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哪里逃 第529节(1/3)
虞祁镛的举措于战术上是有利,可放诸全局,却有些蠢了。
所以他脸上反倒现出了笑意:“意料之中,南阳方面我与少保早有防备,能够守得住的。至于陕西,只要朝廷堵住了潼关与平阳府,暂时不用管。”
可随后李轩就看见虞红裳书案上那堆成满满几座山一样的奏章,然后眉头大皱:“这是你今天要处理的奏章?”
不止是这书案上有几座‘山’,旁边的书架上还有,足足二百多本。
虞红裳顺着他视线看过去,然后就微微一笑:“没你以为的那么麻烦,其中的绝大多数,内阁与司礼监那边其实都已票拟了,我只需用印就可。
不过现在除轩郎之外,我对其他人还不放心,所以每一本都要过目。还有,要不是这两天孩子太闹腾,也不会堆积这么多。”
此时虞红裳又看着李轩,眼中微现钦佩与崇拜之意:“其实比最初那几天好多了,我没想到轩郎你能拿下那样的大胜,现在许多朝政处理起来简单多了。”
李轩在宣府的大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朝廷对地方的威慑力大增。
最初她父皇大行之日,朝廷需要考虑各地军镇卫所与地方官的想法,在回复地方奏章时得小心谨慎,筹措用词,采取更稳妥的施政方略。
可现在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地方上如果敢有意见,或是抗命不遵,那就直接拿下便是。
“对了,还有此事——”
此时虞红裳,又拿出了一封信符:“南边的泉州市舶司来信,轩郎你想要找的土豆,玉米,还有红薯,都已经在海外找到了,已经在送往京城的途中。”
李轩当即精神一振,眼中现出了一抹喜色。
他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却没想到这个世界,还真能找到这三种食物。
第677章 民以食为天
“这三种作物都找到了?”
李轩一瞬间就兴奋起来:“这是两天前的符信,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通州了吧?让他们尽快入京,把东西都送到我府中给我看看。”
虞红裳却不解的看着他:“不过是些海外之物而已,也不是什么仙草灵珍,轩郎你用得着高兴成这样?”
李轩则笑着回道:“如果这土豆与红薯的亩产量都可以达到三五千斤呢?这玉米可以让北方土地的亩产量,提升三到五石呢?其中的土豆,玉米还能充作主食呢?”
在李轩来的那个世界,土豆是清朝中期的时候才由海商传入中土的。
这是一种高产的粮食,一亩地随随便便就能收获一两千斤。
后世改良品种与种植方法之后,产量可以达到三五千斤,甚至达到八千斤以上。
土豆不但适合在粮食产量极低的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北部等高寒地区种植,也可极大程度的增加南方粮食产量。
红薯则是明末的时候传入大明的,也是高产的作物,亩产可达几千斤。
史书上说是红薯‘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且无地不宜’,‘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
可惜最初几十年,此物一直都在南方种植,直到康熙年间被引入浙江,在乾隆年间,才被引入北京。
玉米进入大明的时间较早,在嘉靖以前就有记载了,那个时候叫做‘玉麦’。
玉米也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耐旱、耐寒、耐贫瘠性,关键是可以与麦、春谷或高粱等轮作,大幅度的提高粮食产量。
正因这三种外来的作物造就了所谓的“康乾盛世”,让清朝的人口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膨胀到了四万万。
李轩对这三种作物其实没抱太多的希望,只是在大半年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画出图形让虞红裳派人去海外找找。
毕竟这个世界仙魔显世,道法横行。
民间种植的作物与粮食,也与他那个世界不尽相同。
可没想到,泉州市舶司那边还真有收获。
“亩产三五千斤,还能充足主食?”虞红裳吃了一惊,神色震撼不已:“真有此事?轩郎你从哪里得知的?”
如果是真的,这些东西虽然不是什么仙草灵珍,可对于大晋来说,它们的价值却是远在最顶级的仙草灵珍之上,是能够真正活人亿万之物。
那时候整个大晋,可能都再无饥荒之忧。
李轩信口胡诌:“我是从一些海商口中听说的,以前在金陵的时候,我常与他们接触,知道了一些海外之事。
其中就包括这三种作物,我想既然它们能在海外之地养活无数人,那么能不能将之引入中土种植?不过泉州市舶司那边送来的东西到底是不是,我还得亲眼看看。”
虞红裳却还是难以置信:“亩产真能达到三五千斤?怎么可能有产量这么高的作物?轩郎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这可是无量功德!
