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军一路浩浩荡荡,所经之处引来不少百姓夹道欢迎,于腊月初二抵达了京畿一带。
    “王爷,摄政王率领文武百官正在前方五里亭处相迎。”
    灿烂的阳光下,一个小将在前方探路后,回过来向君然禀告。
    “走!”君然勾唇一笑,意气风发地一夹马腹,胯下的白马嘶鸣着加快了速度,一马当先地飞驰而出。
    后方的数万大军紧跟而上,那隆隆的马蹄声如闷雷,如战鼓,天地为之撼动。
    不一会儿,正前方一队三两百人的人马就映入了君然的眼帘。
    旭日刚刚升起,京城的郊外寒风瑟瑟,阳光柔柔地自碧蓝的天空倾泻而下,给官道上的众人都镀上一层淡淡的光晕。
    “踏踏踏……”
    在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双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君然也渐渐地放缓了马速,目光清亮地看着站在百官最前方的慕炎和岑隐。
    着一袭玄色衮冕的慕炎跨坐在一匹矫健的黑马上,他身旁的岑隐着一袭大红色麒麟袍跨于一匹红马上。
    两个青年气质迥然不同,一个张扬轻狂,一个冷魅淡漠,明明天差地别,可是此刻这么并肩站在一起时,又似乎有一种微妙的和谐感。
    君然目光灼灼地盯着慕炎,心中一阵唏嘘。
    自打去岁八月他奔赴北境,他与慕炎已经一年多没见了。
    这一年多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饶是君然早就猜到慕炎心中有数,却也没预料到慕炎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为自己正名,以摄政王的身份光明正大地站立在大盛子民的视野中。
    君然的心绪一阵起伏,面上却是不显,嘴角含笑,神采奕奕。
    随着“吁”的一声,君然在十来丈外停下了马蹄,他后方的大军也随之停下。
    马蹄声渐止,但四周飞扬的尘土仍旧如灰雾般弥漫在空气中……
    君然在马上对着慕炎抱拳行了礼“见过摄政王!”
    他身后的数万将士也发出了同样的声音,喊声如雷般,震得天地也颤了一颤。
    慕炎朗声一笑,亲热地唤道“阿然,恭贺你凯旋而归!”
    周围原本庄重威严的气氛被慕炎这一声“阿然”破坏殆尽。
    后方的众臣暗暗地交换着眼神,早知道摄政王与简王交好,亲如兄弟,看来果真如此。无论如何,对大盛、对朝廷而言,这是一件好事。
    众臣也纷纷对着君然作揖,恭贺他凯旋而归,空气中一片喜气洋洋,万众一心。
    恭贺的同时,众臣的目光不免也落在了君然后方的两具棺椁上,面露惊然之色,越来越多的目光都看向了两具棺椁,交头接耳地私议纷纷。
    在战场上有所伤亡很是寻常,普通的将士大多就是就地安葬,会带回京城的尸体本身就不寻常,至少是一定级别的将领,但通常来说,应该也是随后将尸体运回京城,而不是由君然这般慎重地随军带着。
    岑隐一直没说话,他的目光也落在那两具棺椁上,恍若无底寒潭的眸子里弥漫着旁人无法理解的复杂,思念、哀伤、愤怒、庆幸……
    不同于在场的群臣,岑隐早就知道了这两具棺椁里放的是谁。
    前些天的某个晚上,慕炎就悄悄来岑府找过他了,说是已经找到了镇北王夫妇的尸骨,并让君然从北境带回京城了,不日就可抵达。
    第816章 一醉(一更)
    那一晚,慕炎与他说的那番话还犹在耳边:
    “大哥,耿海不是声称,他知道伯父伯母的尸骨在哪里吗?”
    “既然耿海敢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来要挟你,所以,我猜测伯父伯母的尸骨应该不是在乱葬岗之类的地方。不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耿海怎么可能还找得到他们的尸骨。”
    “以耿海这种冷心冷肺的性子,他既不知错,那也不会内疚,不会后悔,更不会妥善安葬伯父伯母,我就想尸骨是不是在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曾经看过那些从耿海家抄出来的账本,其中一本账册里有一笔十六年前的账目很奇怪。我怀疑耿海除了明面上找北燕人借兵五千,私底下背着皇帝与北燕还有过某种交易。耿海这个人私心重,他既然能背着皇帝藏下那两道密旨自保,我觉得他背着皇帝与北燕达成某种交易也未必不可能。”
    “所以,我就派人悄悄去了一趟北燕,查到了尸骨就在北燕,就借着这次和谈从北燕把他们换了回来。”
    岑隐目光怔怔地看着那两具黑漆漆的棺椁,眼神深邃,深不见底。
    这件事慕炎三言两语到来,说得是简单轻巧,但是岑隐知道慕炎必定是费了不少时日、不少精力才能查到线索。
    恐怕是在耿海拿这件事威胁自己的时候,慕炎已经着手去查了。
    慕炎此前一直没有告诉自己,也是怕在事情有定论前,让自己有过高的期望,然后又迎来失望。
    岑隐的眼眶微酸,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心潮澎湃。
    他又何尝能想到,有一天他还能寻回父母的尸骨,他还有机会把他们好好地安葬……
    岑隐紧紧地攥住了手里的缰绳,一动不动。
    他胯下的红马感受到了主人异样的情绪,踱了两下蹄子,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