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赢家培训指南_233(2/2)
外加蝗灾可以说是让百姓大伤元气,彻底没了活路。
当地豪族自然是有粮食囤积,损失一年收成也不要紧,而州衙之内某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如今的世道,粮食变成了招兵买马的后盾,将粮草和权利画起了等号后,自然不肯就这么把粮食发下去赈灾。
对外的说法是各郡各县也都有粮食储备,看情况可以先开仓,州衙粮仓事关重大,不可轻开。
原本这种做法也可行,但是州衙的官员们看重粮食,郡守和县丞们就不看重吗?再加上粮仓的损耗、贪污,原本粮仓就空缺不齐等等情况,受灾百姓根本没有多少收到赈济,渐渐暴躁起来。
一些有见识的世家大族放出了一些粮食进行救济,却也杯水车薪,受灾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大概撑到了秋天中期,一些县衙开仓放粮了,粮仓里没粮的县却再也压不住民怨。
而这时,东莱刘伯根六道奏疏请求州府支援粮食,却一道道都石沉大海,没有音信,他不得不向当地大户借粮食,却遭到了拒绝。
徘徊在死亡边缘,饿的饥黄面瘦的贱民们,在刘伯根的带领下暴起了!顺势周遭两县之人无条件加入,短短三天时间内,就纠结了数千人。
他们冲进了豪族庄园之中抢夺粮食,然后有人不断加入,渐渐形成了一股大势!
但是因为刘伯根和王弥的约束,这股力量和普通的农民起义并不一样,刚开始便是有纪律有组织性的,做事一般也没做绝,但是贪官酷吏却被杀了许多,也就是说,这批人是彻底和朝廷撕开了脸皮。
很快,这股力量就直冲青州城,沿途县无一不是闻风而逃或者立即投降。偏偏这个时候,青州刺史山简居然病死在任上,顿时青州城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而此刻,一直负责统略青州军事的司马略终于坐不住了。他以宗室的身份收回了青州的实际统治权,开始调动军队铲除叛党。
不过此人名不符实,名为韬略实际毫无策略,手下负责军队的人又大多是些谄媚技能慢点领军技能负数的家伙,偏偏司马略还自信满满的觉得拿着装备精良的军队去对付那群手无寸铁的叛党十分容易,大包大揽的带着所有兵力直面迎敌去了。
偏偏还没人觉得有错。
那些望风而逃保得性命的县令给出的情报为了降低自己的罪责,都是将犯错的原因推给死掉的山简,说他赈灾不利,不肯放粮,县衙和府衙的卫兵军粮也都没了,自然打不过那群为了粮食已经饿红眼了的人。
至于乱党的有组织有计划甚至一开始就有装备武器,后来抢了那么多县衙府衙装备武器应该更多等等情况,忘得一干二净了。
当地豪族自然是有粮食囤积,损失一年收成也不要紧,而州衙之内某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如今的世道,粮食变成了招兵买马的后盾,将粮草和权利画起了等号后,自然不肯就这么把粮食发下去赈灾。
对外的说法是各郡各县也都有粮食储备,看情况可以先开仓,州衙粮仓事关重大,不可轻开。
原本这种做法也可行,但是州衙的官员们看重粮食,郡守和县丞们就不看重吗?再加上粮仓的损耗、贪污,原本粮仓就空缺不齐等等情况,受灾百姓根本没有多少收到赈济,渐渐暴躁起来。
一些有见识的世家大族放出了一些粮食进行救济,却也杯水车薪,受灾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大概撑到了秋天中期,一些县衙开仓放粮了,粮仓里没粮的县却再也压不住民怨。
而这时,东莱刘伯根六道奏疏请求州府支援粮食,却一道道都石沉大海,没有音信,他不得不向当地大户借粮食,却遭到了拒绝。
徘徊在死亡边缘,饿的饥黄面瘦的贱民们,在刘伯根的带领下暴起了!顺势周遭两县之人无条件加入,短短三天时间内,就纠结了数千人。
他们冲进了豪族庄园之中抢夺粮食,然后有人不断加入,渐渐形成了一股大势!
但是因为刘伯根和王弥的约束,这股力量和普通的农民起义并不一样,刚开始便是有纪律有组织性的,做事一般也没做绝,但是贪官酷吏却被杀了许多,也就是说,这批人是彻底和朝廷撕开了脸皮。
很快,这股力量就直冲青州城,沿途县无一不是闻风而逃或者立即投降。偏偏这个时候,青州刺史山简居然病死在任上,顿时青州城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而此刻,一直负责统略青州军事的司马略终于坐不住了。他以宗室的身份收回了青州的实际统治权,开始调动军队铲除叛党。
不过此人名不符实,名为韬略实际毫无策略,手下负责军队的人又大多是些谄媚技能慢点领军技能负数的家伙,偏偏司马略还自信满满的觉得拿着装备精良的军队去对付那群手无寸铁的叛党十分容易,大包大揽的带着所有兵力直面迎敌去了。
偏偏还没人觉得有错。
那些望风而逃保得性命的县令给出的情报为了降低自己的罪责,都是将犯错的原因推给死掉的山简,说他赈灾不利,不肯放粮,县衙和府衙的卫兵军粮也都没了,自然打不过那群为了粮食已经饿红眼了的人。
至于乱党的有组织有计划甚至一开始就有装备武器,后来抢了那么多县衙府衙装备武器应该更多等等情况,忘得一干二净了。