经在眼前的盛京高大的城墙,兴冲冲转头道:“姑娘,咱们快进城了!盛京好大啊,连城墙都比蛮县气派。”
    “那是自然,盛京乃天子脚下,自然是气派得不得了。”姜锦鱼随口道,透过帘子掀起的一角,望见巍峨的城墙,古朴的墙砖,朱红的鱼鳞瓦,以及城楼上那两个龙飞凤舞的字体“盛京”。
    据说,这“盛京”二字,是当今圣上的太傅所写,不过如今这位帝师早都致仕了。
    天子脚下,就是守门的侍卫都气势很足,见是官员的马车,不卑不亢上来。
    石叔过去,把调任的文书和路引给士兵看,检查无误后,士兵才摆手冲自己人道,“没问题,让进吧。”
    等马车走远了,守门的士兵,有个脸嫩的,凑上来笑嘻嘻道,“头儿,又是个当官的啊?”
    方才检查文书的那个慢悠悠,打了个哈欠道:“当官的没什么稀奇的,没听说一句话麽,京官不值钱。”
    可不是麽,盛京什么都多,最多的就是官了,四五品的都一大把,七八品的,更是随随便便能拉出好几车来。
    他们这些守城门的,都见怪不怪了。
    姜家的马车慢悠悠进了盛京,内里一片繁华,比起城外更甚。
    宽阔的大道上,铺的是青石板,来往行人也穿的体面,口音带着官话的腔调。
    小桃好奇张望着,还是同车的钱妈妈轻轻呵斥了一句,“小桃,别掀帘子!”
    小桃被吓了一跳,难得见慈祥的钱妈妈这样严肃,喏喏应了一句。
    钱妈妈看看她,没作声,倒是姜锦鱼开口道,“盛京贵人多,妈妈也是怕给家里惹麻烦,你若是觉着新鲜,等咱们安定下来,再带你出来走走。”
    听了理由,小桃重重点头,十分懂事道,“我知道了,小姐懂得真多。”
    然后又转头冲钱妈妈道,“钱妈妈,方才是我做的不对,您批评的是。我年纪小,懂得少,往后哪里做的不对的,您直接教训我就是。我不怕挨骂,我就怕给我们姑娘惹麻烦。”
    钱妈妈见她这样受教,又难得忠心,也是缓了面色。
    看两人和睦相处,姜锦鱼心里也觉得更安心了些。
    别看小桃和钱妈妈都只是姜家的下人,可忠仆有时候比远亲还要靠谱些,两人能够处好关系,省去那些勾心斗角的时间,对姜家而言是好事。
    尤其是眼下刚来盛京,自家爹的官职未定,只怕还要费大功夫经营一番,此时自然是家宅安宁才好。
    因为刚来盛京,姜家在盛京并无恒产,连住人的地方都没有。
    好在朝廷还是十分优待官员的,设了驿馆,专门给初来盛京,或是来盛京述职的官员及家眷住的。
    姜锦鱼等人在驿馆安顿下来,姜仲行稍作整顿,第二日便去了吏部报到。
    何氏则忙着清点财物,相看宅子,盛京物价昂贵,幸好姜家手里还攒了些银子,只是还得细细挑一挑,不好做了冤大头。
    姜锦鱼倒是愿意帮忙,可惜何氏说什么,都不让她随意出门,甚至吩咐了钱妈妈看着她。
    姜锦鱼心里觉得自家娘有些太谨慎了,可钱妈妈却是劝道,“夫人说得对,姑娘还是在驿馆待着好。”
    盛京贵人多,纨绔子弟也多的很,老爷又还没某得官职,万一哪个没长眼的,看中自家姑娘的容貌,上门闹事,那可是惹了一身腥。
    还是躲着些好。
    在钱妈妈和小桃合力盯梢之下,姜锦鱼只好打消出门的念头,乖乖在屋里待着。
    驿馆住的多是外地官员的家眷,隔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