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0章 给你们安排的妥妥的(求月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学费非常昂贵的话,那么除了勋贵子弟和富商子弟,其他人应该是没有机会进入到孔子学院的。
    这样的话,孔祭酒扩大孔子学院影响力的想法,岂不是没有办法得到实施?”
    李治自然很清楚孔颖达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果朝廷愿意免费招收学员,孔颖达绝对是举手支持的。
    “郎君,倭国是掌握在勋贵富商手中的,只要他们的子弟心向大唐,基本上就意味着倭国是向着大唐的。
    并且,有句话叫做上行下效。倭国的勋贵富商都热衷于学习唐学,那么他们的百姓,自然也是会拼命的寻找机会去学习唐语,希望能够让自己的阶层有一个跃升。
    所以我听说难波津这边的书铺,《大唐字典》和《唐语拼音入门》两本书售卖的非常好。
    很多百姓没有钱财买太多的书,所以就省吃俭用的买这两本书。
    只要掌握了拼音的入门方法,在结合字典来一起学习,基本上就可以达到识文断字的目的。
    而倭国人一旦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就很容易在唐城里头找到一个收入还算不错的工作。
    这么一来,整个人的人生,其实就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有了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前面,大家对于学习唐语的热情自然就更加高涨了。
    单单难波津一地,《大唐字典》的销量就快顶得上半个长安城了。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当然,这也跟倭国的书铺太少,只有难波津等少数书铺有机会买到相对廉价的《大唐字典》有关系。”
    辛茂将说到这里,就连他自己的内心也都感受到了一丝自豪。
    倭国人也好,新罗人也好,一心跟在大唐后面学习,对大唐毕恭毕敬,这是一件让整个大唐百姓都跟着受益的事情。
    毕竟,这些百姓平时在勋贵富商面前,其实也是很卑微,没有什么地位的。
    但是在番邦属国面前,他们却又是很傲娇的。
    这让他们对大唐的归属感增强了很多。
    “这么说来,等会我们去难波津转一转的话,估计听到的普遍都是我们的汉字咯?”
    伴随着船只成功靠岸,李治颇为期待的准备下船。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出国。
    只是这个国门一出,这辈子想要回去就很困难了。
    “看到的肯定全部都是跟大唐一样的汉字,但是听到的可能就不一定了。
    倭国这边本身就有土语,倭国百姓之间,应该还是以土语交流的更多。
    不过说不准受到我们大唐的影响比较深,大家更加倾向于说唐语,也是有可能的。”
    辛茂将知道的信息都是从书本、报纸等各个渠道了解到的,毕竟不是自己亲自去过倭国,所以没有把话说的那么死。
    “夫君,码头上似乎有不少人朝中我们船队过来,他们不会是想要做什么吧?”
    这个时候,眼尖的王氏发现码头上有好几队人马都在朝着船队靠岸的地方而来,脸上多了一些担忧。
    跟在李治身边,王氏一直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本身的安全感就比较低。
    现在又跟着李治被流放北美洲,虽然李宽似乎没有要赶尽杀绝的意思,但是出生太原王氏的她,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其实是很黑暗的。
    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背地里却是对你下手的事情,也是数不胜数。
    王氏也担心李宽也跟一些人一样,在大唐的时候说的好好的,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等到船队离开大唐了,就开始下黑手了。
    “夫人,这些人虽然朝着我们而来,但是看上去没有什么杀气,应该不是过来找麻烦的,反倒是有可能过来迎接我们的。”
    这个时候,王大牛这个专业人士的话,给了王氏一个安慰。
    这王大牛当年本来就是她带过来的人,对于王大牛的身手和眼光,王氏还是很有信心的。
    “难波津有唐城,算是东海渔业控制的一座港口。大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要把我安排到金山港,现在有人过来迎接,应该也算是正常。”
    李治毕竟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物。
    在王大牛的提醒之下,他也立马就知道这些人是来迎接自己的。
    虽然现在自己已经不是大唐太子了,但是好歹也是大唐的皇子。
    来到了连普通百姓都瞧不上的倭国,自然不会有什么畏惧心理。
    相反的,只要人身安全没有问题,李治的心态还是很稳的。
    “确实是,属下先去下沟通一下,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辛茂将作为李治身边的管家,自然要把事情安排妥当。
    这个时候,显然是要他去跟人沟通一番,搞清楚情况再说。
    不过,这个事情说起来好像有点麻烦,实际上也就是下船之后几分钟的事情。
    很快的,,辛茂将就回到甲板上把情况跟李治说明了一下,一帮人开始下船,跟孟浩寒暄了一把之后,朝着唐城而去。
    “这个唐城的规模,看起来比国内一般的县城还要大一些,并且还有内城,看来我们大唐在难波津的影响力,还真是挺大的呢。”
    李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