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338,朱慈烺领兵北上,多尔衮迫不及(1/2)
很多时候,两个国家之间是没有什么仇恨的。
促成双方结仇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两个国家既相邻,又都想要变得强大。
在农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不足,想要变得更加强大就只能占据更多的生产资料,而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无疑就是人和土地。
说人话就是,只要想要变得强大,那么就必须要扩张。
大明想要扩张,满清也想要扩张,双方又是邻居,这就带来了巨大的矛盾。
而且这种矛盾,跟之前的蒙古又不同。
大明和蒙古之间的矛盾,属于农耕和游牧民族的矛盾,双方之间是很难转化的。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治了几十年中原,所做的无非就是把中原大片的良田画作牧场,这无疑是很可笑的。
而大明虽然也有蓝玉大破蒙古于捕鱼儿海(中蒙边界贝尔湖)的大捷,可同样也无法在草原上长久立足。
缺乏向对方生活方式转化的能力,这就注定了大明和蒙古之间的斗争是长期的。
满清属于从长白山之中走出来的渔猎民族,他们本身就很适应定居的方式,能够很轻易的从渔猎转成农耕。
而大明就更不用说,满清所占据的辽东原本就是大明的土地,上面原本就生活着大量大明的农民。
这就注定了满清和大明之间是不可能和平共存的,这两个国家就好像是生活在同一片山林之中的两只老虎,相互撕咬到最后一刻。
一山不容二虎。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满清虽然体量远不如大明,但是在军事方面却对大明取得了足够辉煌的胜利。
萨尔浒之战,开铁之战,广宁之战,松锦大战……战役的次数很多,但几乎每一次都以满清的胜利而告终。
这一切深深的刻在了崇祯为首的大明君臣记忆之中,并让他们对满清产生了足够的阴影。
但即便如此,崇祯依然坚定的推动了这一次的伐清之战。
无他,只因为这一次的主将是朱慈烺。
满清对大明的战绩非常辉煌,但那是在朱慈烺出现之前。
自从朱慈烺正式执掌兵权后,满清数次和大明交战,从未获胜。
反而是大明越战越勇,不但成功平定了李自成和张献忠,更在关外击溃了多尔衮所部。
有这种战绩在手,崇祯又凭什么不对朱慈烺寄予厚望呢?
冬天过去,新一年的春天来了。
整座北京城中,无数大明民众注视着朱慈烺大军浩浩荡荡的北上,心中同样也是火热。
“太子殿下又出兵了,这一次应该是去打建奴!”
“早就应该好好的教训一番建奴了。”
“能赢吗?”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真以为太子殿下是以前那些没用的将军吗?我告诉你吧,这一次,建奴死定了!”
“就是就是,老汉这一次可是把三个儿子都送去参军了,就等着他们拿着建奴的脑袋回来,光宗耀祖!”
“唉,你是赶上好时候了,我的两个儿子十年前去参军,全都死在了松锦大战里了。”
“没事,你不是还有三个孙子吗?等以后长大了,他们会帮爹报仇的!”
“报仇?嘿,就怕那时候建奴早就已经被太子殿下铲平咯,哈哈!”
在众人的期待中,朱慈烺骑着马,率领着四万五千骑兵浩浩荡荡离开北京城。
英国公和李国桢两人代表朝廷,将朱慈烺一路送出城外。
英国公看着朱慈烺,正色道:“殿下此去,可对臣有什么嘱托?”
英国公的意思并不是想要让朱慈烺留遗言,而是希望能够从朱慈烺这边得到一些建议。
朱慈烺摸了摸下巴,脑海中浮现出好些想法。
这些想法,基本上都是朱慈烺在过去的那个冬天和参谋幕僚们讨论过后得出来的,关于多尔衮那边可能采取的行动。
只是……应该告诉英国公哪一条呢?
朱慈烺沉吟半晌,目光掠过英国公和李国桢,终于下定了决心,缓缓开口。
“英国公啊,战局素来是千变万化,本宫又岂能完全预知呢?但本宫想要说的是,多尔衮此人对本宫的痛恨是无以伦比的,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所以,若是你有了机会的话,请一定要果断!只有果断的行动,才能够为大明带来胜利,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到本宫!”
英国公闻言顿时肃然,朝着朱慈烺拱手道:“殿下之言,臣必谨记在心。”
朱慈烺哈哈一笑,朝着两人挥手作别,旋即策马远去。
英国公注视着朱慈烺的身影,出神片刻,发出感慨:“殿下果然不愧是杀伐决断之人,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一旁的李国桢从刚刚开始就颇为疑惑,听到现在更是大为不解:“英国公这是在打什么哑谜呢?可否告知末将。”
英国公哈哈一笑,对着李国桢摇头:“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也!”
