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1)(2/3)
放心,风舒定会拼尽全力,确保夙阑不为外人所侵,护城内百姓周全。
宁澄望着风舒微笑的脸,也回以一笑:嗯,有各位大人在,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对了,刚才你说要以悖原画出法阵,我也可以帮忙。
风舒道:此事还需知会各位文判、武使,方可行事。我打算在后日召开集议,商讨法阵布置细务。宁兄若有余裕,不妨先关注精怪作乱一事吧。
宁澄笑道:也对,不过现在,还是让我先关注眼前的饭菜吧。
风舒有些莞尔,道:宁兄说的是。待用完膳,我们再去城内巡察,看看是否有住家和余府一样,受精怪骚扰之苦。
宁澄点点头,快速地扒起饭来。
由于夙阑范围广大,在宁澄的提议下,他俩决定分头行动,一人先到城南查探,而另一人则去往城东。
在谈论期间,风舒收到了花繁的回复,确认余府中存有大量精怪气息。
宁澄在征得风舒同意后,便传讯让余彦、孟思安心,而后马不停蹄地朝目的地飞去。
这腾空术,果然没丝帘伞好用啊
在去往城南的路上,宁澄一面以腾空术翻飞,一面在心中感叹。
分别以前,风舒已将夙阑地图誊了一份,传入宁澄脑中。他快速地扫描了那地图一眼,决定还是先去到极南处的城门,再慢慢往城中探去。
说起来,一般这个时辰,花繁都在哪儿巡逻啊?如果他也在城南,那一切就好办了。
在思索的当儿,宁澄已然来到城门口。他自空中降下以后,便打量起周遭环境来。
与三百年前不同,城门附近已经不再荒芜没落,也没有成堆的尸体和鸦群。
相反的,这里被开垦出一大片农田,还稀稀落落地起了几间木房子。
距离宁澄最近的木屋旁,还有着一口水井,井边坐着一位青年。
那青年身着灰衣,身旁放着一个水桶,手中持着一个木勺子,正往嘴边送去。
宁澄望着片片开阔的田野,那耕地上的稻谷已被收割完毕,余下淡褐色的草垛。他又瞥了附近的农户一眼,迈步往青年的方向走去。
这位仁兄,你是这儿的住户吗?
那青年原来正喝着水,见宁澄接近,他猛地将木勺放下,再从身侧拾起一物,覆在脸上。
宁澄微愣了下,发现那是一个铜制面罩,刚好遮去了青年的下半张脸。
在那面罩之上,是一双柳叶眼,眉眼间透着几分警戒之意。
那青年站起身,左手紧握腰间的剑鞘,问:来者何人?
宁澄道:我是忤纪殿差役,来这里办点事。
那青年瞥了眼宁澄的差役服,揉在眉头的戒备舒展了些。他对着宁澄抱拳,道:在下并非此地人氏,阁下若有疑问,还请另寻他人。
宁澄回以一揖,道:不知兄台是何方人士,从哪里来,又要往何处去?
青年道:在下不过一介散人,流浪到哪,便在哪歇下。
他将木勺放回水桶,对着屋内轻喊:老丈,我走了,多谢你的水。
屋内传来一声模糊的应声,应是青年口中的「老丈」了。
那青年对宁澄微微点头,然后踏上田间小道,往东边的方向走去。
宁澄望着那灰色的背影,刚想另寻他人问话,却又改变了主意。
这青年说自己只是个闲散人士,可他那一身的扮相,瞧着却像是个武者。
适才宁澄自报是忤纪殿差役,青年也没多做询问。若他真从外地流浪至此,又怎会知道忤纪殿是何处、差役又是什么身份?
如今夙阑封城在即,这青年却忽然入城,实在过于可疑。
他该不会就是混入城中、操纵精怪之人吧?
