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游(1/2)
说起来,李孟羲跟汉末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民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古人下雨或是干活的时候,会比较习惯赤脚走路,李孟羲则不太习惯光脚。
老铁说的有道理,光脚走路,的确比穿鞋走路更方便,并且昨夜,李孟羲已经想通了赤脚走路的优势在哪,一是体毛不发达的动物,即,人的皮肤比较光滑,不容易被泥粘上;二是,纵然粘上泥,脚掌活动的时候,形变量大,很容易把泥甩掉,而要是鞋子,走动时形变量小了很多,不容易把泥甩掉,就是这样。
李孟羲脱了鞋子,赤脚走在地上,老铁要帮忙拿,李孟羲拒绝了老铁的好意,自己有手有脚,不用别人帮忙。
跟在后边的传令骑兵王林,见此一幕,不由对李孟羲暗赞有加。
王林走南闯北,见得人多了,也有了几分识人之能。
见李孟羲宁愿走路,不愿撇老铁一人走在后边,这是尊长。
老铁要帮李孟羲拿鞋,李孟羲出言拒绝,这叫礼数周全。
王林认为,李孟羲小小年纪,一身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李孟羲光着脚踩泥,弟弟见了,也想下来踩泥。
李孟羲自然没同意,大家忙着是找水源去,你这个小朋友再下来,走的多慢,岂不让大家都得等你。
七里多路,李孟羲认为得走很久,于是果然走了很久。
水源地是一条大河,因为昨日下雨的关系,有雨水从两岸汇聚到河里,河面白浪翻腾。
到河边之时,李孟羲惊奇的发现,河边竟然有人,这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李孟羲第一次在野外见到人,之前补充物资的那个村寨不算,那个村寨里的人,不算在野外碰见的。
连年天灾和黄巾兵祸带来的破坏很大,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恰如其分。
行军以来一月有余,沿途见到的村落,全部都是遭灾废弃的,村中之人不知去向。
那么久以来,竟一个“野人”都没能看见。
见到一头包麻巾的民妇在河上沿正在淘洗衣服,李孟羲见到人,感到很开心,远远的跟人家打招呼。
没想到,民妇看了李孟羲几人一眼,竟吓的拿起衣服水桶就跑。
李孟羲愕然了。
“怕是我吓到她了。”后边,王林赶来,“她见我着甲携弓,背负营旗,以为乱兵将至,于是逃了。”
王林一边把弟弟从马脖子上抱下来,一边跟一脸疑惑的李孟羲解释到。
李孟羲接着弟弟,看了看传令兵王林,又看了看王林背后背着的一面小小的方旗,可不吗,一看王林这装束,就是个武装齐备的真正军队中的兵,而不是乡勇团练之类的民间武装。
百姓遭兵灾都遭怕了,见了兵以为兵灾又至,慌着逃命,慌着跑回去让叫乡人赶快收拾东西,跑还是不跑。
被人避之如虎,李孟羲有点郁闷。
到了河边了,李孟羲四处瞅瞅,“铁叔,咱去石头那儿。”李孟羲指着一块大石头说着。
清洗肠子,李孟羲没干过,老铁也没干过,他两人经验全是零。
因此,当老铁把筐一放,问,“咋弄?”
李孟羲顿时挠头。
对啊,洗大肠怎么洗来着,李孟羲低头一看沾满泥沙脏兮兮的肠子,一阵犯难。
这肠子难洗了,洗不好干净,煮出来,满嘴沙子。
李孟羲仰头思索了一回,想了一下前世见到过人家怎么洗大肠的,好像是用压力比较高大水管,肠头套上,一冲,肠子里的脏东西就冲出来了。
然后再拿筷子把肠子翻过来,再仔细清洗一遍。
筷子,没带的。
李孟羲看到了王林挂在腰间的箭壶,于是有了主意。
“王叔,给我支箭用下。”
王林拿出一根箭,把箭头朝后,用箭尾朝李孟羲掷去,李孟羲伸手接住。
王林的箭单从颜值看,就不太好,箭是竹子做的,箭杆稍微有点弯,箭尾沾着两根鸭羽,羽毛分叉凌乱,箭头是一个柄部圆笋形状的铲形箭头。
何为铲形箭头。
铁铲其什么形状的?是一个倒置的u形,n,不过倒u形的尖部更尖锐有棱角一点。
李孟羲用力试着慢慢拧动箭头,左右拧了几下,箭头松了,轻易被拔掉了。
于是,和筷子类似的工具就有了。
李孟羲不太想洗肠子,太脏了。
但是,为了给毫无经验的老铁演示一下,李孟羲不得不亲自动手。
拿一段肠子,很长一段,估计整段肠子拉长,得比李孟羲还高的多。
不得已,李孟羲只能拔刀把肠斩断。
这过程中,肠内秽(喵)物流出的恶心情景,不足道出。
弟弟本来还好奇的在边上看,然后捏着鼻子跑开了。
“王叔,照看下我弟,别让往水边。”李孟羲交代到。
然后,一边试着,一边把肠浸到河水里清洗,等洗的差不多了,再像搓衣服那样,把外肠洗的干干净净,确保没有泥沙。
