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清歌荀令_第71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5章
    议事厅中一阵哗然, 曹操示意人先静下来,然后接着道, “陛下欲让位于陈留王,若真如此,京都又将是一场混乱!”
    顿了一下,曹操将下面谋士们的神色尽收眼底,“诸位以为, 朝中大臣是否真会任由陛下胡闹?”
    “陛下为何有退位之意?”沮授摸了摸嘴巴上面的胡子,沉着脸问出一个问题。
    小皇帝以前也还算听话, 怎么如今忽然想起来退位,恐怕是京中有人有了歪心思,小皇帝又耳根子软一听便答应了。
    若是这样,那些大臣们自然是忙不迭的答应, 有怎么会费心思将皇帝劝回来?
    听出了沮授话中的意思,曹操摇了摇头,“陛下在上朝之时突然如此说道,先前没有露出半点征兆, 并非有人捣鬼。”
    戏志才端坐在席位之上,抬眸轻飘飘言道, “怕是之前在长安被郭汜蛊惑的不轻......”
    只说享受,自然是郭汜哪儿更为自在,皇帝如此耽于声色,就算不退位,以后也极有可能又是桓灵一般的帝王。
    眼中闪过一抹了然, 沮授将刚才被自己忽略的信息放在心里转了一番,而后面色如常说道,“陈留王聪颖,且离宫多日,如今正随王氏在洛阳郊外,若陛下一意孤行,陈留王也并非立不起来。”
    就是之后京城会更加混乱。
    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出来,沮授看着四周皆是若有所思的同僚,侧过身和旁边坐姿懒散的郭嘉小声说些什么。
    看沮授没有接着说的意思,戏志才抬眸接着说,“忠以为,在京中情况未定之时,吾等不可轻举妄动。”
    “正是如此,陛下如今母族无人,若一心要退位,朝中有的是人欢喜。”崔琰一直板着的脸上难得露出了其他表情,可惜其中只有讽刺的意味。
    这小皇帝,怕是根本不知道那个位子对他有多重要。
    没有母族势力的帮衬,他只有在皇位之上才能衣食无忧,如此愚蠢又肆意妄为,比之陈留王确实差的远了。
    陈留王也确实够聪明,知道当初他孤身一人在宫中寸步难行便离了皇宫,如此心性,倒也难得。
    厅中其他人的意思和戏志才相差无几,不管洛阳发生了什么,他们都不能掺和进去,等到来年春耕再看朝中还能搞出什么事情来。
    总归不管小皇帝退不退位,天下各州的掌权者也不会变,没人能一道圣旨就让这些人交出手中的权势。
    即便在天子威仪全盛的时候,收回诸侯手中的权利也要徐徐图之,若陛下退位,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京都中掌权者尔虞我诈,而司隶之外还怎么折腾还是怎么折腾。
    皇帝的威慑力,在桓灵二帝之后便一降再降,现在更是几近于无了。
    “若真是陈留王登基,主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了,洛阳城中对外面诸侯总不会坐视不管。”
    京城没有多余的兵力对周边的豪强下手,但是要还想像现在这样自在是不可能了,不能出兵不代表他们不能使绊子。
    太尉杨彪即将致仕离开京城,司空荀爽也不欲在京城多留,此刻朝中风雨飘摇顾忌不到他们,但是之后就不一定了。
    京城的粮草供给可全靠周边的州郡才撑得下去啊。
    有皇帝印玺在那儿放着,就算京都提出再过分的要求,被索取的一方也只能咬着牙往肚里咽,如果一直都是不管不问的态度还好,可是他们从最开始便是一切以皇命为重,现在要是有什么不妥只能让旁人抓住把柄大肆谩骂。
    文人的一张嘴从古至今都是最难掌控的,要真想败坏一人的名声,芝麻大点儿事儿他们都能添油加醋宣扬的天下皆知。
    朝廷中的文臣更是其中佼佼者,经过多年的官场浸染,他们对此道更是掌握的炉火纯青。
    对于东都的朝廷,袁绍袁术早已是不管不顾,其他地方也大多都是表面尊敬,其他能省则省,上贡什么更是敷衍至极。
    也就曹操等寥寥几人依旧遵照礼数一点不拉的将贡品运至东都,京中粮草更是半数出自兖州,如果朝中换了主事之人,首当其冲的便是距离京师最近的兖州。
    “兖州乃主公与诸位辛苦打下来的,自然不会让旁人白占了便宜。”慢悠悠接了一句,荀彧扫了一眼旁边诸人,“如今京中究竟是何情况还尚未可知,公孙瓒处却已拖延不得,田国让在昌邑已半月有余,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如何看法?自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公孙瓒不可能真的想与他们交好,不然派来的也不会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小将,来兖州还算能理解,派人去冀州是想着如何在冬日将人惹火然后来年直接一决胜负吗?
    几人各自将想法说出来,意见竟然出奇的一致,他们如今正在风口浪尖上,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也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田豫不会在兖州多留,如果真的要查看兖州内部的情况,公孙瓒不会派这么一个一眼看过去就非常正直的小将过来,此次回去也顶多将昌邑城中的情况说一下。
    昌邑被他们治理的如此之好,没有什么地方是说不得的,左右真正重要的地方也不会让外人看到,公孙瓒此举大概真的只是为了刺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