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诗好,但不是你写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由于李学士作的是五律,为了互相对应,叶天也是出的五律。前两句一出,观众都是神情一怔,这开头一句好哇!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寥寥数语,一幅“饮马江边,秋风萧瑟”的感觉便扑面而来,好似一下子就把人引入到了秋凉时候,在那江边吹着寒风,寂寞饮马的悲凉情景。
    不过三四句却是一般,只写了个平沙满地,日未落,远窥城的景色。
    不说好与坏吧,情绪上与头两句是完全对应的。
    观众们可不懂什么起承转合,有好句便是佳作,没好句,管他什么结构不结构。
    倒有不少贵族公子,千金小姐,或者一看就出身不凡的人,听完上阙后频频点首。
    此作开篇惊艳,“起”得极好,“承”的恰当,就看下阙的“转”与“合”,能不能胜过李学士一筹。
    毕竟就前四句来说,还是李学士的“宝剑落秋霜”来得更妙。
    而这时,叶天的声音继续传来,吟出了这首诗下半阙:
    “……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话音落下,略带悲怆的语调戛然而止,一句“黄尘白骨”,让不少人都是怔怔发呆。
    随后才复念道:“……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好诗,好诗啊!”
    略一寂静,便有惊呼声四起,都是在赞叹这首新诗。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绝了,绝了!此作佳句双出,前后对应,完美地构成一幅战时萧瑟,战后凄凉的悲惨景象,悲天悯人之心溢于言表!”
    “不错不错,一句‘黄尘白骨’,遍数人间悲凉,大战兴,百姓苦,大战结,还是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叶小友颇具高怀!呃——”
    赞完了觉得不对,这小子高个屁的怀?甭管比武还是斗诗,这小子都给人喷一脸,哪有半点文人风骨?骂人时混不吝的样子,倒像个市井无赖。
    “……说那些就没意思了,诗是好诗,萧老先生,您怎么说?”
    群众反应出来了,便有人将问题抛给萧白,毕竟他才是本场文斗的裁判。
    “这个……待老夫喝口茶,细细品鉴。”
    萧老先生一时也无法断言,端起江家人送来的名茶,轻轻一抿,啧啧嘴,仿佛在品味二人的诗句。
    品罢又是摇头,只觉这两首诗,委实难分高下。
    心中没有把握,便转头瞥了眼高台上那几位名家,见那几个家伙都是眉头紧锁,显然也是没分出高下,便回转过来,摇头看向二人:
    “老朽惭愧,这两首从军行,皆是文采斐然,不同流俗,按老夫判断,应不分伯仲。”
    话音落下,全场便是一静。
    怎么还不分伯仲了?不可能啊!
    有人立时大叫:“萧老先生,您是不是搞错了?明明是叶公子的诗更好,光佳句就有两双四句,我等听一耳就记住了,岂能不分高下?”
    “是啊萧老,我看是叶公子获胜才对,‘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多好的诗,多有画面感!”
    萧老正想说话,又传来另一方的反驳:
    “放屁!明明是李学士的诗更好!‘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摆明了更胜一筹!”
    “就是,尤其是‘宝剑落秋霜’,将一个即将征战沙场的文人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华丽而不低俗,反观‘水寒风似刀’,看似悲凉,实则平平无奇,哪有首句末字和次句首字直接复用的?打油诗才这么写。”
    听到这句“打油诗”,前者又不干了:
    “放你娘的狗屁!什么打油诗?分明是一首杰作!自己不懂得欣赏还怪别人?”
    “不错,就算抛开前两句,那‘黄尘白骨’又怎么说?这总称得上绝句了吧?”
    “绝什么绝,我看马马虎虎,什么白骨乱蓬蒿,不就是草里一堆死人骨么?换我我也作得!”
    双方甚至争论起来,场面喧闹不休。
    “闭嘴!”
    萧老先生听得火燥,一声怒喝,便将全场压了下去。
    随后点评道:“这两首诗,尔等说的也不算差,第一首的‘宝剑落秋霜’,文采斐然,不落流俗,当为佳句,全诗起承转合也并无疏漏,乃为杰作。”
    “可第二首的‘水寒风似刀’,文采稍逊,画面感却是极强,所谓大俗即是大雅,真正的好诗要做到雅俗共赏,纵观古今,历来名作无不如此,尔等休要聒噪!”
    “再说第二首末句,的确有悲天悯人之心,情怀上更高一筹。综合对比,应是叶小友稍胜,李大人略逊。”
    那不得了嘛,李大人略逊!
    “听见没听见没?长耳朵的都知道,是叶公子胜!”
    叶天的支持者立马开始欢呼,而李学士的支持者却傻傻发愣,他们都是没有想到,明明萧老说的是不分伯仲,怎么突然又改注意了?
    尤其是李学士本人,顿时面如死灰,虽然他并不觉得自己输了,可在萧老面前,哪有他说话的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