这会不会是那些商人以讹传讹,夸大其词了?需知江南最上等的水田,亩产也就只有七百斤不到。”
李轩哑然失笑,他想在这个世界,土豆与红薯的产量可能更加夸张。
既然大晋的稻米产量可以倍增,那么土豆与红薯的产量翻番,也是可以期待的事情。
所以他脸上反倒现出了笑意:“意料之中,南阳方面我与少保早有防备,能够守得住的。至于陕西,只要朝廷堵住了潼关与平阳府,暂时不用管。”
可随后李轩就看见虞红裳书案上那堆成满满几座山一样的奏章,然后眉头大皱:“这是你今天要处理的奏章?”
不止是这书案上有几座‘山’,旁边的书架上还有,足足二百多本。
虞红裳顺着他视线看过去,然后就微微一笑:“没你以为的那么麻烦,其中的绝大多数,内阁与司礼监那边其实都已票拟了,我只需用印就可。
不过现在除轩郎之外,我对其他人还不放心,所以每一本都要过目。还有,要不是这两天孩子太闹腾,也不会堆积这么多。”
此时虞红裳又看着李轩,眼中微现钦佩与崇拜之意:“其实比最初那几天好多了,我没想到轩郎你能拿下那样的大胜,现在许多朝政处理起来简单多了。”
李轩在宣府的大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朝廷对地方的威慑力大增。
最初她父皇大行之日,朝廷需要考虑各地军镇卫所与地方官的想法,在回复地方奏章时得小心谨慎,筹措用词,采取更稳妥的施政方略。
可现在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地方上如果敢有意见,或是抗命不遵,那就直接拿下便是。
“对了,还有此事——”
此时虞红裳,又拿出了一封信符:“南边的泉州市舶司来信,轩郎你想要找的土豆,玉米,还有红薯,都已经在海外找到了,已经在送往京城的途中。”
李轩当即精神一振,眼中现出了一抹喜色。
他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却没想到这个世界,还真能找到这三种食物。
第677章 民以食为天
“这三种作物都找到了?”
李轩一瞬间就兴奋起来:“这是两天前的符信,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通州了吧?让他们尽快入京,把东西都送到我府中给我看看。”
虞红裳却不解的看着他:“不过是些海外之物而已,也不是什么仙草灵珍,轩郎你用得着高兴成这样?”
李轩则笑着回道:“如果这土豆与红薯的亩产量都可以达到三五千斤呢?这玉米可以让北方土地的亩产量,提升三到五石呢?其中的土豆,玉米还能充作主食呢?”
在李轩来的那个世界,土豆是清朝中期的时候才由海商传入中土的。
这是一种高产的粮食,一亩地随随便便就能收获一两千斤。
后世改良品种与种植方法之后,产量可以达到三五千斤,甚至达到八千斤以上。
土豆不但适合在粮食产量极低的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北部等高寒地区种植,也可极大程度的增加南方粮食产量。
红薯则是明末的时候传入大明的,也是高产的作物,亩产可达几千斤。
史书上说是红薯‘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且无地不宜’,‘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
可惜最初几十年,此物一直都在南方种植,直到康熙年间被引入浙江,在乾隆年间,才被引入北京。
玉米进入大明的时间较早,在嘉靖以前就有记载了,那个时候叫做‘玉麦’。
玉米也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耐旱、耐寒、耐贫瘠性,关键是可以与麦、春谷或高粱等轮作,大幅度的提高粮食产量。
正因这三种外来的作物造就了所谓的“康乾盛世”,让清朝的人口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膨胀到了四万万。
李轩对这三种作物其实没抱太多的希望,只是在大半年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画出图形让虞红裳派人去海外找找。
毕竟这个世界仙魔显世,道法横行。
民间种植的作物与粮食,也与他那个世界不尽相同。
可没想到,泉州市舶司那边还真有收获。
“亩产三五千斤,还能充足主食?”虞红裳吃了一惊,神色震撼不已:“真有此事?轩郎你从哪里得知的?”
如果是真的,这些东西虽然不是什么仙草灵珍,可对于大晋来说,它们的价值却是远在最顶级的仙草灵珍之上,是能够真正活人亿万之物。
那时候整个大晋,可能都再无饥荒之忧。
李轩信口胡诌:“我是从一些海商口中听说的,以前在金陵的时候,我常与他们接触,知道了一些海外之事。
其中就包括这三种作物,我想既然它们能在海外之地养活无数人,那么能不能将之引入中土种植?不过泉州市舶司那边送来的东西到底是不是,我还得亲眼看看。”
虞红裳却还是难以置信:“亩产真能达到三五千斤?怎么可能有产量这么高的作物?轩郎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这可是无量功德!
这会不会是那些商人以讹传讹,夸大其词了?需知江南最上等的水田,亩产也就只有七百斤不到。”
李轩哑然失笑,他想在这个世界,土豆与红薯的产量可能更加夸张。
既然大晋的稻米产量可以倍增,那么土豆与红薯的产量翻番,也是可以期待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