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故地重游(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登州、扬州、杭州、明州、泉州、广州,这是大唐如今最大的对外贸易城市。
    其中,杭州城这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
    李宽的船队从杭州湾直接顺着钱塘江,进入了杭州城。
    杭州是除了关中、登州和凉州之外,楚王府产业最多的一个州府了。
    早在东方平来这里担任市舶郎中的时候,李宽就安排了人来这里购买茶园。
    如今,杭州的市舶税是仅次于登州的,为楚王府贡献了不少收入。
    基本上,到明年为止,王府花在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路上的钱财,就全部收回来了,之后的都是利润了。
    武媚娘:“江南偏居一隅,没想到接连几个州府都还挺繁华的呢。”
    从扬州到苏州,再到杭州,虽然跟长安城比起来,繁华程度还有所不如。
    但是,在一些具体的领域,却是已经有超越长安的地方了。
    “也就这几个州府比较繁华,之后往西而去,就要差很多了。”
    李宽的下一站,是洪州,那是后世南昌的所在地。
    别看明清时分,江西已经很发达,但是在唐朝的时候,这里还是很落后的。
    李宽觉得有必要给武媚娘打一下预防针。
    “王爷,启程的时候,商队给杭州市舶郎中陆全以及来掌柜都打过了招呼,我们一会是直接去市舶司吗?”
    作为市舶都督府大都督,李宽到了杭州这个重要的城市,肯定是要去视察一番的。
    当初东方平带着陆全一行来到杭州的时候,可着实兴起了一股风浪,狠狠的打击了当地海商的嚣张气焰,才有了市舶司的安稳日子。
    也不知道几年以后,陆全重新回到杭州赴任,是否搞出了什么新意呢。
    至于来方,那是李宽安排他来杭州建立茶叶作坊的。
    虽然为了保密,茶叶作坊要尽量建设在长安。
    但是新茶采摘下来之后,如果当天不炒制,制作出来的茶叶品级就会下降很多。
    杭州离长安那么远,根本就不可能把新鲜的茶叶运输到长安再炒制。
    再加上关中也有了其他一些茶商搞出了炒茶,所以李宽才下定决心让来方下杭州开设炒茶作坊。
    “直接去市舶司吧,这苏州的水稻推广都那么顺利,杭州估计也没什么需要本王去操心的了,我们这一次过来,就当是游山玩水了。”
    杭州可是在今年试种了南洋水稻的,许多人家都亲眼见识过早稻和晚稻,一年两熟的情况出现。
    再加上那产量……
    根本就不用朝廷推广,大家就自发的到处搜罗南洋稻种。
    甚至有几家从占城回来的海商,还专门收到了运输稻种的拜托。
    ……
    陆全很激动,半个月前,他就收到了市舶都督府的公文,告知楚王殿下会来杭州巡视,左等右等,今天总算是等到了。
    “王爷,整个贞观十三年,预计杭州一地的市舶税就可以达到三十万贯,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不断的加快。”
    好不容易有一个表现的机会,陆全自然要好好的展示一下。
    “这些海商,愿意乖乖的缴纳市舶税?”
    大唐的商人,是不习惯缴税的。
    一直以来,大唐甚至都没有正式的商税。
    也难怪李宽会关心收税的难易情况。
    说白了,收税也是有成本的,如果很费劲,那么这个税收,终究不会是一个稳定的收入。
    “刚开始还是有些人心存侥幸,不过市舶水师接连剿灭了几艘未悬挂市舶司授予的令旗的船只之后,大家慢慢的就老实了。再加上一路往南,明州、泉州、广州这些主要的港口,都设有市舶司,哪怕是这些海商逃过了我们杭州市舶司的监管,也很难再躲过后面这一系列的关口。但凡是发现有了未经市舶司允许,私自出海贸易,船上的货物全部罚没。”
    陆全对于自己的业务还是非常熟悉的。
    “玻璃镜子、水晶制品、瓷器、丝绸、羊毛线、茶叶,这些东西的出海贸易,市舶司要多鼓励。对于从海外运输粮食和矿石、粮食的船只,可以免征市舶税。但是像运输香料和珍宝的船只,可以提高征收的标准。具体的条陈,你牵头跟几个州府的市舶郎中商讨一下,明年开始执行。”
    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市舶税都是按照相同标准来征收,显然是不合理的。
    当初是市舶司草创,为了便于管理,让征税变得简单一些,才简单粗暴的定下来十税一的规矩。
    如今,市舶司已经完全走入了正轨,是时候调整不同商品的进出口税收了。
    像是奢侈品,肯定是不鼓励进口的,所以要多征税。
    但是出口的话,虽然有些东西也是暴利,但是出于鼓励外贸出口的目的,是可以适当的考虑降低市舶税的。
    要不然,市舶都督府一年就收个两百来万贯市舶税,这些税全部都没有进入户部。
    虽然这是之前大家约定好的,但是终究会让户部的人眼红。
    李宽的本意也并非通过市舶司为自己敛财,而是想要通过这么一个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为朝廷提供一条更加稳固的税收来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