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要亡了! 第26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席, 吃什么不重要,其实是给底下的人一个贿赂的机会。
    当时安排酒席座次的是萧何, 他规定贺钱超过一千的才能进屋吃酒, 不够的就在院子里坐了。结果刘邦来了, 他本就与萧何交好。萧何其实也就是送个人情,让他到屋里吃酒——谁知道刘邦喊出了“贺万钱”,其实一个大子儿没有。
    可是吕公不知道刘邦这人啊,一听“万钱”,心道,这是哪个土豪来了,我得见见。
    萧何没想到刘邦胆子这么大,你说你悄悄混顿好饭吃也就算了,你非吃出事儿来。于是萧何就对吕公说,“刘季这个人,总是说大话。”这是对他自己的免责声明。
    但是吕公已经相中了刘邦。
    前文说过,刘邦自幼广交游,一直到三十五六都没结婚,也不事生产,那他的时间都花在哪儿了?交朋友啊!
    所以说术业有专攻,刘邦在交朋友这事儿上既有天赋、又下了苦工。
    可以说,只要他愿意,不管是学文的还是习武的,不管是做官的还是屠狗的,都能跟他一见如故。
    比如张良,韩国相国公子,怀揣《太公兵法》无人理解,跟刘邦一见面一说,就感慨了“此殆天授也!”,换成现在的话就是刘邦可真是个天才啊。
    且说吕公与这刘邦一见如故,又会点相面之术,立时就感觉刘邦以后一定是个人物!
    吕公当时就决定,把女儿吕雉嫁给刘邦!
    为这事儿,吕公的妻子还跟他吵架,“当初你说要留着娥姁,给她找个贵婿。县令的儿子你都看不上,现在可好,你给她找了个小亭长——还带着私生子的。”
    吕公摆手道:“你不懂的,这刘邦是个成大事儿的人。”
    吕雉就这么嫁给了比自己大十五岁的刘邦,一过去先面对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儿子”刘肥。可是吕雉性格坚毅,又有父亲教诲,在刘家上侍公婆,中奉兄嫂,下养子女,勤勤恳恳,毫无怨言;养蚕织布,自力更生。
    再考虑到她富家女的身份,这个时期的吕雉可以说是模范妻子了。
    可就是这么模范的妻子,因为丈夫,却坐了牢。
    刘邦放了送去骊山的囚徒,一句“你们都跑,我从此也要藏匿起来了。”收了众民夫的心。
    可是他往芒砀山一藏,却是牵连了妻子吕雉。
    官府抓不到刘邦,于是把他妻子吕雉抓去坐牢了。
    可是官吏还是太嫩,这才哪到哪儿?刘邦岂会因为这个就露面?他还是藏在芒砀山,吃得虽然清淡点,但是不妨碍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还是萧何看不过去了,与刘邦的另一个朋友曹参一起,把吕雉从牢里救出来了。
    萧何和曹参放在一起,像不像一个成语——萧规曹随?
    这个成语就是从曹参来的。
    说的是刘邦得天下驾崩后,刘盈继位,为惠帝;彼时萧何也挂了,曹参为相国。
    曹参整天饮酒作乐,也不理政事。
    刘盈心道,曹相国难道是看不起我?于是他让曹参的儿子,找个机会劝劝曹参。
    结果曹参把自己儿子打了二百板子。
    这就很尴尬了。
    刘盈道:“是朕让他问的,相国为何打他?”
    曹参就脱帽请罪,道:“您觉得自己比先帝如何?”
    “不如。”
    “小臣比萧何呢?”
    “……也不如。”
    曹参道:“那咱们就照着他们定下来的规章制度办事儿。不会有比这更好的了。”
    刘盈还能说什么?
    为了不干正事儿,曹参也是煞费苦心了。
    不过汉初百姓对曹参评价倒是很高,因为曹参信奉黄老之术,不怎么折腾百姓。
    总之,曹参是很服气萧何的。
    两人现在虽然同在沛县为官,可是萧何是主吏掾,作为县令的高级属官,主管群吏进退、人事任免,相当于一县的人事主管;而曹参是沛县狱掾,是狱曹的属官,相当于后世的典狱长,同时负责督促各地亭长捕盗贼。
    而刘邦,作为泗水亭亭长,则是被曹参督促的对象。
    所以从官职上来说,萧何是曹参的上级,而曹参又是刘邦的上级。
    刘邦能跟直属上级和大上司都搞好关系,处成兄弟,简直牛逼大发了。更牛逼的是,他换个体系,还能让俩上司做了自己的下属。如果刘邦生在现代,一定是个绝对厉害的直销头子,虽然自身地位平平,可是能拉拢一堆社会能量巨大的人给自己做下线。
    且说萧何心甘情愿为刘邦这么个小亭长奔走,送粮送衣。
    粮食衣物都是吕雉给准备的。吕雉一般都是亲自来送,这次因为要照料生病的儿子,所以才托给了萧何。
    除了粮食之外,还有两扇熏狗肉。
    狗肉是樊家送来的。
    吕雉的妹妹吕媭嫁给了家中世代屠狗为生的樊哙。
    刘邦从前做亭长的时候,就经常追着樊哙吃白食,成了连襟之后,吃起来就更方便(?)了。
    樊哙也服气刘邦,毕竟世上少有白吃你狗肉还能叫你心里舒坦的人。
    所以这会儿,樊哙也跟着刘邦一起藏在芒砀山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