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高照[修改版]_20(2/2)
如冰冷、如雾薄,仿佛对所视之人十分无情,轻轻一瞥便能叫人心伤、心寒。这幅画既无题目也无落款,可这般容貌,这般的目光,余燕至却是再熟悉不过……握着画卷的手微不可察颤抖起来,他心知,这名少女便是庄云卿的师妹,何英的生母。
这一刻,余燕至明白了师父藏在心底几十年的感情和遗憾。
陪同庄云卿下葬的除了配剑还有少女的画像。
余燕至不再像先前那般失态,完成所有事后,他静静站在了师父坟前。望着低矮的土堆,回忆起了八年前的初遇。
那时他父母双亡,立刻便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因为余景遥残忍荒淫,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些大仁大义者便决定代为教育他的儿子。余燕至年仅九岁,像个囚犯般被“押”往圣天门,正当他深陷绝望之际,途中,一人持剑仿佛谪仙下凡将他救走。
那人便是庄云卿。
他至今不知师父为何救他,也不知师父有没有像何英那样恨过他,但师父的恩情他不会忘记。
天色彻底暗下,余燕至已不知在雨中站了多久,他对着庄云卿道:“徒弟知道您心里的牵挂。”
“您放心,”余燕至自言自语道,“师父,您放心……”
####################################
灶房里那张四四方方的饭桌上点着油灯。余燕至从案板取来碗,掀开锅盖,舀了满满五碗米粥。碗沿有些烫,他端得小心翼翼,一碗一碗摆了上桌。哑巴婶和师姐的碗在右手边,师父在左手边,中间并排放着的是他跟何英的碗。饭桌中央的碟里盛着哑巴婶腌的萝卜干,被他切成了丝就着粥吃。
不饿,可不能一辈子不吃。
碗口凑在嘴边,余燕至垂眸细嚼慢咽,直到吞下最后一粒米,他将碗放回桌面,筷子搁在碗上,头尾对得整整齐齐。缓缓抬眼,他向前送出了目光,有一盏油灯陪伴他,还有四副碗筷。
冬天,粥凉得快,饭桌上清清冷冷的没了一点热气。余燕至想,太安静了。
他起身时向后退了半步,长凳倒地发出“嘭”的一声,他弯腰扶起,然后去洗碗筷,洗得“叮叮当当”,擦得“咯叽咯叽”。他像个戏台上的丑角,卖力表演,演得很热闹,可惜是强装出的滑稽,不逗趣不讨喜,所以也没人捧场。
四碗冷粥被重新倒了回锅,将灶房收拾干净,余燕至走了出去。
雨势渐小,天上无星无月,但他知道右方十丈远有一座土包,土包下躺着人。他闭上眼睛,眼前便黑了,睁开后依旧一片黑暗。
下山回到住处,他脱掉衣衫,赤条条站在缸前,舀起一盆水兜头浇下,冲洗了发间污泥和身上的血渍。屋里常备有伤药,他草草擦拭过身体将药粉敷在了伤处,虽然某些地方能看到绽开的红红白白的肉,但也就瞧着吓人,除却左肩伤势颇重被他缠上了几圈布条外,其余的用过药后便不闻不问。
翻出里里外外干净的衣裳换好,余燕至面对窗户坐在了床边。
靠窗的桌上放着两把剑,一把属于他,一把属于何英;纸窗上贴着两只小兔,一只是何英从哑巴婶屋里偷偷拿的,一只是他手撕的。他直直盯着那处,心里估摸天快亮了,天亮后他决定再往山中找一找。之前遗漏了许多地方,也许何英逃了,只是不慎跌落在了哪儿,也许他伤势太重不得不藏身某个地方。余燕至不认为这是自欺欺人,即使一丁点的可能性他都要尝试。他想着想着便坐不住了,把半湿的长发高束脑后,捻灭油灯,在蒙蒙细雨下又提剑进了山。
他们住的地方四面峭壁,远看是个梯型,自南向北逐渐高耸。这儿没有连绵不绝的山脉,何英若还在,就无找不到的道理。
余燕至像是要在这山林湖泊、树海草浪中寻一根针,他迈过每寸土壤,将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尽收眼底。他不分早晚,不知饥寒,整整两天两夜,当再度返回时,他唯一的收获是确认了何英不在落伽山。
将剑紧挨何英的剑放下,余燕至终于觉出了疲惫,不只疲惫,他头重脚轻,眼前一阵阵发黑。他想,还是太累,饭不能不吃,觉也不能不睡。他和衣躺下,一闭眼就是三天。
这三天漫长的犹如三年,他一会儿冷得像跌进冰窟,一会儿又热得像被放在火焰炙烤,哪一种都是酷刑,可他偏偏动弹不得,身体沉重得仿佛石头。他中途醒来一次,想找水喝,然全身的力气只够微微打开眼帘,他轻舔干裂的嘴唇,心说总不至于渴死,他模模糊糊地仍认为自己是累了。
