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了。
    听闻的人都是又惊讶,又唏嘘,又感慨果然如此。
    哎,这还在大过年呢,新帝甚至没经过吏部,直接就下旨把端木朝的职给革了,如此雷厉风行,显而易见,新帝这是给端木四姑娘撑腰呢。
    这是端木家自己的事,其他府邸的人虽然觉得新帝此举冒昧,却也不会有人去管这个闲事,最多也就是私下里私议几句,大部分人对端木朝娶了小贺氏这么个不着调的妻子多少有那么点同情。
    次日,游君集来见端木宪时,也难免感慨了一句:“老哥,皇上对小丫头那也真是没话说了!”
    虽然外头也有人在说什么新帝为了讨好岑隐,真是煞费苦心之类的话,但是无论游君集,还是端木宪,都心知慕炎哪里是冲岑隐的面子,分明是给端木绯出气。
    端木宪淡淡道:“这是应当的。”
    慕炎这小子,小孙女没过门,就被他折腾得提前行起皇后的职责,他本就该替小孙女撑腰,否则小孙女不嫁也罢。
    端木宪慢慢地喝着茶,心情有些复杂。
    端木朝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子,端木宪也希望他好,偏偏他不争气,自己没本事也就罢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媳妇。
    端木宪也赞同两个孙女的做法,她们不必容忍什么,就该让京里都看到小孙女不喜和二房往来才好,唯有这样,端木朝和小贺氏才没法仗着小孙女是未来的皇后就乱来。
    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此时此刻,端木宪只觉得幸亏自己英明,早早分了家。
    不然,现在端木朝和小贺氏仗着公爵府,只怕会更加得意忘形,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难看的事来。
    端木宪浅啜了几口茶后,就放下了茶盅,叹了口气,又道:“免了官职也好。”
    分家时,次子端木朝这一房也分了不少的铺子田庄,只要他从此安安分分,当个富贵闲人总是不成问题的。
    “老哥,你想得通透就好。”游君集笑着道,亲自给端木宪添了茶。
    端木宪依旧眉头微蹙,眸色幽深。
    对他来说,端木家得了这沐恩公的爵位是来自皇帝的一种恩宠,是好事,却也不能因此大意。
    端木家是外戚,更不能居功自傲,自家反而要比普通的朝臣行事更谨慎才行,至少不能拖小孙女的后腿。
    想着,端木宪在心里暗暗地叹了口气。
    现在看来,慕炎喜欢小孙女那是喜欢得如珠似宝的,可日后呢,谁又能说得上来呢?!
    自古以来,外戚和权臣都是威胁皇权的两大势力,一度飞黄腾达、后来不得善终的外戚在史书上更是比比皆是。
    自己是首辅,小孙女是皇后,将来还会诞下未来的太子,只是想想,端木宪就觉得端木家未免有些荣宠过盛啊。
    比如前朝太宗皇帝的宠妃李淑妃。
    李淑妃是太宗皇帝的宠妃,皇帝一宠就宠了十几年,连带李家也沾了光。本来李家不过是豫州小族,早年落魄,在李淑妃得宠后,李家全族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淑妃的长兄李政君更是升任宰相,还得封承恩公。
    一度李政君在朝堂上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人敢反抗。
    但皇帝最终还是移了情,恋上了新人,朝臣们借机联名弹劾了李政君专权误国、败坏朝纲、结党营私、贪腐贿赂等等十数桩罪状,桩桩都是杀头大罪。
    当初李淑妃得宠的时候,太宗皇帝看李淑妃与李家什么都是好的,恩宠有加;李淑妃失宠的时候,太宗皇帝也就变得严苛起来,连李家的半点过错都容不下,后来,李淑妃母子几个以及李政君兄弟几个最后都被赐死,李家嫡支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端木家的门第与根基太浅了,一点风吹草动,也许在某个特定的时机就会压垮端木家,自家行事唯有努力再努力,谨慎再谨慎,才能在朝堂风雨中屹立不倒,才能成为小孙女的靠山,而不是连累了小孙女。
    端木宪看着与他隔着一个茶几的游君集,自嘲地扯了下嘴角,“我这不是想得通透,是无可奈何之举,总不能为了这个逆子把自己活活气死吧?”
    端木朝既然当不好官,那干脆就别当官了,还是安安分分得好,只要别给家里惹祸就算是为家里出力了。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游君集感慨地拈须道,“木已成舟,多想无益。”
    “不说这些扫兴的事了,老哥,你前些日子不是说你刚得了一幅前朝书圣的字吗?来来来,赶紧拿出来,让我也过过眼福。”
    端木朝被撤职的事,无论对于端木家还是对于整个京城而言,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也没有影响到新年和新帝登基的热闹。
    从达官显贵,到平民百姓,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该拜年的拜年,该串门的串门,该庆祝的庆祝……
    与京城的热闹不同,京畿的千雅园里,自大年初一起就是冷冷清清的,既没有挂灯笼,也没有放爆竹烟花,一点都没有新年应有的喜气。
    那些废帝的妃嫔们皆是闭门不出,个个愁眉苦脸,提心吊胆,连带千雅园的宫人也被这种情绪传染,整个行宫的上方像是覆盖着一层阴云似的。
    新帝登基了,于百姓而言,是喜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