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多年来哪怕是旧了,知府大人也舍不得换下。
    “对对对,要奴婢说,这衣裳不急,但那荷包日日挂在腰间,岂不是更能突出夫人你的心意。”灵芝几个也纷纷说道。
    米仙仙想了想,觉得她们说得很对。
    缝制荷包其实不难,想做得精致就难了。
    米仙仙做的头一个便送给了何平宴,她还在上边儿绣了一棵翠竹,何平宴还曾亲口夸她做得好。
    “你们说得对,做荷包这事儿我还是很拿手的。”
    米仙仙很是自信。
    几个丫头都有些一言难尽。
    老爷腰间那个荷包跟老爷实在是不搭得很。
    米仙仙说到做到,没过几日就做好了。
    是一个青色的荷包,做得甚小,用的是上等的绸缎,平日里看不出,但在阳光下会折射出金色的丝线,很是受大户人家们喜欢,布匹一送到城里,便被采买一空。
    她还在上边绣了个鸳鸯。
    这也是有含义的。鸳鸯双飞,他一带这个荷包,别人就知道他是有主的了,自然也就不会打她主意的了。
    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她呀,真真儿是聪明得很。
    米仙仙绣好了一个荷包后,信心十足,觉得缝制一件衣裳也是容易得很。
    她又在箱拢里翻出了上回的布匹,正要拿出来,却见被布匹给压着的一块儿玉中间被划开了一条裂缝。
    谁动了她的洗衣板!
    这可是琉璃做成的!
    也顾不得布匹的事了,米仙仙又去看了另外三块洗衣板,发现跟这块一样,都是从中间裂开了一条缝隙,断成了两截儿。
    ……
    这三个可是从县里一路跟着他们颠簸而来的!很是有含义的!
    查,必须查!
    很快,人参几个便查到了人。
    四公子何敬。
    第118章
    过了几日,周媒人那边扯了回信儿。
    “夫人,这家子我已经查清楚了,把我们行当的姐妹全给拜托了一遍,这楚家三辈儿祖宗都查得一清二楚的。”
    “这楚家上边有老爷子老太太,不过前几年分家便跟着那楚家大房了,楚老大得了家里的祖业,得了好几个铺子还有宅子,楚老二兄弟两个各分了三成银子,至于那出嫁的姑姑奶奶们,早就混着嫁妆置成了奁产,牵扯不到甚么了。这楚老三如今在衙门里当个捕头,倒也用不着他这点俸禄养家糊口的,只挂个名儿,添个名头。”
    楚家房舍四周的邻里们也是住了多年的了,最是清楚这楚家的事儿。
    “她大姐是三年前嫁出去的,也嫁在这府城里边,楚家说是年纪到了请了媒人,据我知道的,是楚家大姐自己看上的人,小的在书院里边读书,楚老三夫妻两个脾性倒是不错,不像那楚老大和楚老二俩家,今儿争一块儿布头,明儿争一只鸡的,都分家了还闹得四周不安生,让人看笑话,我们这媒人行当可是要据实以报的,这两家的情况一说出去,都没人敢嫁闺女去的。”
    米仙仙见了人,听她说了,微微颔首。
    祖宗三辈儿那倒是用不上。
    “楚姑娘怎样的?”
    周媒人以她多年的媒人经历来看,这楚家女还是不错的,小姑娘家家的,有点甚么脾性也正常得很,谁没个脾气的?
    只要这人是个知礼懂规矩,不是那等小肚鸡肠的就行。
    她照实说。
    米仙仙:“这倒无妨。”
    大房的儿媳妇还真得找一个有些脾气的,大嫂张氏可不好相处,何安又是大房唯一的男丁,以后大哥两个定然是要跟何安夫妻一块儿过的,张氏如今安份那是上头婆母压得下她,下边大哥也不纵容着,但婆母天然就压了儿媳妇一头,若是这儿媳妇脾性又软,以她这位大嫂的脾性,还不知道该怎么作威作福呢。
    米仙仙也派了府上的下人去打听,结果跟周媒人说的相差无几,左右也挑不出甚么来,便请周媒人跑一趟,以她的名义,请楚家母女来府上瞧瞧新开的梅花。
    当然,她转手又给樊家的三夫人婆媳下了帖子,面面俱到,让人挑不出错来,也全了楚家母女的脸面。
    “唉唉,夫人放心,我这就去办。”周媒人连茶水都不喝了,笑呵呵的出门了。
    一出了门儿,周媒人立时紧了紧身上的袄子,深秋的天儿寒风渐起,院子里高大的树上已经是光秃秃的,只余下几点落黄在枝头挂着,她匆匆从廊下走过,踩在枯黄的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这是一处小院,只有一个高台。周媒人也来了三两回了,听何府的丫头说过这里是府上几位公子们平日里习武的地方。
    周媒人抄了手正要走过,眼尾却瞥见高台上还站了个小孩儿。
    七八岁左右模样,穿着小袄子,正哼哧哼哧的打着拳。
    哎哟,这何家的公子这么拼么?
    在何家地盘,又在此处,周媒人还没这么不通气儿的。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