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校尉,从了吧(1/2)
搞一套具有实战意义,且易于学习的格斗动作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为此,李十安整整忙碌了差不多近一年的时间。
而在此之前,他的陪练是禁军将士。
初步成效还不错,但禁军那边只能是自己对练,缺乏实战检验。
这次决定了要出兵,于是王不饿便让李十安带着一屯禁军来到这里,将这套动作交给部队,让其在实战中去检验一下,若是效果不错,接下来则会在全军中推广。
军体拳什么的王不饿当然知道,慢吞吞的看着没一点用处,看起来傻乎乎的东西。
但是实战的话……
呵呵!
谁觉得那是没用的动作,谁才是沙比呢。
动作简单,却又招招致命,没有那么多华丽的动作,却能以最快的速度要了敌人的性命。
期间李十安不断的修改,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去试验。
即便如此,整理出这二十个动作之后,李十安便觉得自己好像是被掏空了体内的精华一般,整个人累的都快枯萎了。
接下来便是练习,在五十个禁军的训练下,韩信的部下快速的适应了这套动作。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挑不出什么动作方面的毛病了。
第五天,动作越来越熟练。
往后的每一天,动作的速度都在不断的加快。
慢吞吞的只是为了熟悉动作,训练肌肉记忆,到了战场上可不能这么玩,他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内去完成相应的动作,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被敌人攻击到之前击毙对方。
起初韩信不以为意,看过一遍动作便觉得没什么用。
不过再跟李十安交手几次之后,却是改变了这种想法。
练武之余,韩信也在不断的从灌婴身上吸取着将军精华,为日后成为一名将军而做着准备。
……
与此同时,函谷关外。
一座简易的凉棚,两张几案。
章邯与函谷关守将各坐一方,身后各自跟着两名手下。
“秦将军别来无恙?”章邯笑着打着招呼。
“章将军言笑了,现今这局势,怎能无恙呢?”秦单(我编的)脸上露出一副苦笑。
“关中百姓如何,无须吾多言之,现今天下局势明晰,汉王谴精兵二十万入关中,秦将军何不趁机投靠了汉王呢?”章邯说道。
“吾为秦将,自为秦而忧虑之,若是人人见敌皆不战而降,国又岂是国?况且,王将军在赵地犹入无人之境,汉王不去支援赵地,却想要入关中,这又是何等战略?”秦单不以为意道。
“楚军将至,王将军麾下有不少徭役,控难再进一步矣,汉王便是调了二十万入关中,也还有三十万大军在待命呢。”章邯呵呵一笑,紧接着说道:“秦将军,当二十万大军兵临关下的时候,在作出抉择,结果可就不一样了。”
“二十万精兵又如何?吾有精锐五千,足矣!”秦单并没有被章邯的话给吓到。
五千对二十万精锐,秦单竟然还敢表现出这种不服来攻的态度。
不知情的人一定会以为秦单是个傻子,一个一心求死的傻子。
但只要多少知道一些情况,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秦单说的五千人足矣,那是真的足矣。
不只是足矣,甚至他还能留下两千人左右的预备兵等着替换呢。
函谷关为什么设置在这里?
他的意义又在哪里?
可以这么说,自秦朝建成函谷关以来,这里只失守过一次。
当年吓的秦昭襄王魂不守舍的,国内更是人心惶惶,最终不得不割地求饶,联军这才退出了函谷关。
不退不行了,他们距离这里太远,对于秦国来说,这里易守难攻,但是反过来对于关东诸国来说,那就是易攻难守了。
关前数十步便是涧河,这是一条活水河,为函谷关提供了天然的护城河,即便将河道填平,上游的河水也会漫出来。
况且涧河很宽,根本没办法去填平,上面只有一座桥。
关前虽有一处空地,但也聚集不了多少人。
秦单之所以敢以五千人硬抗汉军二十万精锐,其底气就在这里。
你汉军二十万人又如何?十九万九千人都得在河对面等着,只有你在关前的这些人死完了后面的人才能过来,不然根本就没下脚的地方。
好,就算你关口失守了,你觉得天就亮了?
其实不是,天刚黑罢了。
关口后面的道路很窄,马车只能走一台,两匹战马不能并排通行。
两侧是高耸的稠桑原,你在下面走着,秦军在上面扔着石头也能砸死你。
最最重要的是,这条狭窄的官道长约二十里。
当初章邯的四十万人,通过这里可是用了将近半个月的。
“差不多得了,舍命于此,与汝有何益处?现今乃赵高当政,汝还打算期望二世如始皇帝一般精明吗?大秦现在不过是最后的喘息罢了,纵使你守在这里,汉王难道就不会绕道武关吗?你以为武关守将与你一样忠贞不渝吗?若不是闲那边太远,汉军早就绕道了,二百斤金就能搞
为此,李十安整整忙碌了差不多近一年的时间。
而在此之前,他的陪练是禁军将士。
初步成效还不错,但禁军那边只能是自己对练,缺乏实战检验。
这次决定了要出兵,于是王不饿便让李十安带着一屯禁军来到这里,将这套动作交给部队,让其在实战中去检验一下,若是效果不错,接下来则会在全军中推广。
军体拳什么的王不饿当然知道,慢吞吞的看着没一点用处,看起来傻乎乎的东西。
但是实战的话……
呵呵!