他重新阖上了眼。
这一刻,余燕至明白了师父藏在心底几十年的感情和遗憾。
陪同庄云卿下葬的除了配剑还有少女的画像。
余燕至不再像先前那般失态,完成所有事后,他静静站在了师父坟前。望着低矮的土堆,回忆起了八年前的初遇。
那时他父母双亡,立刻便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因为余景遥残忍荒淫,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些大仁大义者便决定代为教育他的儿子。余燕至年仅九岁,像个囚犯般被“押”往圣天门,正当他深陷绝望之际,途中,一人持剑仿佛谪仙下凡将他救走。
那人便是庄云卿。
他至今不知师父为何救他,也不知师父有没有像何英那样恨过他,但师父的恩情他不会忘记。
天色彻底暗下,余燕至已不知在雨中站了多久,他对着庄云卿道:“徒弟知道您心里的牵挂。”
“您放心,”余燕至自言自语道,“师父,您放心……”
####################################
灶房里那张四四方方的饭桌上点着油灯。余燕至从案板取来碗,掀开锅盖,舀了满满五碗米粥。碗沿有些烫,他端得小心翼翼,一碗一碗摆了上桌。哑巴婶和师姐的碗在右手边,师父在左手边,中间并排放着的是他跟何英的碗。饭桌中央的碟里盛着哑巴婶腌的萝卜干,被他切成了丝就着粥吃。
不饿,可不能一辈子不吃。
碗口凑在嘴边,余燕至垂眸细嚼慢咽,直到吞下最后一粒米,他将碗放回桌面,筷子搁在碗上,头尾对得整整齐齐。缓缓抬眼,他向前送出了目光,有一盏油灯陪伴他,还有四副碗筷。
冬天,粥凉得快,饭桌上清清冷冷的没了一点热气。余燕至想,太安静了。
他起身时向后退了半步,长凳倒地发出“嘭”的一声,他弯腰扶起,然后去洗碗筷,洗得“叮叮当当”,擦得“咯叽咯叽”。他像个戏台上的丑角,卖力表演,演得很热闹,可惜是强装出的滑稽,不逗趣不讨喜,所以也没人捧场。
四碗冷粥被重新倒了回锅,将灶房收拾干净,余燕至走了出去。
雨势渐小,天上无星无月,但他知道右方十丈远有一座土包,土包下躺着人。他闭上眼睛,眼前便黑了,睁开后依旧一片黑暗。
下山回到住处,他脱掉衣衫,赤条条站在缸前,舀起一盆水兜头浇下,冲洗了发间污泥和身上的血渍。屋里常备有伤药,他草草擦拭过身体将药粉敷在了伤处,虽然某些地方能看到绽开的红红白白的肉,但也就瞧着吓人,除却左肩伤势颇重被他缠上了几圈布条外,其余的用过药后便不闻不问。
翻出里里外外干净的衣裳换好,余燕至面对窗户坐在了床边。
靠窗的桌上放着两把剑,一把属于他,一把属于何英;纸窗上贴着两只小兔,一只是何英从哑巴婶屋里偷偷拿的,一只是他手撕的。他直直盯着那处,心里估摸天快亮了,天亮后他决定再往山中找一找。之前遗漏了许多地方,也许何英逃了,只是不慎跌落在了哪儿,也许他伤势太重不得不藏身某个地方。余燕至不认为这是自欺欺人,即使一丁点的可能性他都要尝试。他想着想着便坐不住了,把半湿的长发高束脑后,捻灭油灯,在蒙蒙细雨下又提剑进了山。
他们住的地方四面峭壁,远看是个梯型,自南向北逐渐高耸。这儿没有连绵不绝的山脉,何英若还在,就无找不到的道理。
余燕至像是要在这山林湖泊、树海草浪中寻一根针,他迈过每寸土壤,将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尽收眼底。他不分早晚,不知饥寒,整整两天两夜,当再度返回时,他唯一的收获是确认了何英不在落伽山。
将剑紧挨何英的剑放下,余燕至终于觉出了疲惫,不只疲惫,他头重脚轻,眼前一阵阵发黑。他想,还是太累,饭不能不吃,觉也不能不睡。他和衣躺下,一闭眼就是三天。
这三天漫长的犹如三年,他一会儿冷得像跌进冰窟,一会儿又热得像被放在火焰炙烤,哪一种都是酷刑,可他偏偏动弹不得,身体沉重得仿佛石头。他中途醒来一次,想找水喝,然全身的力气只够微微打开眼帘,他轻舔干裂的嘴唇,心说总不至于渴死,他模模糊糊地仍认为自己是累了。
他重新阖上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