然后,就拿箭杆,把肠子翻过来,同样用搓洗的方法清洗内里,当清理的差不多了,李孟羲把肠放在水里涮了涮,拿起闻了闻。
古人下雨或是干活的时候,会比较习惯赤脚走路,李孟羲则不太习惯光脚。
老铁说的有道理,光脚走路,的确比穿鞋走路更方便,并且昨夜,李孟羲已经想通了赤脚走路的优势在哪,一是体毛不发达的动物,即,人的皮肤比较光滑,不容易被泥粘上;二是,纵然粘上泥,脚掌活动的时候,形变量大,很容易把泥甩掉,而要是鞋子,走动时形变量小了很多,不容易把泥甩掉,就是这样。
李孟羲脱了鞋子,赤脚走在地上,老铁要帮忙拿,李孟羲拒绝了老铁的好意,自己有手有脚,不用别人帮忙。
跟在后边的传令骑兵王林,见此一幕,不由对李孟羲暗赞有加。
王林走南闯北,见得人多了,也有了几分识人之能。
见李孟羲宁愿走路,不愿撇老铁一人走在后边,这是尊长。
老铁要帮李孟羲拿鞋,李孟羲出言拒绝,这叫礼数周全。
王林认为,李孟羲小小年纪,一身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李孟羲光着脚踩泥,弟弟见了,也想下来踩泥。
李孟羲自然没同意,大家忙着是找水源去,你这个小朋友再下来,走的多慢,岂不让大家都得等你。
七里多路,李孟羲认为得走很久,于是果然走了很久。
水源地是一条大河,因为昨日下雨的关系,有雨水从两岸汇聚到河里,河面白浪翻腾。
到河边之时,李孟羲惊奇的发现,河边竟然有人,这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李孟羲第一次在野外见到人,之前补充物资的那个村寨不算,那个村寨里的人,不算在野外碰见的。
连年天灾和黄巾兵祸带来的破坏很大,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恰如其分。
行军以来一月有余,沿途见到的村落,全部都是遭灾废弃的,村中之人不知去向。
那么久以来,竟一个“野人”都没能看见。
见到一头包麻巾的民妇在河上沿正在淘洗衣服,李孟羲见到人,感到很开心,远远的跟人家打招呼。
没想到,民妇看了李孟羲几人一眼,竟吓的拿起衣服水桶就跑。
李孟羲愕然了。
“怕是我吓到她了。”后边,王林赶来,“她见我着甲携弓,背负营旗,以为乱兵将至,于是逃了。”
王林一边把弟弟从马脖子上抱下来,一边跟一脸疑惑的李孟羲解释到。
李孟羲接着弟弟,看了看传令兵王林,又看了看王林背后背着的一面小小的方旗,可不吗,一看王林这装束,就是个武装齐备的真正军队中的兵,而不是乡勇团练之类的民间武装。
百姓遭兵灾都遭怕了,见了兵以为兵灾又至,慌着逃命,慌着跑回去让叫乡人赶快收拾东西,跑还是不跑。
被人避之如虎,李孟羲有点郁闷。
到了河边了,李孟羲四处瞅瞅,“铁叔,咱去石头那儿。”李孟羲指着一块大石头说着。
清洗肠子,李孟羲没干过,老铁也没干过,他两人经验全是零。
因此,当老铁把筐一放,问,“咋弄?”
李孟羲顿时挠头。
对啊,洗大肠怎么洗来着,李孟羲低头一看沾满泥沙脏兮兮的肠子,一阵犯难。
这肠子难洗了,洗不好干净,煮出来,满嘴沙子。
李孟羲仰头思索了一回,想了一下前世见到过人家怎么洗大肠的,好像是用压力比较高大水管,肠头套上,一冲,肠子里的脏东西就冲出来了。
然后再拿筷子把肠子翻过来,再仔细清洗一遍。
筷子,没带的。
李孟羲看到了王林挂在腰间的箭壶,于是有了主意。
“王叔,给我支箭用下。”
王林拿出一根箭,把箭头朝后,用箭尾朝李孟羲掷去,李孟羲伸手接住。
王林的箭单从颜值看,就不太好,箭是竹子做的,箭杆稍微有点弯,箭尾沾着两根鸭羽,羽毛分叉凌乱,箭头是一个柄部圆笋形状的铲形箭头。
何为铲形箭头。
铁铲其什么形状的?是一个倒置的u形,n,不过倒u形的尖部更尖锐有棱角一点。
李孟羲用力试着慢慢拧动箭头,左右拧了几下,箭头松了,轻易被拔掉了。
于是,和筷子类似的工具就有了。
李孟羲不太想洗肠子,太脏了。
但是,为了给毫无经验的老铁演示一下,李孟羲不得不亲自动手。
拿一段肠子,很长一段,估计整段肠子拉长,得比李孟羲还高的多。
不得已,李孟羲只能拔刀把肠斩断。
这过程中,肠内秽(喵)物流出的恶心情景,不足道出。
弟弟本来还好奇的在边上看,然后捏着鼻子跑开了。
“王叔,照看下我弟,别让往水边。”李孟羲交代到。
然后,一边试着,一边把肠浸到河水里清洗,等洗的差不多了,再像搓衣服那样,把外肠洗的干干净净,确保没有泥沙。
然后,就拿箭杆,把肠子翻过来,同样用搓洗的方法清洗内里,当清理的差不多了,李孟羲把肠放在水里涮了涮,拿起闻了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