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剑三]武安天下_225(1/2)
“将军不该把姬延带回来的,”苏云卿看着李牧:“将军把姬延带回来,大王可就难办了。”
对于周王,不需要有其他任何想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直接杀了他。
这不是容人之量又或者是国君的气度问题,事实上就算胸怀再怎么广阔的国君,也不该容忍周王继续存在,这无关于能不能容忍,而是该不该容忍的事情。
周王室既灭,那么就该立刻手起刀落的把现任周王以及周王的一干亲属全部杀掉,没有任何选择和商量的余地。
可李牧没有杀,而是把人给带回来了。
苏云卿当然知道李牧的想法,至少以周王的身份地位来说,是生是死都不是李牧一个将领能够决定的,李牧俘虏了周王也只能选择把他交给昭襄王处理。
道理是没有错,可这事却不能做。
因为昭襄王无论如何是不能处置周王的,无论昭襄王是留着还是杀了,他做的都不对都是要让人指责的,因此这件事情就不能给昭襄王处置。
苏云卿看着此时的李牧,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白起那样的将领难得了。
这不仅仅是说白起仗打的好,最重要的是,白起同样具有政治眼光,且他是个敢为国君背锅的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知道什么是他必须做的,且做起来毫不犹豫。
从长平之战之后白起自己坑杀了那二十万赵军降卒就能看出来了。
这件事说起来是白起自己做的,与昭襄王与苏云卿与其他的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但苏云卿知道,实际上白起这就是在帮昭襄王背锅,因为如果白起不杀,而是将这二十万人看押起来,之后上书给昭襄王询问处理的办法,昭襄王所能给出的也就只有杀了这种决定而已。
可这种事,白起能做,昭襄王却不能做。
将领做了那是将领的事情,国君做了就完全不同了。
白起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很干脆的自己杀了,只在事后给昭襄王汇报了一下,昭襄王果然不为白起的’擅做主张‘而生气。
当年的二十万赵军降卒是这样,现在的周王也是这样。
李牧本就不该把周王带回来,事实上,如果这事交给白起去做,那么肯定是攻下地盘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把周王及其宗室杀的一干二净,完全不留任何余地。
苏云卿知道这做法听起来残忍且不讲道理,但这就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战国时代不适合现代那一套道德价值观念,如果硬要照着现代社会讲什么人道主义,别说成事,不坏事就算好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法则,这一点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
因此苏云卿能够对李牧说出他不该把周王带回来的话,因为如今不杀周王,日后就必然要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李牧显然是没有想到苏云卿会这样说的,李牧当然听出了苏云卿话中的意思,可正因为知道,所以他才震惊。
无论如何周王都是天下共主,无论周王室如何衰败他至少还有天子的名头,这样人,俘虏之后怎么能是他李牧说杀就能自作主张的给杀了的?
道理没有错,可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本就是不讲道理的。
但苏云卿除了那一句话之外却没有多说,她还不至于为这事去指责李牧,毕竟以正常的眼光和思维来看,李牧没有任何错误。
“去见大王吧……”
无论如何,既然人带回来了,那么就必须要有个说法。
第128章 不了了之
关于到底怎么处置周王这事苏云卿没去关心,这事本就不该她插手,再说了,又不是没她这事就不能解决了,没有苏云卿蔡泽照样把事情处理的漂漂亮亮。
……虽然,确实难度挺大。
毕竟李牧把周王带回来了,那么这时候再杀了周王,谁都说这是昭襄王的意思了,如果是昭襄王做这事,那是一定会被人骂的。
只因为真要算起来,其实秦国祖上不是做国君,甚至不是什么卿大夫之类的贵族,他们家是给周王养马的,因为养的好,所以才被封了块地方,后来周幽王被杀周平王东迁,这一次秦襄公抓住机遇,在其他大部分诸侯都因为烽火戏诸侯的事情而不愿意勤王的时候依旧出兵,帮助周王室平定战乱立下大功,也因此才被正式封为诸侯,秦襄公也就成为了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国君。
从秦国的诞生来看,可以说秦国是受了周王室的恩惠的,若非如此,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秦国,而现在的秦人依旧在依靠养马放牧为生。
既然周王室对秦国有大恩,那么昭襄王要杀周王,就算被人指着鼻子骂昭襄王都找不出半句话能为自己辩驳。
这本身就是秦国忘恩负义嘛。
完全可以想象,人家一定会说,秦国果真是虎狼之国,半点不讲恩义,从里到外都坏透了。
因此周王被带回来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杀了不行,不杀更不行。
蔡泽为此可算是愁的头发都白了,更叫他为难的是,咸阳学馆的那群儒生们听说周王被俘虏,一个个的都来请愿,表示秦国万万不可杀了周王。
