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肖雯侧头看向这伺候的人:“休息了一整天,怎么能说可要休息会儿?”
    伺候的人不敢吭声,生怕再乱说话,惹了面前的人不高兴。
    肖雯站起身来,整了整自己的衣服:“本是觉得小家伙没什么可再在意的,没想到活着就会碍眼,真是让人难受。”
    她语气淡淡,半点没觉得自己话有什么问题:“收拾东西,我回一趟主家。”
    伺候的人应声:“是。”
    回宫的马车很快到了宫门口,直入皇帝宫殿。
    新画很快被摆放到书房的桌面上,特意摊开着,等着皇帝拿印章盖上,以示此画为自己所有物。
    皇帝换了一身衣服,慢慢踱步前往书房。
    大概是今天不适合待在宫里,也或许是好事多磨。他进到书房,站在书桌边上,才欣赏了两眼自己刚得到的画,就听外面有人求召见。
    “宣。”
    他吩咐下去。
    外头人很快进来,喘着气,紧张叩拜:“陛下。水报。”
    皇帝脸色立刻难看了起来:“说。”
    下方的人心头一颤,但也不敢瞒报:“河决沛县,徐州百里浸没。”
    入夏以来,各地都相当紧张。今年水位明显比往年高,而下游河道时常淤积,上报了两次,专人处理了,依旧让人头疼。
    终是逃不过。
    皇帝怒火陡起:“宣人!”
    第113章
    水患这个事情可大可小。
    小就淹一个小村子, 整个村子搬家避开水道就成。大则如这次水患, 百里被淹。别说良田问题了,河水冲开堤坝, 百姓被困无数, 房屋倾倒,老幼残一时不查者, 多丧命于此。
    此事该是交由工部管理,追责也当时追到工部去。
    丞相以及桂尚书很快被叫到宫里, 听着皇帝怒火中烧的斥责:“归德到徐州这点地方, 淤泥堵住河道多少次了?上禀上禀,天天跑来告诉朕,朕能给你们亲自去挖泥还是怎么的?”
    桂尚书叩头告罪:“臣,有罪。”
    他确实是每次都上禀了, 上禀的问题倒不仅仅是河道淤泥堵的问题, 而更多是地方官员问题。归德和徐州那片的两个官员,意见是相左的, 一个觉得堵不如疏, 一个觉得疏不如堵。
    每回河道出问题, 两人各自一个方案, 刚开始吵得是天昏地暗, 后来就撕起来,一见面就恨不得把对方直接投河。他上禀之后,这两人总算是稍微安分一点,结果皇帝是和稀泥, 说那就方法轮着用。
    两个大臣确实都有能力,可治理河道哪里能轮着用两个完全不同的方法?皇帝是真的不了解这点,他只看结果。刚开始确实卓有成效,谁方法最有效轮着用上了,就一顿夸赞。
    结果呢,现在河道经过了二十多次改道,不伦不类,中下游根本分不清楚这河流是往哪里流的。两个大臣哪里不知道这里头迟早要出事情?可他们不敢说,也不乐意说。
    自己认输,对方就赢了!
    以至于隐隐发现的桂尚书只能提点两句,却又没法在皇帝面前直接说:这两人这样不行。
    因为这两位大臣这些年治理都有功劳,还都算是大功劳。
    结果今年实在是没能扛住,出了这样的差错。
    桂尚书心中叹气:自己这两年到底是触了什么不干净的?怎么女儿出嫁有了差错。河道这块儿又出了差错。改天怕不会遇到更恐怖的事情?
    皇帝继续在那儿发火骂人,将桂尚书骂得狗血淋头。桂尚书一边琢磨着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一边姿态惶恐告罪:“臣罪该万死,陛下万万不可气着了身子。”
    丞相听着这无实质意义的骂街,知道皇帝就是在发泄怒火。
    他等皇帝骂得差不多了,才恭敬拱手示意:“陛下,此事万不可拖,还需有专人前往徐州,主持大局。不如让桂大人将功赎罪,亲自前往徐州。”
    皇帝皱起眉。
    这找谁去是个问题。皇子里有不少人可以选的人。这群人本事一般,发布号令的本事一个比一个强。工部尚书告罪亲自前去最好,但路途遥远,京城需要有人坐镇。
    桂正初是桂府大公子,虽并不在工部做事,但确可代替桂尚书。
    他语气不耐:“让老三,带着桂正初和封凌一道下徐州。桂正初近来的贸易往来事项,前些日子十二与朕说起,暂交他和翰林院的……”
    说到这里,他一时有点卡住。翰林院他记得新来了一个家里做生意挺厉害的。当初北上还能做大的家可不算多。
    “翰林院有个家里做生意的。暂代。”皇帝实在想不起人名,“此次南下徐州,老三挂个虚名,桂大人长子多操点心。”
    桂尚书脑袋都磕红了,再度叩首:“谢陛下。”
    这一招可真是杀人诛心。三皇子是去混好处的,自己儿子过去却是操劳的。那封凌要是有能力还好,没能力便只会让人头疼。更惨的是操劳要能捞到一点好处就罢,他就怕回头皇帝算他儿子是替他将功赎罪的。
    他儿子喜贸易往来,这回与蒙古往来的这条线凭白让皇家收了去,还给了朝中商贾后人提了提。回头怎么拿回来是个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