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节(2/3)
正也心神不宁的,竟没反应过来。
正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有一只手从东淑身后探出来,在她腰间轻轻地一揽,将把她拥入怀中。
彩胜那一刀陡然落下,正刺在他的肩头上!竟发出“朵”的一声!
与此同时,旁边才有侍卫掠了过来,为首一人喝道:“拿下!”一刀掠了过来!
彩胜急忙后退,不料身后已经是台阶了,她一脚踩空,整个人从台阶上往下跌落!
只听一声惨叫过后,便杳无声息了。
有侍卫探头看过去——原来她竟扭断了脖子……死在当场。
而在殿门口,东淑猝不及防给人抱住,垂头的时候看见他身上月白色的暗纹袍,就知道是李持酒。
可是做梦也想不到李持酒竟以身做盾来保护她的周全。
东淑盯着那一角晃动的衣摆,双眼瞪大,竟不敢动弹。
她怕,怕因为自己,功亏一篑,但是怕什么有什么,血滴滴答答的从她的鬓边擦过,洒在地上。
耳畔只听有人叫道:“侯爷!”
又有人道:“殿下!”
更多声音催促:“快传太医,快!”
这无数个声音好像涌动的波浪,东淑拼命从这惊涛骇浪之中醒转过来,鼓足勇气抬头,却正对上李持酒一双半垂的眸子。
他向着东淑笑了笑,缓缓将她松开,松手的瞬间,李持酒颀长的身子陡然往后倒下!
北风狂烈,皇城像是给冰封了一样寒寂。
狂啸的寒风中,有个骇人的消息正随风不胫而走:正在永庆宫养伤的镇远侯突然遇刺,伤重不治身亡。
第106章
虽然关了宫门, 但是这传言却越过高高的宫墙,不多久就飘到了宫城之外。
兵部正堂之中, 袁侍郎, 顺义侯赵申平等几人正在议事。
原来他们先前封锁了京城九门之后, 城内的人出不去, 城外的人自然进不来, 虽不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毕竟这是京畿重地,平日里略有些风吹草动都会引发诸多猜测流言, 何况是这样彻底关城门的大事。
这几日城中跟宫内虽然不太平, 但城外的情形也好不了多少。
民间早已流传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版本。
有的说皇帝突然得了急病,有些朝臣趁机发动叛乱, 想要谋朝篡位, 城中已经大乱起来;也有的说其实先帝选中的继位者另有其人,不是现在的皇帝,所以城中正在博弈。
杨瑞虽登基不算很久,但似乎没做过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 反而是那些三皇子殿下不明不白身亡、以及谨州叛乱的事情广为流传。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百姓们口耳相传的,竟都说是皇帝暗杀了三皇子,甚至连先帝遇刺身亡的事情也有可疑!
皇都的城门被封,却让这些传言越演越盛了。
那些百姓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闲聊无事中说起此事,有人道:“听说是兵部的大人们看不惯皇帝的所作所为才发了兵的,这兵部是李衾李大人管着的地方, 如果是李大人许了的,李大人向来英明能为,所以这应该不算是一件坏事。”
立刻有人斥责道:“胡说!李大人如今在南边呢,怎么会许手下的人干这事儿?这可是诛九族的罪,李大人出身名门,品行端方,绝不会如此的。”
另一个说道:“你们都不知道,我是最清楚的,我邻居家外甥的儿子在京城里英国公府内当门房,消息是最灵通的,听说当初先皇帝驾崩前留了一道遗诏,先皇帝看出咱们这皇上不是个明君,所以留了一手,只是咱们这位皇帝自然不是个善茬,就把那遗诏抢着毁了,最近不知怎么急病……也不知是不是老天有眼。至于兵部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倒未必是李尚书的意思,如果真的是李尚书的意思,又何必要关城门呢?以李大人的威望跟能耐,自然轻轻松松地就控制了京城内外,而且天下的兵马都归他管,有什么不成事的?他要是当皇帝我们还高兴呢,何必要怕的什么似的关城门?”
大家目瞪口呆,听到当皇帝的话又都咋舌,忙问那遗诏的事情。
这人左顾右盼,才小声说道:“这遗诏……说出来吓死人,你们可知道之前那位大名鼎鼎的镇远侯吧?就是李尚书亲自从云南调回来的那位小侯爷的?”
大家急忙点头:“谁不知道那位小侯爷,虽然年纪不大爱风流,却实在是个极能耐的人,在五城兵马司的时候把那些贪官儿、地痞之类的整治的妥妥当当,到了北关跟狄人打了一场,又将那些贼寇打的落花流水,只可惜之前返回北关的路上遇到了劫匪,生死不知,也算是个多灾多难的人了……对了,又提他做什么?”
那人冷笑道:“据说先帝的遗诏上所写的继位之人,正是这位镇远侯,因为、他竟是先帝的正经血脉!而且他并没有就死在去北关的路上,如今正好端端地在皇宫里呢!”
众人大为震惊,面面相觑,都不能相信。
半天有人才问道:“照你这么说难道继位的就是小侯爷了?”
