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帝国(二十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正常的,曹冲把目光定格在了张范身上。
    这个张范,正是赵郡太守张承的兄长。
    说起来,张范所在的家族,也是一个大世家。
    张范,字公仪,河内脩武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司徒张歆之孙,太尉张延之子。
    这一个个名字,便代表着他是出身于名门世家。
    在后来,几番周折之后,张范还是成为曹操帐下官员。
    张范性格恬静乐道,不爱荣华、名利,他不追求官职,喜欢帮助穷人,家无余财,内外的穷人、孤寡都十分敬重。
    对于外来所赠更始终不用,当张范死去后,将其全部归还。
    张范在魏国都是有很高声望的。
    家族长达三百年,先祖可以追溯到留侯张良。
    说是世家大族,也就只有颍川世家能够与他家比一比了。
    张范与张承之所以不在曹操的清算名单之内,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张家是曹操的人。
    曹操要对付世家不假,但是他需要力量,仅仅是自己的力量是不够了。
    颍川士族,还有这个张家的力量,曹操便借用过来了。
    这也是曹老板消灭了大多数的世家,而不是所有世家的原因。
    而剩下来的世家,地位更是比之前更加显贵,恐怕这也是张范敢殿上将曹据推出来为张承开脱的原因。
    此时在朝堂上有这个能力把自己这个愚蠢的弟弟推出来,曹冲想,除了这个张范之外,便没有其他的人了。
    “谏议大夫,你觉得张承可有罪?”
    张范愣了一下,但也只是愣了一下而已,他像是做好了准备一般,笑着对曹冲说道:“殿下,赵郡太守张承当然有罪了。”
    “哦?”
    曹冲眼睛微眯,他可不觉得张范会没有后手。
    “既然是有罪,那流放辽东,大夫以为如何?”
    张范手持玉笏,马上摇头:“赵郡太守张承有罪,但他的罪过应该不至于流放。”
    果然...
    曹冲心中冷笑,脸上倒是还有些笑容。
    “那依大夫之间,本宫该如何做?”
    张承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话也是很快的说出来了。
    “依臣愚见,赵郡太守虽然贪墨修路款,但并非是将这修路款据为己有,而是给百姓买了耕种的铁犁耕牛,冬日过后,便是开春,开春便是播种的时节,若是有铁犁与耕牛,来年赵郡百姓便不会饿着肚子,这一点,是比修路要来的实在的,所以,张承即便有错,但也不至于流放辽东。”
    张范话一说完,殿下群臣马上点头称是。
    曹冲轻轻的瞥了下面一眼,发现与张范应和的,都是一些世家人。
    譬如说颍川士族的臣公们。
    至于那些曹氏夏侯氏的人倒是一副不动如山的模样。
    果然,即便是将大部分的世家都清出朝堂了,这些世家依然让我心烦。
    这颍川士族与张家是依靠曹操的,而不是依靠他曹冲。
    不是自己的东西,曹冲自然无法指使他们,当然也不会对他们抱有好感。
    “王兄,谏议大夫所言极是,赵郡太守张承也是国之栋梁,若是流放辽东,岂不是让他白白蹉跎了岁月,这不仅是张承的损失,也是魏国的损失。”
    有曹据带头,那些世家系的臣公们应和的便更加大声了。
    而曹冲的脸色却是更加阴沉了。
    “曹据,这里没有你的王兄,还不给我退下!”
    “王...殿下...”
    “退下!”
    见到曹冲眼中寒意如有实质一般,曹据缩了缩脑袋,心中也有些恐惧起来了。
    说实话,他第一次看到曹冲愤怒,尤其是对他愤怒。
    在他的印象里,他的这个王兄是从来不会如此愤怒的。
    但今日,好像自己彻底将他惹怒了。
    曹据退后一步,低下头去再不敢言语了。
    见曹冲脸色阴沉如同乌云一般,那些应和的声音戛然而止。
    “按照大夫的意思说,张承贪墨修路款,非是修路,而是去给百姓买牛买铁犁,这便是罪轻了,若是如此,那本宫岂不是可以将盐铁之税拿出来,去蓄养战马,去整顿军备,去训练士卒?”
    张范脸上一黑,马上摇头说道:“殿下,此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不可混为一谈?
    “若是修路款可以挪做他用,是否将来若是地方有天灾之事,那赈灾款也可以流入某些人的口袋之中,既然你觉得本宫不能将盐铁之税拿出来蓄养战马整顿军备,那为何赵郡太守挪用修路款便是对的了呢?”
    “耕牛铁犁不过是一时之需罢了,然而若是能够把路修出来,便可以用马车将赵郡粮草特产运送到邺城,洛阳,长安等地贩卖,与百姓而言,又如何是坏事?”
    把一件本身有罪的事情不仅说成没罪,而且还搞得有功劳一般。
    对于这些嘴皮子的嘴脸,曹冲首先是讨厌,其次是绝对不会容忍下去的。
    再者说,今日这张范虽然做了一些准备,但他却是失算了。
    或者说,他根本不知道我曹冲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