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下)(1/2)
队员们都笑了,都知道我有一年多没摸狙击枪了。
我指着段弘毅,没好气的笑道:“你可真够坏的,想让我出丑是不是?行,那就和你们玩玩。”
“好!”
段弘毅拿着对讲机:“换靶,标兵就位!”
我的枪法可不算差,只是不擅长远程狙击而已。
想射击远距离目标,考验的就不只是对枪械的手感,还包括心性、天赋、视力、观察能力、心算能力。
缺一不可。
狙击手是战术位置之一,打起仗来,和突击手、机枪手等其他位置同样重要。之所以狙击手更难得、更受尊重,是因为狙击手仅仅通过后天努力,很难达到高水准。
我来到一号靶趴下,我的目标当然不是第一,不是倒数第一去扫厕所就烧高香了。
耳畔传来队员们开枪的声音,本来压力就点大,有点影响我的心神。
屏气宁神,开火!
第一枪,10环!
不错,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嘛。
但有点高兴过头了,第二枪差点脱靶,好在后面三枪都还说的过去。
枪声停止,大家都打完了。
“起立!”
段弘毅对着对讲机说道:“报靶!”
“1号靶位,42环!2号靶位,48环!3号靶位……”
42环,还可以,还可以……
我看着旁边2号靶位的宋豪,笑道:“你小子可以啊!”
“哈哈,还行。”
400米,48环,这个成绩是狙击手的标准。到底是狙击手出身,宋豪还真是宝刀未老……
“7号靶位,50环!”
满环?
我走出队列看了一眼,还以为是邓文强,结果是余沛东,b组的狙击手。
好小子,有两下子!
400米的距离,是狙击手的标准距离,直接反映出实力。枪口偏差1毫米,就脱靶了。
外行人会觉得,不是有瞄准镜吗?十字瞄准靶心就行了。
要是有这么简单,就遍地都是狙击手了。
远距离射击,呼吸、扣扳机的动作,都会影响准心的偏差,毕竟瞄准镜度数高。
(别用游戏里的概念来定义,游戏能调整瞄准镜的灵敏度,现实中能调吗?手上每个细微的调整,瞄准镜里的世界就天翻地覆。)
除此之外,因为风速、风向、湿度的原因,狙击远距离目标时,准心都需要移动。
射程、湿度决定枪口抬高多少,风向决定左移还是右移,移动多少看风速,还有可能要考虑目标移动的速度。名词叫“密位公式”。
所以,狙击和物理、数学有关,绝不是简单的准心瞄着目标,就能命中。
很多人要问,既然这么复杂,那电影里的狙击手,百步穿杨、果敢快速的狙击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电影、小说里的描写,大部分都是假的。其次,狙击手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缩短计算时间,达到这种效果。说白了,就是感觉。
优秀的狙击手,仅凭借对周围的感知和目标的距离,就能快速确定该如何移动准信,让子弹契合空气,完成狙杀。
名词叫“密位感知”,就是通过感知就确定密位公式后的答案,在短时间内完成狙杀。注意,这不是心算,而是经验化为感觉的结果。
举例来说,一个狙击手在400米距离、风速2、湿度3的环境下,训练500次,下次遇到同样的环境条件,他还需要心算吗?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观察手。
真以为特战小队里的观察手,是摆设?存在即合理,之所以有这样的战术位置,就一定有其重要性。
观察手不仅仅是汇报风向、风速、湿度等数据,还要为狙击手指引目标。
狙击手在战场上狙杀时,先狙杀谁、后狙杀谁,完全听从观察手的指引。
因为在紧迫时,狙击手的所有注意力,都在狙击镜里,会对战场形势失去控制。比如他瞄准着左边的敌人,他能看到右边的战友正遭受到威胁吗?
所以,狙击手的荣耀往往是观察手造就的,没有了观察手,狙击手就相当于瞎了一只眼。当然,那些搞暗杀,一枪毙命就逃之夭夭的狙击手除外。
(《特种部队:向我开火》的主角龚晓宇是狙击手。这里废话这么多,算是为第一部解释一下吧,最近为此骂我的人有点多……)
段弘毅一边听着对讲机里的报靶,一边在记录着。
我走上前看了一眼,最差的是丁湛益这个军二代,不过他是战斗步兵,在队伍里不担任射手,枪法差一些也没什么。
何况,也有可能是发挥失常。我既然定下了竞赛规则,就不能再批评,扫厕所已经算是批评了。
可是,本准备不批评任何人的我,看到邓文强的成绩后,立刻就火了。
“邓文强!”
“到!”
段弘毅拉住我,眼神示意我冷静一些,先宣布成绩。
“第一名,余沛东,50环。第二、三名分别是宋豪48环、颜东46环,刘子扬、徐磊、张云鹏45环。邓文强、李志强、杨晨44环……最后一名
我指着段弘毅,没好气的笑道:“你可真够坏的,想让我出丑是不是?行,那就和你们玩玩。”
“好!”
