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慕良卿_50(1/2)
“那苦中也得作乐不是?昨日老爷夸您那篇赋写得好,都没见您多开心。”
张良挂出平日惯有的浅笑,“我一直都笑着,哪里不开心了?”
若离哼了哼,“小的自从十二岁就跟着您,假欢笑还是真开心,可分得清了!”
自从西门厌走后,张良再未真心笑过。
那个人生死未卜,不知是活着还是死了,也不知是入狱了,还是仍在逃亡。是否能吃饱饭,是否能穿上暖和衣裳。种种种种,都是张良牵肠挂肚,夜不能寐的原因。
心思被家仆点破,张良怔了怔,随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剑上,转了个剑花,道:“其实你六岁就跟着我了,十二岁那年你伤了后脑勺,才忘了这些事。”
若离撅嘴,“那,那也不妨碍我能分辨公子开不开心!”
张良被他认真的样子逗笑,刮了刮他的鼻子,“既然这样,还不做点儿梨花膏哄我么?”
曾经韩非跟他说,梨花代表分离。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可他好像一直在经历离别,这些年过去了,从未尝过重逢。
他每每吃梨花糕,便会想起远方的人,一面思念,一面为他们祈祷。久而久之,竟成了一种仪式,隔三差五便要吃两块,否则心里便像火烧了一般难受。
若离听到自家公子想吃自己的拿手点心,欢喜地一蹦,“您等着,一个时辰就来!”
随后便去庭院摘了一捧梨花,屁颠颠朝厨院跑。
若离不知道梨花的典故,只以为梨花气味清淡,恰好对了张良的口味。他唯一知晓的,便是那个老是在月下来找张良的冷漠的男人,自从那个雨夜之后,再也没来过。
...............思念的分割线..................
当日晚,张开地满目愁容地回府,蹒跚着下了马车,年迈的步子踏在木质梯上,发出沉重的声响。
张良像往常一样在门口迎接,上前去扶他,问:“祖父今日为何这么晚?”
张开地花白的眉毛拧成一团,朝服也皱巴巴的舒展不开,他一面走一面道:“大王要废太子,想立玉美人之子为储。”
张良惊愕,不可置信地问:“玉美人的十八公子?”
张开地极不情愿地嗯了一声。
张良担忧道:“十八公子年仅十二,又生性顽劣,怎能挑起一国储君之任?”
莫说十八公子,就是正在储位的太子也不是治国的材料。只是废储兹事体大,真要换太子,也是才华出众的四公子韩成,怎么着也轮不到这不成气候的十八公子。
张开地叹了一口浊气,“何止?太子乃王后所出,王后的兄长又是边疆的驻守将军。若真废了太子,韩国又免不了一场动乱。外忧未除,又生内患,如此下去,国土怎不堪忧!”
张家五代为相,张开地也亲自辅佐了三朝国君,满腔的忠肝义胆,这样自断手脚的事情,他决不能袖手旁观。
张良也悬了一颗心,“大王留祖父到现在,是在商量立新太子的事宜,还是......跟祖父您商量,废太子的可行性?”
自古天子决断,做臣子的即便不情愿,到最后能左右的也不多。若是韩王找张开地说的是前者,那便证明,他心意已决,旁人再说也无用。这时,恐怕张开地一头撞死在金殿之上,也不会有何改变。
若是后者,还有几分转圜的余地。
张开地道:“大王跟几个侯爷说过这个想法,同意反对的都有。今日找我,主要是想让我去劝说那些反对的宗亲。不过,我拒绝了。”顿了顿,又道,“他表面上觉得废太子可行,但我隐隐察觉出,他还是有几分犹豫。”
这几年,韩国朝纲有动摇的趋势,张家的地位虽高,但也敌不过姬无夜操控大权,逐渐对高处的寒气失了几分抵抗。谨慎起见,朝中的事情无论大小,张开地都会与张良商议。张良年少有为,谋略方面的才华也逐渐显露。
张良跟在他身侧走着,思索了片刻,道:“大王宠幸玉美人,一时失了方向。既然丢失了,便要麻烦祖父,带人去把它找回来。”
张开地停住脚步,看向张良,“你有办法?”
张良垂眸,犹疑道:“但不知能否奏效。”
“说来听听。”
张良扶上走廊的红木柱,道:“如今的韩国,正处动荡年代。大王上了年岁,内心趋向安稳。祖父抓住废太子会动摇国家根基这一点,或许可行。”
张开地思忖片刻,觉得有理,“说下去。”
“祖父一人之力或许难以说动大王。依子房看,可以兵分两路。”他下意识用指腹摩擦木柱的表面,将思绪一一道出。
“一者,面见玉美人,表明护储决心,若因十八公子废储,致使韩国内乱,朝臣必群起而除之。纵使玉美人有包揽大权之意,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骨肉往火坑里推。二者,祖父召集韩国四大老臣,齐力劝阻大王,如实剖析,废储之害无异于束手入狱。若真废储,彼时朝纲霍乱,天下动荡,韩国再无宁日。祖父需警示大王,若想让韩国多存活几年,便断了废储之心。”
一席话,让张开地豁然开朗,眉头顿时舒展,欣慰道:“子房,你的
张良挂出平日惯有的浅笑,“我一直都笑着,哪里不开心了?”
