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不,人憋着一肚子气没忍住就跑到长禧宫去,站那边庭院里就是一通骂,说伺候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在伺候,主子情况不对了竟然都不知情,知道了也不担心,什么东西!……
    她这一骂厉害了,右相知道了,朝中重臣都知道了,皇子和皇子妃们也全都听到动静。
    苏相听说他女儿又冲到最前面去,气得差点心脏病发。
    而其他人就是惊讶慌张不敢相信。
    为什么呀?
    好端端的皇后娘娘怎么就离开宫里了?
    她还带着六公主,去了哪儿?
    她准备走多久?
    真是去散心还是皇上为了稳人心找的托词?
    所有人都问皇上要个确切的时间,都要知道皇后娘娘去哪儿散心了多久能回来?
    一个两个质疑他还能镇压下去,现在大家都在关注这事,后来可能还会有更多人知道,不说清楚好像没办法了。
    裴乾是希望大事化小的,但现在,事情朝着最严重的方向走去了,为此他不得不站出来解释。
    “记不记得嬴政此人?”
    “当然记得。”
    “他是皇后的兄长,国舅爷啊。”
    “是他把娘娘带走的?他和此事有关?”
    裴乾那眼神晦暗得很,他沉声说:“嬴政又有个化名,叫赵政,他是秦国的皇帝,他许了亲王之位就把朕的皇后哄走了。”
    ……
    ……
    哈?????
    这是编的故事吗?小说里都不敢这么写,皇后当的好好的,忽然跑去南边小国家当亲王了,图什么啊?
    小国亲王难道还能比大国皇后舒坦?
    有很长时间没人说话,来要说法的说有人,都懵掉了,就觉得这事很不真实,但皇上既然说了,应该也不是假的。
    “那以后她就是秦国的女亲王不是咱们的皇后娘娘了?”
    “不能啊,皇后娘娘对咱们至关重要,这事儿让百姓知道不得闹翻天了?”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国舅也是,好端端的折腾什么?”
    “他去打江山不奇怪,奇怪的是娘娘。都嫁给皇上,并生育了一子一女怎么说走就走了?娘家兄长怎么样与她有什么相干?这事听起来就很离谱。”
    说到这儿,有人着急问太子呢?没被带走吧?
    裴乾告诉他们,皇后带走了六公主裴b,太子人在东宫,没随她去。
    这话让大臣们稍稍松了口气。
    太子还在这事就有转机,毕竟天底下当娘的都会挂念儿子。
    “皇上是不是往东宫加派一些人手?太子不容有失。”
    裴乾倒是不担心这个,当他意识到自己陷于被动没什么可以用来约束皇后的时候,就在儿子身上用了心思。女儿是完全倾向她娘的,关键时候不会帮爹,但是光光不一样,这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以后要继承梁国江山,他完全偏向大梁。
    赔光光那边没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度过这个难关。
    “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来说说看吧,这次怎么才能让百姓接受?”
    “瞒也瞒不住,要不就说国舅去南边建了秦国,但是那国家差,他一个人独木难支才会请他妹妹前去帮忙?”
    “这样不保险啊,去帮忙的短则三五个月长则几年得回来,要是她不回来呢?”
    “要不就说皇上前阵子体虚多病,询了天意才知道皇后娘娘命太重,会压身边人气运,她出生时,她借腹托生的母亲就没了,她长到十多岁,凡世的父亲一家从云端跌进泥淖,算算她进宫快十年,若她不走,可能会影响皇上影响咱们梁国的江山社稷……就说娘娘和皇上本来鹣鲽情深,娘娘不愿意看您受苦,才会忍痛舍了皇后之身而去。”
    这个乍一听荒唐,仔细想想,真还可以。
    尤其太子同皇上父子情深,往后由他从中调和,娘娘总会念着旧情,那就更加坐实了她是忍痛离去。
    裴乾本来不答应的。
    他觉得人会回来。
    这时候李忠顺提醒他娘娘在离开之前已经安顿好长禧宫上下,并且请了二皇子夫妻照看太子,会这么做,她应该很久不会回来了吧。
    裴乾自登基以来,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没想到会在这里栽个大跟头。
    他真的很难受。
    憋着口气撒不出来。
    现在还要被大臣和太监一起催,催着立刻做出应对,避免百姓骚动。
    裴乾想了一堆,回过头发现冯念命硬压人这个说法竟然是最合适的,这么说,就可以规避掉谁对谁错的问题,让百姓觉得她虽然被迫远走她乡但心里还是念着梁国这边,她唯一的儿子还在这儿呢。
    裴乾打发了大臣们,对着空气把这事说了一遍,问冯念有没有意见,有意见就赶紧提,要不他就这么拟旨了。
    他觉得以那女人的本事,肯定能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不以实际行动反对那就是没意见。
    然后裴乾祭出他四十年文学功底,写了封告天下书,里面提到发生在他和皇后之间的不幸,皇后为了让他太平安康,忍痛辞去后位,远去异国异乡,她虽然卸下了皇后的担子离开宫里,心还是和百姓在一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