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镇北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初的草原战略结合在一起,不断的完善这项大工程。
    大唐的百姓,不愿意去草原上生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点。
    一点是安全没有保障,另外一点就是生计没有保障。
    如今安全问题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短时间内不是什么问题。
    李宽再把土豆的种植放在草原上,立马也解决了生计问题。
    因为高产的土豆,将会带给百姓带来四五倍,甚至是七八倍的收成。
    而土豆的价格,在未来的几年内,肯定也会居高不下,只有大规模的推广开来之后,才会降下来。
    这么一来,去草原上种植土豆,短时间内将会比留在关中种植庄稼的收益高十倍,甚至更多。
    财帛动人心,只要诱惑足够大,愿意去冒险的人还是会多很多的。
    大不了朝廷可以制定一个土豆的最低收购价,彻底去除农夫心中的担忧之情。
    “镇北道?”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之后,嘴里念了念这个词。
    说实在的,开疆拓土,谁不愿意呢?
    虽然现在的草原,名义上也算是在大唐麾下,但是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是一旦建立了镇北道,就意味着朝廷要把那片草原彻底的纳入到中央朝廷的管辖之中。
    州县的设立,官员的任命,百姓的移动,全部都需要考虑在内。
    这将会是继辽东道之后,大唐的另外一个大手笔。
    “陛下,为了推广土豆,专门设立一个镇北道,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草率了。如今的草原各部,遵陛下为天可汗,大家都在安分守己的扩大养殖绵羊的规模,将重心放在羊毛售卖上面;这羊毛产业的发展,其实也是楚王殿下一手推动的。
    如今好不容易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如果贸然的在草原各部的领土上面成立镇北道,那么很容易引起各个部落的反弹,到时候又是一场动乱,大唐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就被破坏了。”
    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似乎很心动的样子,赶紧站了出来。
    当初辽东的设立,就让大量的观狮山书院学员进入了辽东道各个州县为官、为吏。
    这镇北道要是设立起来,各个州县的官员,岂不是又要以观狮山书院的学员为主?
    到时候李宽的影响力岂不是越来越大?
    这绝对不是长孙无忌想要看到的。
    “陛下,大唐要的是草原真正的长治久安,不是需求的安稳;草原的牧民们如今对大唐的认同感是最高的时候,不趁着这个时候成立镇北道,以后再要设立,难度就更大了。难道陛下希望把这个难题留给太子殿下来处理吗?”
    李宽这话一出,李世民的脸色都变了。
    是啊!
    草原是个大问题,要想彻底的实现长治久安,还是在自己手中来推进会靠谱一点。
    这样的话,哪怕是出了什么乱子,自己也有信心应对。
    这要是继续拖下去,还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楚王殿下的建议听起来是极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其实有非常大的困难;我们大家都知道,边疆问题,其实就是人口问题;但是偏偏关中地区各州县的用工都非常紧张,根本就无力继续往草原上移民;最关键的是,哪怕就是人手不紧张,也要百姓愿意去草原才行啊,总不能朝廷强制移民吧,那是会出乱子的,会把大唐如今的大好局面破坏殆尽。”
    高士廉的话术水平,显然也是很高的。
    他没有直接否定李宽的提议,而是从侧面上摆出一堆困难,来证明李宽的提议是不可行的。
    “人,那是永远不会嫌多,永远都是不够用的,这其实并不是限制镇北道成立的最关键因素。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对辽东道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镇北道也完全可以成立镇北道生产建设兵团,从各地府兵之中招募人手。
    与此同时,朝廷可以从岭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各地招募蛮夷子弟进入府兵,把他们安排在镇北道。甚至还可以从南洋或者倭国招募一批人手前往镇北道。
    以我大唐此时的影响力,不少蛮夷都对加入我大唐心怀向往,只要把草原上的人口结构进行重组,让新来的人按照朝廷的意思去开垦土地,修筑城池,最终镇北道会慢慢的成为大唐一个普通的道。
    当然,我们也不是不考虑从关中道、河南道等地移民,相反的,鼓励百姓前往边疆发展,我觉得这应该是大唐的一项国策,不管是什么时候都需要支持。
    只要诱惑够大,种植土豆的利润够高,前往镇北道的人就不会少。”
    “楚王殿下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如今的凉州也好,朔州也好,亦或是广州,能够有如今的稳定局面,归根结底是这些地方对百姓有吸引力,更多的饿商家和百姓愿意去到这些地方经商、种地。鼓励移民的方法,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如今不过是依葫芦画瓢的放在镇北道而已。
    大家可以想一想棉花种植初期的那种高利润,很可能同样会发生在种植土豆上面。不用说长安城的百姓,就是长安城里的勋贵官员,很多人也会主动的安排家中子弟前往镇北道种植土豆。
    除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