谁觉得那是没用的动作,谁才是沙比呢。
动作简单,却又招招致命,没有那么多华丽的动作,却能以最快的速度要了敌人的性命。
期间李十安不断的修改,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去试验。
即便如此,整理出这二十个动作之后,李十安便觉得自己好像是被掏空了体内的精华一般,整个人累的都快枯萎了。
接下来便是练习,在五十个禁军的训练下,韩信的部下快速的适应了这套动作。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挑不出什么动作方面的毛病了。
第五天,动作越来越熟练。
往后的每一天,动作的速度都在不断的加快。
慢吞吞的只是为了熟悉动作,训练肌肉记忆,到了战场上可不能这么玩,他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内去完成相应的动作,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被敌人攻击到之前击毙对方。
起初韩信不以为意,看过一遍动作便觉得没什么用。
不过再跟李十安交手几次之后,却是改变了这种想法。
练武之余,韩信也在不断的从灌婴身上吸取着将军精华,为日后成为一名将军而做着准备。
……
与此同时,函谷关外。
一座简易的凉棚,两张几案。
章邯与函谷关守将各坐一方,身后各自跟着两名手下。
“秦将军别来无恙?”章邯笑着打着招呼。
“章将军言笑了,现今这局势,怎能无恙呢?”秦单(我编的)脸上露出一副苦笑。
“关中百姓如何,无须吾多言之,现今天下局势明晰,汉王谴精兵二十万入关中,秦将军何不趁机投靠了汉王呢?”章邯说道。
“吾为秦将,自为秦而忧虑之,若是人人见敌皆不战而降,国又岂是国?况且,王将军在赵地犹入无人之境,汉王不去支援赵地,却想要入关中,这又是何等战略?”秦单不以为意道。
“楚军将至,王将军麾下有不少徭役,控难再进一步矣,汉王便是调了二十万入关中,也还有三十万大军在待命呢。”章邯呵呵一笑,紧接着说道:“秦将军,当二十万大军兵临关下的时候,在作出抉择,结果可就不一样了。”
“二十万精兵又如何?吾有精锐五千,足矣!”秦单并没有被章邯的话给吓到。
五千对二十万精锐,秦单竟然还敢表现出这种不服来攻的态度。
不知情的人一定会以为秦单是个傻子,一个一心求死的傻子。
但只要多少知道一些情况,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秦单说的五千人足矣,那是真的足矣。
不只是足矣,甚至他还能留下两千人左右的预备兵等着替换呢。
函谷关为什么设置在这里?
他的意义又在哪里?
可以这么说,自秦朝建成函谷关以来,这里只失守过一次。
当年吓的秦昭襄王魂不守舍的,国内更是人心惶惶,最终不得不割地求饶,联军这才退出了函谷关。
不退不行了,他们距离这里太远,对于秦国来说,这里易守难攻,但是反过来对于关东诸国来说,那就是易攻难守了。
关前数十步便是涧河,这是一条活水河,为函谷关提供了天然的护城河,即便将河道填平,上游的河水也会漫出来。
况且涧河很宽,根本没办法去填平,上面只有一座桥。
关前虽有一处空地,但也聚集不了多少人。
秦单之所以敢以五千人硬抗汉军二十万精锐,其底气就在这里。
你汉军二十万人又如何?十九万九千人都得在河对面等着,只有你在关前的这些人死完了后面的人才能过来,不然根本就没下脚的地方。
好,就算你关口失守了,你觉得天就亮了?
其实不是,天刚黑罢了。
关口后面的道路很窄,马车只能走一台,两匹战马不能并排通行。
两侧是高耸的稠桑原,你在下面走着,秦军在上面扔着石头也能砸死你。
最最重要的是,这条狭窄的官道长约二十里。
当初章邯的四十万人,通过这里可是用了将近半个月的。
“差不多得了,舍命于此,与汝有何益处?现今乃赵高当政,汝还打算期望二世如始皇帝一般精明吗?大秦现在不过是最后的喘息罢了,纵使你守在这里,汉王难道就不会绕道武关吗?你以为武关守将与你一样忠贞不渝吗?若不是闲那边太远,汉军早就绕道了,二百斤金就能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