段弘毅拿着对讲机:“换靶,标兵就位!”
我的枪法可不算差,只是不擅长远程狙击而已。
想射击远距离目标,考验的就不只是对枪械的手感,还包括心性、天赋、视力、观察能力、心算能力。
缺一不可。
狙击手是战术位置之一,打起仗来,和突击手、机枪手等其他位置同样重要。之所以狙击手更难得、更受尊重,是因为狙击手仅仅通过后天努力,很难达到高水准。
我来到一号靶趴下,我的目标当然不是第一,不是倒数第一去扫厕所就烧高香了。
耳畔传来队员们开枪的声音,本来压力就点大,有点影响我的心神。
屏气宁神,开火!
第一枪,10环!
不错,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嘛。
但有点高兴过头了,第二枪差点脱靶,好在后面三枪都还说的过去。
枪声停止,大家都打完了。
“起立!”
段弘毅对着对讲机说道:“报靶!”
“1号靶位,42环!2号靶位,48环!3号靶位……”
42环,还可以,还可以……
我看着旁边2号靶位的宋豪,笑道:“你小子可以啊!”
“哈哈,还行。”
400米,48环,这个成绩是狙击手的标准。到底是狙击手出身,宋豪还真是宝刀未老……
“7号靶位,50环!”
满环?
我走出队列看了一眼,还以为是邓文强,结果是余沛东,b组的狙击手。
好小子,有两下子!
400米的距离,是狙击手的标准距离,直接反映出实力。枪口偏差1毫米,就脱靶了。
外行人会觉得,不是有瞄准镜吗?十字瞄准靶心就行了。
要是有这么简单,就遍地都是狙击手了。
远距离射击,呼吸、扣扳机的动作,都会影响准心的偏差,毕竟瞄准镜度数高。
(别用游戏里的概念来定义,游戏能调整瞄准镜的灵敏度,现实中能调吗?手上每个细微的调整,瞄准镜里的世界就天翻地覆。)
除此之外,因为风速、风向、湿度的原因,狙击远距离目标时,准心都需要移动。
射程、湿度决定枪口抬高多少,风向决定左移还是右移,移动多少看风速,还有可能要考虑目标移动的速度。名词叫“密位公式”。
所以,狙击和物理、数学有关,绝不是简单的准心瞄着目标,就能命中。
很多人要问,既然这么复杂,那电影里的狙击手,百步穿杨、果敢快速的狙击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电影、小说里的描写,大部分都是假的。其次,狙击手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缩短计算时间,达到这种效果。说白了,就是感觉。
优秀的狙击手,仅凭借对周围的感知和目标的距离,就能快速确定该如何移动准信,让子弹契合空气,完成狙杀。
名词叫“密位感知”,就是通过感知就确定密位公式后的答案,在短时间内完成狙杀。注意,这不是心算,而是经验化为感觉的结果。
举例来说,一个狙击手在400米距离、风速2、湿度3的环境下,训练500次,下次遇到同样的环境条件,他还需要心算吗?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观察手。
真以为特战小队里的观察手,是摆设?存在即合理,之所以有这样的战术位置,就一定有其重要性。
观察手不仅仅是汇报风向、风速、湿度等数据,还要为狙击手指引目标。
狙击手在战场上狙杀时,先狙杀谁、后狙杀谁,完全听从观察手的指引。
因为在紧迫时,狙击手的所有注意力,都在狙击镜里,会对战场形势失去控制。比如他瞄准着左边的敌人,他能看到右边的战友正遭受到威胁吗?
所以,狙击手的荣耀往往是观察手造就的,没有了观察手,狙击手就相当于瞎了一只眼。当然,那些搞暗杀,一枪毙命就逃之夭夭的狙击手除外。
(《特种部队:向我开火》的主角龚晓宇是狙击手。这里废话这么多,算是为第一部解释一下吧,最近为此骂我的人有点多……)
段弘毅一边听着对讲机里的报靶,一边在记录着。
我走上前看了一眼,最差的是丁湛益这个军二代,不过他是战斗步兵,在队伍里不担任射手,枪法差一些也没什么。
何况,也有可能是发挥失常。我既然定下了竞赛规则,就不能再批评,扫厕所已经算是批评了。
可是,本准备不批评任何人的我,看到邓文强的成绩后,立刻就火了。
“邓文强!”
“到!”
段弘毅拉住我,眼神示意我冷静一些,先宣布成绩。
“第一名,余沛东,50环。第二、三名分别是宋豪48环、颜东46环,刘子扬、徐磊、张云鹏45环。邓文强、李志强、杨晨44环……最后一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