蔡泽为这事来找苏云卿,苏云卿也没办法啊,这是学子们的想法和意愿,在没有合理
对于周王,不需要有其他任何想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直接杀了他。
这不是容人之量又或者是国君的气度问题,事实上就算胸怀再怎么广阔的国君,也不该容忍周王继续存在,这无关于能不能容忍,而是该不该容忍的事情。
周王室既灭,那么就该立刻手起刀落的把现任周王以及周王的一干亲属全部杀掉,没有任何选择和商量的余地。
可李牧没有杀,而是把人给带回来了。
苏云卿当然知道李牧的想法,至少以周王的身份地位来说,是生是死都不是李牧一个将领能够决定的,李牧俘虏了周王也只能选择把他交给昭襄王处理。
道理是没有错,可这事却不能做。
因为昭襄王无论如何是不能处置周王的,无论昭襄王是留着还是杀了,他做的都不对都是要让人指责的,因此这件事情就不能给昭襄王处置。
苏云卿看着此时的李牧,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白起那样的将领难得了。
这不仅仅是说白起仗打的好,最重要的是,白起同样具有政治眼光,且他是个敢为国君背锅的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知道什么是他必须做的,且做起来毫不犹豫。
从长平之战之后白起自己坑杀了那二十万赵军降卒就能看出来了。
这件事说起来是白起自己做的,与昭襄王与苏云卿与其他的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但苏云卿知道,实际上白起这就是在帮昭襄王背锅,因为如果白起不杀,而是将这二十万人看押起来,之后上书给昭襄王询问处理的办法,昭襄王所能给出的也就只有杀了这种决定而已。
可这种事,白起能做,昭襄王却不能做。
将领做了那是将领的事情,国君做了就完全不同了。
白起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很干脆的自己杀了,只在事后给昭襄王汇报了一下,昭襄王果然不为白起的’擅做主张‘而生气。
当年的二十万赵军降卒是这样,现在的周王也是这样。
李牧本就不该把周王带回来,事实上,如果这事交给白起去做,那么肯定是攻下地盘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把周王及其宗室杀的一干二净,完全不留任何余地。
苏云卿知道这做法听起来残忍且不讲道理,但这就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战国时代不适合现代那一套道德价值观念,如果硬要照着现代社会讲什么人道主义,别说成事,不坏事就算好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法则,这一点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
因此苏云卿能够对李牧说出他不该把周王带回来的话,因为如今不杀周王,日后就必然要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李牧显然是没有想到苏云卿会这样说的,李牧当然听出了苏云卿话中的意思,可正因为知道,所以他才震惊。
无论如何周王都是天下共主,无论周王室如何衰败他至少还有天子的名头,这样人,俘虏之后怎么能是他李牧说杀就能自作主张的给杀了的?
道理没有错,可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本就是不讲道理的。
但苏云卿除了那一句话之外却没有多说,她还不至于为这事去指责李牧,毕竟以正常的眼光和思维来看,李牧没有任何错误。
“去见大王吧……”
无论如何,既然人带回来了,那么就必须要有个说法。
第128章 不了了之
关于到底怎么处置周王这事苏云卿没去关心,这事本就不该她插手,再说了,又不是没她这事就不能解决了,没有苏云卿蔡泽照样把事情处理的漂漂亮亮。
……虽然,确实难度挺大。
毕竟李牧把周王带回来了,那么这时候再杀了周王,谁都说这是昭襄王的意思了,如果是昭襄王做这事,那是一定会被人骂的。
只因为真要算起来,其实秦国祖上不是做国君,甚至不是什么卿大夫之类的贵族,他们家是给周王养马的,因为养的好,所以才被封了块地方,后来周幽王被杀周平王东迁,这一次秦襄公抓住机遇,在其他大部分诸侯都因为烽火戏诸侯的事情而不愿意勤王的时候依旧出兵,帮助周王室平定战乱立下大功,也因此才被正式封为诸侯,秦襄公也就成为了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国君。
从秦国的诞生来看,可以说秦国是受了周王室的恩惠的,若非如此,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秦国,而现在的秦人依旧在依靠养马放牧为生。
既然周王室对秦国有大恩,那么昭襄王要杀周王,就算被人指着鼻子骂昭襄王都找不出半句话能为自己辩驳。
这本身就是秦国忘恩负义嘛。
完全可以想象,人家一定会说,秦国果真是虎狼之国,半点不讲恩义,从里到外都坏透了。
因此周王被带回来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杀了不行,不杀更不行。
蔡泽为此可算是愁的头发都白了,更叫他为难的是,咸阳学馆的那群儒生们听说周王被俘虏,一个个的都来请愿,表示秦国万万不可杀了周王。
蔡泽为这事来找苏云卿,苏云卿也没办法啊,这是学子们的想法和意愿,在没有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