宁澄心中存疑,便凝气画了一道咒法,隐去了自己的身形。
他放轻脚步,悄悄跟在青年后方,随着青年绕过数条阡陌幽径。
在走了约莫一盏茶时间后,眼前的道路逐渐开阔,周边也由田野风景转为粉墙黛瓦。
宁澄始终跟在青年身后一丈远的距离,怕自己跟得太近,会被青年觉察。
他默默跟了一路,途中还经过了蓝严堂,走到了人声鼎沸的大街上。
那青年果然熟知城中道路,脚下步子一刻也没有停歇。他走得轻松,而宁澄处在隐身状态,为了不与人撞上,愣是走得磕磕绊绊的。
眼见青年拐了个弯,走进了一道小巷,宁澄连忙缩身,闪过迎面而来的公子哥,然后抓紧脚步跟了上去。
那青年在窄巷里穿梭,曲曲转转地走着。宁澄在后头直追,刚踏入下一条巷道,却见青年停在转角处,脸色铁青地望着面前的红墙。
宁澄连忙刹住脚步,屏气后退了几步。他随着青年的眼神望去,却见他盯着的,是贴在墙上的通缉令。
怎么会
那青年口中喃喃,而宁澄也在看清那通缉令后,神色凝重起来。
那通缉令上挂着两幅人像,下边写着「此人为重大罪犯,上报行踪者,可获得巨额悬赏」云云。
宁澄走在街上时,偶尔会瞥见这两幅人像。他知道那是炽云、磬海的通缉令,并不会因此感到讶异。
此时,他细看
宁澄望着风舒微笑的脸,也回以一笑:嗯,有各位大人在,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对了,刚才你说要以悖原画出法阵,我也可以帮忙。
风舒道:此事还需知会各位文判、武使,方可行事。我打算在后日召开集议,商讨法阵布置细务。宁兄若有余裕,不妨先关注精怪作乱一事吧。
宁澄笑道:也对,不过现在,还是让我先关注眼前的饭菜吧。
风舒有些莞尔,道:宁兄说的是。待用完膳,我们再去城内巡察,看看是否有住家和余府一样,受精怪骚扰之苦。
宁澄点点头,快速地扒起饭来。
由于夙阑范围广大,在宁澄的提议下,他俩决定分头行动,一人先到城南查探,而另一人则去往城东。
在谈论期间,风舒收到了花繁的回复,确认余府中存有大量精怪气息。
宁澄在征得风舒同意后,便传讯让余彦、孟思安心,而后马不停蹄地朝目的地飞去。
这腾空术,果然没丝帘伞好用啊
在去往城南的路上,宁澄一面以腾空术翻飞,一面在心中感叹。
分别以前,风舒已将夙阑地图誊了一份,传入宁澄脑中。他快速地扫描了那地图一眼,决定还是先去到极南处的城门,再慢慢往城中探去。
说起来,一般这个时辰,花繁都在哪儿巡逻啊?如果他也在城南,那一切就好办了。
在思索的当儿,宁澄已然来到城门口。他自空中降下以后,便打量起周遭环境来。
与三百年前不同,城门附近已经不再荒芜没落,也没有成堆的尸体和鸦群。
相反的,这里被开垦出一大片农田,还稀稀落落地起了几间木房子。
距离宁澄最近的木屋旁,还有着一口水井,井边坐着一位青年。
那青年身着灰衣,身旁放着一个水桶,手中持着一个木勺子,正往嘴边送去。
宁澄望着片片开阔的田野,那耕地上的稻谷已被收割完毕,余下淡褐色的草垛。他又瞥了附近的农户一眼,迈步往青年的方向走去。
这位仁兄,你是这儿的住户吗?
那青年原来正喝着水,见宁澄接近,他猛地将木勺放下,再从身侧拾起一物,覆在脸上。
宁澄微愣了下,发现那是一个铜制面罩,刚好遮去了青年的下半张脸。
在那面罩之上,是一双柳叶眼,眉眼间透着几分警戒之意。
那青年站起身,左手紧握腰间的剑鞘,问:来者何人?
宁澄道:我是忤纪殿差役,来这里办点事。
那青年瞥了眼宁澄的差役服,揉在眉头的戒备舒展了些。他对着宁澄抱拳,道:在下并非此地人氏,阁下若有疑问,还请另寻他人。
宁澄回以一揖,道:不知兄台是何方人士,从哪里来,又要往何处去?
青年道:在下不过一介散人,流浪到哪,便在哪歇下。
他将木勺放回水桶,对着屋内轻喊:老丈,我走了,多谢你的水。
屋内传来一声模糊的应声,应是青年口中的「老丈」了。
那青年对宁澄微微点头,然后踏上田间小道,往东边的方向走去。
宁澄望着那灰色的背影,刚想另寻他人问话,却又改变了主意。
这青年说自己只是个闲散人士,可他那一身的扮相,瞧着却像是个武者。
适才宁澄自报是忤纪殿差役,青年也没多做询问。若他真从外地流浪至此,又怎会知道忤纪殿是何处、差役又是什么身份?
如今夙阑封城在即,这青年却忽然入城,实在过于可疑。
他该不会就是混入城中、操纵精怪之人吧?
宁澄心中存疑,便凝气画了一道咒法,隐去了自己的身形。
他放轻脚步,悄悄跟在青年后方,随着青年绕过数条阡陌幽径。
在走了约莫一盏茶时间后,眼前的道路逐渐开阔,周边也由田野风景转为粉墙黛瓦。
宁澄始终跟在青年身后一丈远的距离,怕自己跟得太近,会被青年觉察。
他默默跟了一路,途中还经过了蓝严堂,走到了人声鼎沸的大街上。
那青年果然熟知城中道路,脚下步子一刻也没有停歇。他走得轻松,而宁澄处在隐身状态,为了不与人撞上,愣是走得磕磕绊绊的。
眼见青年拐了个弯,走进了一道小巷,宁澄连忙缩身,闪过迎面而来的公子哥,然后抓紧脚步跟了上去。
那青年在窄巷里穿梭,曲曲转转地走着。宁澄在后头直追,刚踏入下一条巷道,却见青年停在转角处,脸色铁青地望着面前的红墙。
宁澄连忙刹住脚步,屏气后退了几步。他随着青年的眼神望去,却见他盯着的,是贴在墙上的通缉令。
怎么会
那青年口中喃喃,而宁澄也在看清那通缉令后,神色凝重起来。
那通缉令上挂着两幅人像,下边写着「此人为重大罪犯,上报行踪者,可获得巨额悬赏」云云。
宁澄走在街上时,偶尔会瞥见这两幅人像。他知道那是炽云、磬海的通缉令,并不会因此感到讶异。
此时,他细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