若离哼了哼,“小的自从十二岁就跟着您,假欢笑还是真开心,可分得清了!”
自从西门厌走后,张良再未真心笑过。
那个人生死未卜,不知是活着还是死了,也不知是入狱了,还是仍在逃亡。是否能吃饱饭,是否能穿上暖和衣裳。种种种种,都是张良牵肠挂肚,夜不能寐的原因。
心思被家仆点破,张良怔了怔,随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剑上,转了个剑花,道:“其实你六岁就跟着我了,十二岁那年你伤了后脑勺,才忘了这些事。”
若离撅嘴,“那,那也不妨碍我能分辨公子开不开心!”
张良被他认真的样子逗笑,刮了刮他的鼻子,“既然这样,还不做点儿梨花膏哄我么?”
曾经韩非跟他说,梨花代表分离。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遇,可他好像一直在经历离别,这些年过去了,从未尝过重逢。
他每每吃梨花糕,便会想起远方的人,一面思念,一面为他们祈祷。久而久之,竟成了一种仪式,隔三差五便要吃两块,否则心里便像火烧了一般难受。
若离听到自家公子想吃自己的拿手点心,欢喜地一蹦,“您等着,一个时辰就来!”
随后便去庭院摘了一捧梨花,屁颠颠朝厨院跑。
若离不知道梨花的典故,只以为梨花气味清淡,恰好对了张良的口味。他唯一知晓的,便是那个老是在月下来找张良的冷漠的男人,自从那个雨夜之后,再也没来过。
...............思念的分割线..................
当日晚,张开地满目愁容地回府,蹒跚着下了马车,年迈的步子踏在木质梯上,发出沉重的声响。
张良像往常一样在门口迎接,上前去扶他,问:“祖父今日为何这么晚?”
张开地花白的眉毛拧成一团,朝服也皱巴巴的舒展不开,他一面走一面道:“大王要废太子,想立玉美人之子为储。”
张良惊愕,不可置信地问:“玉美人的十八公子?”
张开地极不情愿地嗯了一声。
张良担忧道:“十八公子年仅十二,又生性顽劣,怎能挑起一国储君之任?”
莫说十八公子,就是正在储位的太子也不是治国的材料。只是废储兹事体大,真要换太子,也是才华出众的四公子韩成,怎么着也轮不到这不成气候的十八公子。
张开地叹了一口浊气,“何止?太子乃王后所出,王后的兄长又是边疆的驻守将军。若真废了太子,韩国又免不了一场动乱。外忧未除,又生内患,如此下去,国土怎不堪忧!”
张家五代为相,张开地也亲自辅佐了三朝国君,满腔的忠肝义胆,这样自断手脚的事情,他决不能袖手旁观。
张良也悬了一颗心,“大王留祖父到现在,是在商量立新太子的事宜,还是......跟祖父您商量,废太子的可行性?”
自古天子决断,做臣子的即便不情愿,到最后能左右的也不多。若是韩王找张开地说的是前者,那便证明,他心意已决,旁人再说也无用。这时,恐怕张开地一头撞死在金殿之上,也不会有何改变。
若是后者,还有几分转圜的余地。
张开地道:“大王跟几个侯爷说过这个想法,同意反对的都有。今日找我,主要是想让我去劝说那些反对的宗亲。不过,我拒绝了。”顿了顿,又道,“他表面上觉得废太子可行,但我隐隐察觉出,他还是有几分犹豫。”
这几年,韩国朝纲有动摇的趋势,张家的地位虽高,但也敌不过姬无夜操控大权,逐渐对高处的寒气失了几分抵抗。谨慎起见,朝中的事情无论大小,张开地都会与张良商议。张良年少有为,谋略方面的才华也逐渐显露。
张良跟在他身侧走着,思索了片刻,道:“大王宠幸玉美人,一时失了方向。既然丢失了,便要麻烦祖父,带人去把它找回来。”
张开地停住脚步,看向张良,“你有办法?”
张良垂眸,犹疑道:“但不知能否奏效。”
“说来听听。”
张良扶上走廊的红木柱,道:“如今的韩国,正处动荡年代。大王上了年岁,内心趋向安稳。祖父抓住废太子会动摇国家根基这一点,或许可行。”
张开地思忖片刻,觉得有理,“说下去。”
“祖父一人之力或许难以说动大王。依子房看,可以兵分两路。”他下意识用指腹摩擦木柱的表面,将思绪一一道出。
“一者,面见玉美人,表明护储决心,若因十八公子废储,致使韩国内乱,朝臣必群起而除之。纵使玉美人有包揽大权之意,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骨肉往火坑里推。二者,祖父召集韩国四大老臣,齐力劝阻大王,如实剖析,废储之害无异于束手入狱。若真废储,彼时朝纲霍乱,天下动荡,韩国再无宁日。祖父需警示大王,若想让韩国多存活几年,便断了废储之心。”
一席话,让张开地豁然开朗,眉头顿时舒展,欣慰道:“子房,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