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
    他躬下身,趴伏在地上,眼眶热泪喷涌而出,湿润了地面。
    “当年投状之事,是颜将军拼死让我们几个去做的,我们不肯,他便斩了自己一指。”
    蜀王一怔,眉锋终于沉沉压下。
    ——————
    傅东离这些人进去了,书房的们重重关上。
    但这次,皇子不入内。
    宴无好宴,却不可散,其余官员们心思起伏,只能虚笑,宗室们一贯明哲保身,此时也沉默。
    隐王忽然起身,走了出去。
    不久后,野王也起身了。
    两人一前一后出去,其余人的神色就更复杂了。
    赵锦瑟见到了隐王出来,一向峻冷如仙的人此时眉目微垂,袖摆清荡,他出来后见到了这边两个女子,一个是他未来的妻,一个是间接将他太子之位算计飞走的政敌之妻。
    沉默片刻,他略颔首,走出水阁台,但也没走远。
    因为在等野王。
    赵锦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知道肯定跟此时内殿中说的事有关。
    叛国大案么。
    先是太子案,接着是颜氏叛国大案。
    这天是真的要变了。
    风雨欲来,大厦将倾,就是不知道压死的会是谁了。
    第104章 .护住
    “那时候账内十五人,都是一起上阵杀敌的兄弟,  将军在上,  我们十四人在下,  眼看朝廷喻令斥责我军通敌叛国在前,铁骑稽查军即将前来缉拿,国内民意沸腾鼎沸,  所有人都说我们贪生怕死,放了敌军入城,本来说好的军机盟友一律反了口,我们百口莫辩,  但也不想担上这滔天大罪,便齐齐想办法,  奈何如何引证都是无用,  所有旁证都被切断,  所有辨证都被指责是我们自己内部人,  眼看着就要一同被以叛国罪论战,  吵架灭族,当时颜将军无奈之下想出了一个法子,便是去一半留一半。”
    去一半留一半?
    几个阁老年纪都不小,  一听到这里就都齐齐挑了眉峰,神色复杂。
    他们明白了宋城的意思。
    “将军...将军让我们十四人里面出一半人以投状指证的名义摆脱叛国罪,可得生路,  否则就是全军覆没,  他于心不甘。”
    傅东离淡淡道:“投状的好像不足七人。”
    宋城垂眸,  “因为我们集体选出来的另外两人不肯,说自己无妻儿老小,宁可跟将军共黄泉。”
    所以只有五个人脱了罪名。
    “这只是你一派之词,不足为信,何况若是真有冤屈,他颜琛上告就是,何至于如此,逻辑不通,简直可笑!”
    李阁老冷肃指责。
    宋城却猛抬头,盯着他,“稽查官是太子府的人,阁内一半也是太子的人,加上朝堂一面倒,连两个盟友都督都反相指证我们,铁证如山,辨无可辨,我们如何能有法子?将军本想问询邯炀颜氏族内消息,苦等之下却只得到颜老太爷艰难避开暗目传出的一个消息——他说,大势已去,要么引颈就戮,要么另谋生机。但我们都没想到将军会选择这样的法子。”
    他这言语已经很直接了。
    大势所趋,谁的大势?
    □□。
    因为当年除掉野王跟颜氏所得利益都在太子!
    而细想来,当时查问此案的负责人几乎都是□□的人,这就是当年颜老太爷看破的大势。
    他或许期待自己儿子远在邯炀之外,能看破局势,苟且偷生,就算不能洗刷冤屈,也起码能保得一命,因为在邯炀的颜氏所有人都被看死了,逃不出去,必死无疑。
    可颜琛回去了,被看押回去的。
    他选择了必死的路,让宋城等人活了一命。
    不过谈及□□,李阁老这些年好像~~跟皇后那边联系密切。
    当年身上多少也有这样的标签,而他的门生当年也多有参与此案的。
    这就耐人寻味了。
    李阁老似乎察觉到其他人的表情跟眼神,手掌微微曲起,忽一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颜琛被定罪斩刑时,可是被敌国之人救走了,如此便是铁证,如今你竟这般说话,不觉得可笑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