说完,英国公直接转身上车离去。
李国桢见状顿时大为不满:“这个英国公,怎么一副倚老卖老的模样?哼,不说是吧,等会本爵爷去找个军师问问,就不
促成双方结仇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两个国家既相邻,又都想要变得强大。
在农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不足,想要变得更加强大就只能占据更多的生产资料,而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无疑就是人和土地。
说人话就是,只要想要变得强大,那么就必须要扩张。
大明想要扩张,满清也想要扩张,双方又是邻居,这就带来了巨大的矛盾。
而且这种矛盾,跟之前的蒙古又不同。
大明和蒙古之间的矛盾,属于农耕和游牧民族的矛盾,双方之间是很难转化的。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治了几十年中原,所做的无非就是把中原大片的良田画作牧场,这无疑是很可笑的。
而大明虽然也有蓝玉大破蒙古于捕鱼儿海(中蒙边界贝尔湖)的大捷,可同样也无法在草原上长久立足。
缺乏向对方生活方式转化的能力,这就注定了大明和蒙古之间的斗争是长期的。
满清属于从长白山之中走出来的渔猎民族,他们本身就很适应定居的方式,能够很轻易的从渔猎转成农耕。
而大明就更不用说,满清所占据的辽东原本就是大明的土地,上面原本就生活着大量大明的农民。
这就注定了满清和大明之间是不可能和平共存的,这两个国家就好像是生活在同一片山林之中的两只老虎,相互撕咬到最后一刻。
一山不容二虎。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满清虽然体量远不如大明,但是在军事方面却对大明取得了足够辉煌的胜利。
萨尔浒之战,开铁之战,广宁之战,松锦大战……战役的次数很多,但几乎每一次都以满清的胜利而告终。
这一切深深的刻在了崇祯为首的大明君臣记忆之中,并让他们对满清产生了足够的阴影。
但即便如此,崇祯依然坚定的推动了这一次的伐清之战。
无他,只因为这一次的主将是朱慈烺。
满清对大明的战绩非常辉煌,但那是在朱慈烺出现之前。
自从朱慈烺正式执掌兵权后,满清数次和大明交战,从未获胜。
反而是大明越战越勇,不但成功平定了李自成和张献忠,更在关外击溃了多尔衮所部。
有这种战绩在手,崇祯又凭什么不对朱慈烺寄予厚望呢?
冬天过去,新一年的春天来了。
整座北京城中,无数大明民众注视着朱慈烺大军浩浩荡荡的北上,心中同样也是火热。
“太子殿下又出兵了,这一次应该是去打建奴!”
“早就应该好好的教训一番建奴了。”
“能赢吗?”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真以为太子殿下是以前那些没用的将军吗?我告诉你吧,这一次,建奴死定了!”
“就是就是,老汉这一次可是把三个儿子都送去参军了,就等着他们拿着建奴的脑袋回来,光宗耀祖!”
“唉,你是赶上好时候了,我的两个儿子十年前去参军,全都死在了松锦大战里了。”
“没事,你不是还有三个孙子吗?等以后长大了,他们会帮爹报仇的!”
“报仇?嘿,就怕那时候建奴早就已经被太子殿下铲平咯,哈哈!”
在众人的期待中,朱慈烺骑着马,率领着四万五千骑兵浩浩荡荡离开北京城。
英国公和李国桢两人代表朝廷,将朱慈烺一路送出城外。
英国公看着朱慈烺,正色道:“殿下此去,可对臣有什么嘱托?”
英国公的意思并不是想要让朱慈烺留遗言,而是希望能够从朱慈烺这边得到一些建议。
朱慈烺摸了摸下巴,脑海中浮现出好些想法。
这些想法,基本上都是朱慈烺在过去的那个冬天和参谋幕僚们讨论过后得出来的,关于多尔衮那边可能采取的行动。
只是……应该告诉英国公哪一条呢?
朱慈烺沉吟半晌,目光掠过英国公和李国桢,终于下定了决心,缓缓开口。
“英国公啊,战局素来是千变万化,本宫又岂能完全预知呢?但本宫想要说的是,多尔衮此人对本宫的痛恨是无以伦比的,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所以,若是你有了机会的话,请一定要果断!只有果断的行动,才能够为大明带来胜利,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到本宫!”
英国公闻言顿时肃然,朝着朱慈烺拱手道:“殿下之言,臣必谨记在心。”
朱慈烺哈哈一笑,朝着两人挥手作别,旋即策马远去。
英国公注视着朱慈烺的身影,出神片刻,发出感慨:“殿下果然不愧是杀伐决断之人,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一旁的李国桢从刚刚开始就颇为疑惑,听到现在更是大为不解:“英国公这是在打什么哑谜呢?可否告知末将。”
英国公哈哈一笑,对着李国桢摇头:“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也!”
说完,英国公直接转身上车离去。
李国桢见状顿时大为不满:“这个英国公,怎么一副倚老卖老的模样?哼,不说是吧,等会本爵爷去找个军师问问,就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