“本来若是安安稳稳的,这会儿只怕诏命都要出来了呢,如今的局势却叫人不敢说了,我听说,太后娘娘的娘家人如今就在兵部,哼哼
正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有一只手从东淑身后探出来,在她腰间轻轻地一揽,将把她拥入怀中。
彩胜那一刀陡然落下,正刺在他的肩头上!竟发出“朵”的一声!
与此同时,旁边才有侍卫掠了过来,为首一人喝道:“拿下!”一刀掠了过来!
彩胜急忙后退,不料身后已经是台阶了,她一脚踩空,整个人从台阶上往下跌落!
只听一声惨叫过后,便杳无声息了。
有侍卫探头看过去——原来她竟扭断了脖子……死在当场。
而在殿门口,东淑猝不及防给人抱住,垂头的时候看见他身上月白色的暗纹袍,就知道是李持酒。
可是做梦也想不到李持酒竟以身做盾来保护她的周全。
东淑盯着那一角晃动的衣摆,双眼瞪大,竟不敢动弹。
她怕,怕因为自己,功亏一篑,但是怕什么有什么,血滴滴答答的从她的鬓边擦过,洒在地上。
耳畔只听有人叫道:“侯爷!”
又有人道:“殿下!”
更多声音催促:“快传太医,快!”
这无数个声音好像涌动的波浪,东淑拼命从这惊涛骇浪之中醒转过来,鼓足勇气抬头,却正对上李持酒一双半垂的眸子。
他向着东淑笑了笑,缓缓将她松开,松手的瞬间,李持酒颀长的身子陡然往后倒下!
北风狂烈,皇城像是给冰封了一样寒寂。
狂啸的寒风中,有个骇人的消息正随风不胫而走:正在永庆宫养伤的镇远侯突然遇刺,伤重不治身亡。
第106章
虽然关了宫门, 但是这传言却越过高高的宫墙,不多久就飘到了宫城之外。
兵部正堂之中, 袁侍郎, 顺义侯赵申平等几人正在议事。
原来他们先前封锁了京城九门之后, 城内的人出不去, 城外的人自然进不来, 虽不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毕竟这是京畿重地,平日里略有些风吹草动都会引发诸多猜测流言, 何况是这样彻底关城门的大事。
这几日城中跟宫内虽然不太平, 但城外的情形也好不了多少。
民间早已流传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版本。
有的说皇帝突然得了急病,有些朝臣趁机发动叛乱, 想要谋朝篡位, 城中已经大乱起来;也有的说其实先帝选中的继位者另有其人,不是现在的皇帝,所以城中正在博弈。
杨瑞虽登基不算很久,但似乎没做过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 反而是那些三皇子殿下不明不白身亡、以及谨州叛乱的事情广为流传。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百姓们口耳相传的,竟都说是皇帝暗杀了三皇子,甚至连先帝遇刺身亡的事情也有可疑!
皇都的城门被封,却让这些传言越演越盛了。
那些百姓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闲聊无事中说起此事,有人道:“听说是兵部的大人们看不惯皇帝的所作所为才发了兵的,这兵部是李衾李大人管着的地方, 如果是李大人许了的,李大人向来英明能为,所以这应该不算是一件坏事。”
立刻有人斥责道:“胡说!李大人如今在南边呢,怎么会许手下的人干这事儿?这可是诛九族的罪,李大人出身名门,品行端方,绝不会如此的。”
另一个说道:“你们都不知道,我是最清楚的,我邻居家外甥的儿子在京城里英国公府内当门房,消息是最灵通的,听说当初先皇帝驾崩前留了一道遗诏,先皇帝看出咱们这皇上不是个明君,所以留了一手,只是咱们这位皇帝自然不是个善茬,就把那遗诏抢着毁了,最近不知怎么急病……也不知是不是老天有眼。至于兵部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倒未必是李尚书的意思,如果真的是李尚书的意思,又何必要关城门呢?以李大人的威望跟能耐,自然轻轻松松地就控制了京城内外,而且天下的兵马都归他管,有什么不成事的?他要是当皇帝我们还高兴呢,何必要怕的什么似的关城门?”
大家目瞪口呆,听到当皇帝的话又都咋舌,忙问那遗诏的事情。
这人左顾右盼,才小声说道:“这遗诏……说出来吓死人,你们可知道之前那位大名鼎鼎的镇远侯吧?就是李尚书亲自从云南调回来的那位小侯爷的?”
大家急忙点头:“谁不知道那位小侯爷,虽然年纪不大爱风流,却实在是个极能耐的人,在五城兵马司的时候把那些贪官儿、地痞之类的整治的妥妥当当,到了北关跟狄人打了一场,又将那些贼寇打的落花流水,只可惜之前返回北关的路上遇到了劫匪,生死不知,也算是个多灾多难的人了……对了,又提他做什么?”
那人冷笑道:“据说先帝的遗诏上所写的继位之人,正是这位镇远侯,因为、他竟是先帝的正经血脉!而且他并没有就死在去北关的路上,如今正好端端地在皇宫里呢!”
众人大为震惊,面面相觑,都不能相信。
半天有人才问道:“照你这么说难道继位的就是小侯爷了?”
“本来若是安安稳稳的,这会儿只怕诏命都要出来了呢,如今的局势却叫人不敢说了,我听说,太后娘娘的娘家人如今就在兵部,哼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