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食摊,郎君靠捡(美食) 第42节(1/3)
关鹤谣深刻反省,立刻挺着胸膛支楞起来,捻起一个青团,“蒙大官人厚爱,这个送给您吃。”
这就把他的夸奖认下来了。
张大官人正意犹未尽,连声谢了接过,这次也有了心思捧着青团好好相看,问道:“这团子颜色真脆生,我家蒸的却总发暗是怎么回事?”
关鹤谣一笑,兴致盎然讲了起来,“艾草焯水之后要浸到冷水里,越浸越绿。蒸的时机要看好,一熟就开锅,千万别蒸过了。”
真要说起来,方法多的是。
油脂和碱也能保色,这就是为何很多饭店焯青菜时,水里放些油或是小苏打。这里自然没有小苏打,她本来想要不要在面里兑一点草木灰,但从前没试过,怕影响味道,这次就算了。
“要是嫌这些不好把控,也可干脆先蒸好面团,再把艾草汁子揉进去……”
她讲得头头是道,方法又简单实用,不止张大官人,周围人都凑过来听。
忽然,被晾在一边的魏玄开口打断她演讲,却不是冲着关鹤谣,而是冲着张大官人,“这是店家的诀窍,官人怎好随意打探?”
他一身华服,本就清冷的嗓音乍然响起,语气中又隐隐藏着责备和轻视之意,这些吵吵闹闹的市井之民一时都愣住了。
关鹤谣不乐意了。
看起来挺知礼的一个人,心眼却这么小,说话这般高慢。
那么几句根本连“诀窍”都算不上的话,哪里能比得上客人们和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
这位张大官人,是她最早的一批客人,为人热心又实诚。关鹤谣始终记得他带着书坊的几位同僚来,拍着胸脯和他们保证这家炊饼片好吃的样子。
魏玄有什么立场替她说那样的话?
她让掬月带着尴尬的张大官人去屋里喝碗油焦面,公开护短,“郎君可尽管说妾多嘴,好为人师。怎的为难妾家客人?”
魏玄面色微僵,看着她蕴着怒火的桃花眼,声音不觉低下去,“我要两个青团。”
第36章 量产焦面、吊糟卤 “鹤厨娘摊子可还需……
关鹤谣到大膳房的时候, 孟监司已经着人把油焦面的一应材料准备好了,另有三位郎君等着学做。其中还有位熟面孔——夜间抬轿送她的轿夫,名唤毕五。
显然这几位都是在府中做力气活的, 听了关鹤谣吩咐, 撸起袖子就干,利索可靠。
关鹤谣得空,便带着阿虎去酒窖。
信国公府祖孙三人极爱喝酒,每日都有各种美酒佐餐。
毕竟这是一个无论男女老少都饮酒的时代,酒业空前发展。官府对其酿造、买卖把控很严, 但是为了那足以支撑军费的酒税收入,大宋实际上非常鼓励民间酿酒。只是不可私自酿造,要向官府报备, 购买酒曲,是以许多王公贵族家都有珍品佳酿。
比如仁宗朝张温成皇后家的“醽醁”、哲宗生母朱太妃家的“琼酥”、“活佛济公”的高祖父——李和文驸马家的“献卿金波”。
信国公一家人爱喝酒, 却懒得费工夫自己酿,府中只有藏酒窖,没有酿酒窖。
饶是如此,宫中赐下的, 其他府里送来的,各个酒坊、正店买来的……数百坛美酒仍将这地下酒窖堆得满满当当。
关鹤谣不难想象, 等夏月里大酒造好, 这酒窖怕是要挤得过不了人了。
这是关鹤谣第二次来酒窖, 刚巧茶酒司的副监司在这里。这位王副监司全程殷勤地陪同,不时与她聊天。
“鹤厨娘请看,这几坛黄绸缎封口的是内酒坊赐下的黄封酒。”
“川酒种类最多,这个是成都府的锦江春。”
“三娘子爱喝果酒,府中有上好的渠州葡萄酒、黄柑酿的‘洞庭春色’, 再过些时日南边的荔枝酒和椰子酒也要运来了。”
享受了一次免费游览加讲解,关鹤谣和阿虎一人抱着一坛酒回到了大膳房(1)。
各位大力士已经炒出一批成品,几个小厨婢正在称重、包装。关鹤谣便让几位休息休息,请他们品尝一碗自己的劳动成果。
“喝了这个焦面,其他焦面还怎么入口呦!” 毕五苦着脸,舔舔碗沿。他边上的郎君笑话道:“明日府里就发下来了,你可别在这丢人了。”
“一年就发这么一次啊!不够吃。”
关鹤谣看着这几人挺有意思,便开玩笑说可以去她家食摊买,“给各位郎君让价三成,只是要早些来,妾每天可只能炒出二三十斤。”
越临近寒食,她家油焦面越抢手,日日售罄。
毕五听出了弦外之音,把碗一放,忙声问道:“鹤厨娘摊子可还需要人手?”
原来他家中二哥到处做些零工,今日去茶园帮着运茶,明日帮人磨剪子、磨刀,后日做个“游手”走街串巷帮人买东西。
“小人哥哥没什么长技,但有一把好力气。鹤厨娘若不嫌弃,也能在你摊子上帮衬一二。”
关鹤谣一听就乐了,这不是想啥来啥嘛。
她家食摊现在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油焦面需要同她家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正琢磨着雇人呢。
毕五这样推荐自家兄弟,还省了她
这就把他的夸奖认下来了。
张大官人正意犹未尽,连声谢了接过,这次也有了心思捧着青团好好相看,问道:“这团子颜色真脆生,我家蒸的却总发暗是怎么回事?”
关鹤谣一笑,兴致盎然讲了起来,“艾草焯水之后要浸到冷水里,越浸越绿。蒸的时机要看好,一熟就开锅,千万别蒸过了。”
真要说起来,方法多的是。
油脂和碱也能保色,这就是为何很多饭店焯青菜时,水里放些油或是小苏打。这里自然没有小苏打,她本来想要不要在面里兑一点草木灰,但从前没试过,怕影响味道,这次就算了。
“要是嫌这些不好把控,也可干脆先蒸好面团,再把艾草汁子揉进去……”
她讲得头头是道,方法又简单实用,不止张大官人,周围人都凑过来听。
忽然,被晾在一边的魏玄开口打断她演讲,却不是冲着关鹤谣,而是冲着张大官人,“这是店家的诀窍,官人怎好随意打探?”
他一身华服,本就清冷的嗓音乍然响起,语气中又隐隐藏着责备和轻视之意,这些吵吵闹闹的市井之民一时都愣住了。
关鹤谣不乐意了。
看起来挺知礼的一个人,心眼却这么小,说话这般高慢。
那么几句根本连“诀窍”都算不上的话,哪里能比得上客人们和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
这位张大官人,是她最早的一批客人,为人热心又实诚。关鹤谣始终记得他带着书坊的几位同僚来,拍着胸脯和他们保证这家炊饼片好吃的样子。
魏玄有什么立场替她说那样的话?
她让掬月带着尴尬的张大官人去屋里喝碗油焦面,公开护短,“郎君可尽管说妾多嘴,好为人师。怎的为难妾家客人?”
魏玄面色微僵,看着她蕴着怒火的桃花眼,声音不觉低下去,“我要两个青团。”
第36章 量产焦面、吊糟卤 “鹤厨娘摊子可还需……
关鹤谣到大膳房的时候, 孟监司已经着人把油焦面的一应材料准备好了,另有三位郎君等着学做。其中还有位熟面孔——夜间抬轿送她的轿夫,名唤毕五。
显然这几位都是在府中做力气活的, 听了关鹤谣吩咐, 撸起袖子就干,利索可靠。
关鹤谣得空,便带着阿虎去酒窖。
信国公府祖孙三人极爱喝酒,每日都有各种美酒佐餐。
毕竟这是一个无论男女老少都饮酒的时代,酒业空前发展。官府对其酿造、买卖把控很严, 但是为了那足以支撑军费的酒税收入,大宋实际上非常鼓励民间酿酒。只是不可私自酿造,要向官府报备, 购买酒曲,是以许多王公贵族家都有珍品佳酿。
比如仁宗朝张温成皇后家的“醽醁”、哲宗生母朱太妃家的“琼酥”、“活佛济公”的高祖父——李和文驸马家的“献卿金波”。
信国公一家人爱喝酒, 却懒得费工夫自己酿,府中只有藏酒窖,没有酿酒窖。
饶是如此,宫中赐下的, 其他府里送来的,各个酒坊、正店买来的……数百坛美酒仍将这地下酒窖堆得满满当当。
关鹤谣不难想象, 等夏月里大酒造好, 这酒窖怕是要挤得过不了人了。
这是关鹤谣第二次来酒窖, 刚巧茶酒司的副监司在这里。这位王副监司全程殷勤地陪同,不时与她聊天。
“鹤厨娘请看,这几坛黄绸缎封口的是内酒坊赐下的黄封酒。”
“川酒种类最多,这个是成都府的锦江春。”
“三娘子爱喝果酒,府中有上好的渠州葡萄酒、黄柑酿的‘洞庭春色’, 再过些时日南边的荔枝酒和椰子酒也要运来了。”
享受了一次免费游览加讲解,关鹤谣和阿虎一人抱着一坛酒回到了大膳房(1)。
各位大力士已经炒出一批成品,几个小厨婢正在称重、包装。关鹤谣便让几位休息休息,请他们品尝一碗自己的劳动成果。
“喝了这个焦面,其他焦面还怎么入口呦!” 毕五苦着脸,舔舔碗沿。他边上的郎君笑话道:“明日府里就发下来了,你可别在这丢人了。”
“一年就发这么一次啊!不够吃。”
关鹤谣看着这几人挺有意思,便开玩笑说可以去她家食摊买,“给各位郎君让价三成,只是要早些来,妾每天可只能炒出二三十斤。”
越临近寒食,她家油焦面越抢手,日日售罄。
毕五听出了弦外之音,把碗一放,忙声问道:“鹤厨娘摊子可还需要人手?”
原来他家中二哥到处做些零工,今日去茶园帮着运茶,明日帮人磨剪子、磨刀,后日做个“游手”走街串巷帮人买东西。
“小人哥哥没什么长技,但有一把好力气。鹤厨娘若不嫌弃,也能在你摊子上帮衬一二。”
关鹤谣一听就乐了,这不是想啥来啥嘛。
她家食摊现在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油焦面需要同她家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正琢磨着雇人呢。
毕五这样推荐自家兄弟,还省了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